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的另一面属于“未来”。比如1998年宋丹丹和黄宏就用《回家》这个小品,现场向全国人民预演了“手机拜年”的场景。这在当年是个笑料,却是现在最日常的场景——甚至在表情包和红包的衬托下,显得有些式微。
达到同样效果的还有1996年蔡明和郭达的小品《机器人趣话》,单身汉想要买个机器人帮自己扫地顺便虚拟出来一个“老婆”,现在分别由扫地机器人和+VR技术实现。
据说姜昆也曾经为某年春晚设计过一个实验性的相声,形式大概是通过3D动画做出个“假姜昆”,藏在大屏幕里和自己说对口。虽然这个创意当年是被毙了,但您现在仔细想想,阻碍姜昆的这个技术门槛这不就是AI吗?
总之无论是早期的“茶话会”,还是现代的炫彩夺目,春晚往往也是国民最重要的未来生活方式试验场。而今年“试验场”舞台上的主角则是百度。
百度在最近几年把AI做成了自己最鲜明的标签,无论在研发还是生产层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不过一个现实的情况是,对于绝大部分老百姓来说AI还是更多停留在概念里:人们不知道这个技术到底长什么样、有什么用、用在哪里——所以对于百度来说,春晚毫无疑问是一次最好地对话机会,将AI以最好的姿态介绍给大家。
那么今年的春晚,到底有哪些环节涉及到AI技术,这些AI技术将来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落地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未来”。
亮点一:语音摇红包
在除夕当晚的春晚直播过程中,百度总共发布了四轮红包,基础玩法选择了延续此前几届已经深入人心的“摇一摇”交互模式。不过在具体参与的过程中,百度也进行了参与维度上的思考和创新,比如第三轮的“语音互动红包”。
具体来讲,人们在本轮不仅可以继续通过摇动手机的形式获得红包,还可以使用百度App的“语音搜索”功能,通过说出关键词“欢乐幸福年”的方式来获得红包。
值得一提的是,“语音交互”几乎定义了人们对人工智能的绝大多数印象。比如钢铁侠托尼-史塔克就是通过“说话”的方式,向管家Jarvis发布指令的。还有前几年的科幻神作《星际穿越》,如果不是长方体机器人Tars的陪伴,很难想象安妮-海瑟薇怎么在漫漫宇宙中完成时空旅行。
所以让人们都有机会和自己的“机器管家”对话,可以通过下命令的方式让“他们”自动帮自己抢红包,这无疑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大众认识的最好机会。
当然对于百度来说,春晚带来的挑战和基于显然不仅限于“用户与技术之间的认知”问题——当晚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3点,全球观众共在三轮春晚红包的发放中完成了累计达137亿次的互动——这意味着百度一方面需要顶住巨大的服务器压力,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技术层面上做好充足准备,包括且不限于:
1、语音识别在嘈杂环境中的识别能力;
2、语音识别在不同口音中的识别能力;
3、语音识别在不同设备、不同网络环境下的响应速度;
4、语音识别在短时高频中的容错能力……
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百度在“春晚红包”上的“语音识别尝试”,其实很容易在技术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在快速的舆论氛围裹挟下从“创新”转变为“危机”,成为破坏整体红包参与体验的雷点。但从后期的各种反馈渠道来看,百度把握住了机会,将创新持续下去了。
春晚红包的大范围应用,显然能让语音识别这个“最常见技术”获得宝贵的参考样本,也给逐渐固化的“春晚红包”形象添加了新的活力。可以预见的是,拥有语音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产品将在这轮大规模实验后,获得一次“质的提高”的机会,并成为人机交互方式的首选让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有着更具体的感知。
不仅如此,从人工智能的落地情况来看,语音识别、手势识别、人脸识别等是目前人们最常接触到的技术形式。
亮点二:人脸、AR互动、小度机器人
在春晚播出之前的央视3套春晚前《喜到福到好运到》节目中,百度APP也进行过几轮提前预热,涉及人脸识别、AR互动等技术环节或对应产品,具体对应的玩法是:
1、人脸识别:每整点都有百度AI人脸识别技术的笑脸抽奖,用户只需要打开百度app,点击搜索框旁边的相机,上传你的笑脸照片,就能用百度AI人脸识别测福气。笑的越来开心,福气值越高;
2、AR游戏互动:周冬雨、吴磊、翟天临参与了3轮百度AI实时肢体识别技术3轮明星红包互动,通过肢体识别技术,用手脚在现场打拼上接红包。
在小度机器人的压轴舞蹈后,我们也迎来期盼已久的春节联欢晚会。这些创新亮点需要结合一个大前提:仔细观察身边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人工智能相关的各种产品,正在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日常生活的刚需环节中,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办公设备、无人驾驶等等。
而正是在这个从“概念”到“成真”的过程中,人们在技术提升的升维冲击下,开始对人工智能技术抱有更高的期望。
并且水涨船高的同时,人们对人工智能也保留着一定的距离感。
比如在2018年的春晚相声《人工智能》里,董建春在开场白里抛出的话题是“人工智能很方便,但机子出了问题啊,那可真是个大麻烦”,然后顺路模拟了一个“人工智能提款机”来制造笑点——如果文艺作品需要主动引起与观众的共鸣,那么这种台词设计方式,以及背后类似“人工智能=自己完全弄不明白的东西”的情绪,太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想法了。
所以包括百度在内的很多人工智能产业的企业们,都在想办法亮肌肉的同时,思考如何消除人们的距离感。比如今年元旦的的央视新年特别节目上,李彦宏就使用百度人们智能产品“小度在家”,向人们展示了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后对生活体验的提升能力。
因此通过游戏式的互动环节设计,人们不仅能够了解到人工智能技术的最新发展程度,并且还能够获得一个更清晰地认识:人类与AI技术之间的关系,是AI提供更好的设备、系统和商业模式基础,而人们进入新的思考维度来主动掌握,并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活。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2019年春晚在未来的记忆时间线上大概率将成为一个特殊的记忆锚点,成为国民级别的人工智能概念启蒙。
亮点三:红包背后的保障能力
除夕之前,我在《给了你春晚,你得抓得住啊》曾经给百度打过这样一针预防针:
“2016年除夕夜,微信曾经出现过大面积的红包功能异常问题。微信官方发布的说明称“系跨年夜消息发送量急剧增加,后台服务出现短暂不稳定,导致极少数用户在约20分钟内收发消息有延迟。
还有2018年春晚,当时承载活动的平台之一淘宝就出现了“服务器崩溃”的情况,淘宝官方给出的解释是“登录系统被打到限流了”……
所以不难想象,第一次承接春晚红包合作的百度服务器,也即将迎来一场史无前例的流量考验,在这种情况下“宕机”几乎是大概率迎接的挑战。”
从当晚的参与情况来看,百度在服务器抗压方面做足了准备,在整个春晚直播的过程中,抢红包等主要功能并没有受到大流量涌入的明显影响——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能从这里的抗压能力看到未来AI时代技术体系的重要一环:
据悉,面对可能出现的临时用户登录量极大,瞬间出现巨大流量峰值造成用户体验不畅的问题,百度云将技术系统塑造成了一个充满弹性的容器,具备全自动自如扩容缩容能力。当遇到流量洪峰时,系统智能化调度,快速接入带宽资源,据用户任务的不同,匹配适应的容量。
因此可以预见的是,人们对AI时代的普遍担忧之一(即基础服务器宕机、各行各业将陷入瘫痪等等)目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解决方案,追上甚至赶超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进度。
结语
其实正如罗振宇的形容“我们对春晚的力量一无所知”,在巨大的关注度下,春晚无疑将成为互联网企业们的最好机会,通过到位的交互设计能够帮助产品快速在公众舆论层面建立认知度,完成传说中的“营销即产品”,让新产品或产品特色功能快速在整个市场中站稳脚跟。
从这个角度来看,百度顺利地完成了任务,也有着“基本任务”之外的新收获,比如人工智能领域更珍贵的用户样本,比如通过春晚红包再次得到强化的用户习惯,比如产品矩阵所展现的强大联动能力。
但我相信这轮“春晚大考”带来的最直观收获,大概是人们对百度、对人工智能在拥有了常规有效参与方式之上,更多了一层理性的想象空间,让整个行业获得稳定基本盘的同时,拥有了能够匹配发展节奏的市场响应能力。
而以乙亥猪年为起点,我们也有充足的理由相信着人工智能产业,能够在我们日常生活的场景中迎来一轮新的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