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将领之广东粤军李振

复杂历史简单说 2024-10-07 04:16:43

民国时期,粤军是广东的本土武装,在国民政府北伐成功以后,粤军一共可以分为三大派系,张发奎系、陈铭枢系、陈济棠系,其中陈济棠系的粤军没有参加北伐,而是在广东境内留守。

“中原大战”结束后,陈济棠成为“南天王”,控制了广东的军政大权,而他一直抵制蒋介石势力的渗入,多次参加反蒋活动,最后在“两广事变”后下野,余汉谋成为新的“广东王”。“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粤军主力调往湖北参加“武汉会战”,导致广州兵力空虚,日军趁机进攻广州,余汉谋被迫撤到粤北地区,并且以作战不力为由撤销了心腹大将李振的官职。

李振早年加入粤军,参加了广东境内的一系列内战,北伐战争的时候跟随陈济棠留守广东,“南昌起义”的起义军南下的时候,李振还参加过与起义军的战斗,被升为营长。陈济棠控制广东军政大权后,李振当上团长,率兵在赣南地区和红军作战,很快又升为旅长。

抗日战争爆发后,余汉谋成为“广东王”,李振也升为师长,在日军攻打广州的时候,余汉谋和李振率兵撤往粤北,而李振因作战不力被免去兵权,之后一直担任虚职。解放战争时期,李振才重新掌握兵权,还找到胡宗南当靠山,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和解放军作战,当上国民党的兵团司令,最终在解放战争末期选择率部起义。

李振

1900年,李振出生于广东梅州,父亲是当地的富农,娶了两个妻子,李振兄妹七人,他排行第六,是二夫人生的。

刚开始的时候,家的条件还不错,但随着父亲的年纪越来越大,两个哥哥出去经商闯荡的时候失踪,导致家道中落,李振在私塾读了三年书后,就休学在家放牛。

1916年,老家发生水灾,为了求温饱,十六岁的李振想跟着亲戚到印度尼西亚闯荡,但没有路费,所以只能跑去汕头谋生。

1918年9月,当时李振在汕头的渔船上面干杂活,由于经常刮台风,出海的渔船越来越少,于是李振跑到部队里面当运输兵。当时广东政权由陆荣廷的桂军控制,汕头镇守使刘志陆开办了一个军事培训班,李振顺利考入,在那里接受了五个月的军事培训,然后被派往桂军林虎部当排长。

陈炯明

后来粤军总司令陈炯明,率领两万粤军从福建南部反攻广东,桂军被赶回广西,李振就加入到粤军,担任粤军司令部独立营的班长,他的长官就是叶帅。

1921年4月,邓铿的粤军第一师成立了学兵营,李振在那里学习了半年的工兵技术,之后升为排长。

1924年,因为政治理念不同,陈炯明率兵在广东背叛了孙中山,孙中山集中兵力平叛,许崇智担任东路讨贼军总司令,李振在东路讨贼军里面当连长,参加了两次东征陈炯明的战斗。

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李济深担任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军长,张发奎和陈铭枢率领粤军两个师参加北伐,徐景唐和陈济棠的两个师负责留守广东,陈济棠担任第十一师师长,李振就在第十一师中任职。

陈济棠

1927年9月,“南昌起义”的起义军南下,陈济棠率兵在汤坑抵抗起义军,李振也参加了这次战斗,被升为营长。

1929年,张发奎率兵返回广东夺权,和陈济棠的部队发生战斗,李振在战斗中受伤,等张发奎战败后,李振升为团长。

1931年,反蒋派在广东建立国民政府,和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对峙,陈济棠兼任广东国民政府第一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担任第一军军长,李振在余汉谋手下当团长。

1932年7月,余汉谋率兵进入江西南部和红军作战,李振的部队在南雄和红军战斗,双方大战八天,最终不敌红军撤往大余。

余汉谋

1935年,江西红军主力开始长征,李振率兵在赣南地区和红军的留守游击队作战,在一次战斗的时候中共赣南省委书记阮啸仙战死,军区政治部主任刘伯坚也被俘虏。刘伯坚拒绝了李振的劝降,半个月后被送往广州,最终刘伯坚被残忍杀害,李振凭借这次“功劳”,被升为独立第一旅旅长,还被送往南京的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三期深造。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李振担任第八十三军第一八六师师长。

1938年6月,李振被正式授予陆军少将军衔。当时粤军主力五个师调往湖北参加“武汉会战”,所以导致广州城防空虚,日军趁机对广州发动进攻,李振率兵在增城、从化一带顽强抵挡日军进攻,最终阵地还是失守,接着广州也被日军占领。

李振

1939年3月,李振因为作战不力,被免去了兵权,调往军事委员会担任高级参谋,中央训练团副大队长等虚职。

1940年,李振担任第六十五军副军长。

1944年9月,李振指挥部队在韶关和日军作战。

1945年1月,在余汉谋的命令下,李振率兵撤离韶关。

1945年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李振重新取得兵权,担任第六十五军军长。

1946年,国民党取消了军一级的番号,李振担任整编第六十五师师长。

解放战争全面爆发后,李振的整编第六十五师划入李默庵的第一绥靖区指挥,他的一个旅在江苏的黄桥地区被粟裕领导的解放军消灭,这让李振再也不敢主动进攻,选择在海安坚守。

李默庵

1947年,李振率兵进入山东蒙阴,还帮被围困在藤县的川军第二十军解围,之后又率兵进入河南信阳,归武汉行辕主任程潜指挥,率兵进攻大别山地区的解放军。

1948年3月,刘戡兵团在陕西被解放军消灭,李振率兵奉命联合马家军的马继援部,准备切断解放军的后路。在“荔北战役”中,李振率兵多次抵挡住解放军的进攻,因此被胡宗南任命为第十八兵团司令,李振为了掌握兵权,非要兼任第六十五军军长。

11月,国民党的第一军、第三十八军、第六十五军正式合并为第十八兵团,李振担任总司令,陈鞠旅为副司令。

1949年5月,第九十军也被划入第十八兵团。

当胡宗南率兵离开西安后,李振兵团和裴昌会兵团在渭河北岸抵挡解放军,“扶眉战役”后李振的部队被解放军包围,虽然他率部突围成功,但重武器却都丢了。李振的第十八兵团撤往四川后,驻守在绵阳地区,是胡宗南的主力部队。

胡宗南

1949年冬,第十八兵团被解放军包围,叶帅派自己的弟弟到香港见李振的妻子,让她劝李振率部起义,在一番思想斗争下,李振决定率部起义。在李振准备起义期间,蒋介石为了稳住李振,就在成都召见他,而他对蒋介石的拉拢不为所动。

当成都快要解放的时候,胡宗南下令销毁军事物资,让李振率部转移到西昌,李振没有听胡宗南的命令,而是孤生前往刘伯承元帅的驻地,表示自己愿意率部起义。

1949年12月25日,李振率领第十八兵团在成都起义,为四川避免了不少战火。

1950年之后,李振先后担任过川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西南军区高参室副主任等职务。

1955年4月,李振从部队里面转业,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

1958年,李振担任四川省人民政府参事室主任。

1970年之后,李振担任四川省政协副主席。

1980年,李振去往美国看望亲人,但他半年后就回国了。

1988年,李振在成都去世,终年八十八岁。

声明: 历史公共信息,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0 阅读: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