展示了初唐与晚唐两幅不同历史画面的古钱币

张苞评文化 2023-02-23 23:09:02

“开元通宝”钱因为大小适中、铸造精良,很受民众欢迎。因此,终唐之世铸造使用的基本上都是开元通宝钱。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开元通宝钱实际上分为两种:

初唐开元

一种是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渊在称帝之初,为了从政治上宣告他要开创一个新的纪元,铸造了开元通宝钱,这种开元通宝钱可以被视为是李渊建国的政治宣言书。

另一种开元通宝钱是会昌年间(841—846)铸造的,背面不铸月纹而是铸一个汉字,被称为会昌开元。它不同与一般开元通宝钱的地方,并不仅仅是因为背面多铸了一个汉字,而是因为它见证了佛教史上一次重大的劫难,即发生在会昌五年(845)的唐武宗灭佛事件。会昌开元就是用销毁佛像的铜铸造的,因此是这场劫难的见证物。

会昌开元

两种命运迥异的开元通宝钱,实际上展示了初唐与晚唐两幅不同的历史画面:

一副是通过武德四年(621)唐高祖李渊铸造的,摆脱了半两、五铢纪重束缚,创立了“通宝”钱制,延续使用一千多年,影响超越国界并发挥了国际货币职能的“开元通宝”钱,来展示唐朝初建时期那股蓬勃向上的恢弘之气;

另一幅则是通过会昌五年(845)唐武宗李炎实际铸造不超过10个月,但是却经历了由佛像熔铸成铜钱、再由铜钱回铸成佛像,完成了一个轮回的“会昌开元”钱,来表现安史之乱后,朝廷深陷宦官专权、牛李党争、藩镇割据以及佛道之争的衰败之象。

0 阅读:19

张苞评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