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过,理想汽车就甩出一张“王炸”——总裁马东辉正式接管整车产供销决策权,而创始人李想则全身心投入AI技术研发。这波操作不仅让行业直呼“会玩”,更透露出新势力头部玩家对未来十年汽车赛道的深度布局。
在理想汽车内部,马东辉被称作“行走的造车百科全书”。从2015年主导理想ONE研发交付,到带队开发L系列爆款车型,这位武汉理工出身的工程师用十年时间,把增程电动、高压纯电、智能驾驶三大技术平台打磨成理想的核心竞争力。
“造车就像搭乐高,既要模块化又要精准卡扣”,马东辉曾这样形容他的造车哲学。2023年升任总裁后,他主导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流程让理想的生产效率提升30%,2024年50万辆交付神话背后,正是这套“技术+管理”的组合拳。
眼下最让车迷期待的,是那台伪装测试多次曝光的纯电SUV i8。从社交媒体流出的TVC拍摄通告看,这款车可能搭载800V超充平台,续航直奔700公里,尺寸比MEGA更亲民。有业内人士预测,i8或将掀起家用纯电SUV的新内卷。
🤖 李想的AI狂想曲:从造车到造“机器人”“未来的车不是四个轮子加沙发,而是能思考的空间机器人。”李想这句话在业内刷屏。在他看来,电动车竞争上半场拼三电,下半场要比谁能把AI“腌入味”。
理想汽车最近的动作很能说明问题:
**自研AI芯片“征程X”**明年量产,算力对标特斯拉Dojo
Mind GPT-3o语言模型将实现车机、手机、智能家居三端贯通
2025年L3自动驾驶落地计划已进入路测阶段“我们要让车学会看红绿灯、读天气、甚至预判前方快递小哥的走位。”李想团队在最新技术沟通会上演示的VLA(视觉语言行动)模型,已能实现复杂路况的“类人决策”。
面对小鹏XNGP的快速迭代、华为ADS3.0的降维打击,理想这步棋下得险中带稳。马东辉守擂造车基本盘,确保L系列改款和纯电新车不断档;李想带队奇袭AI高地,试图在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领域建立技术壁垒。
值得关注的是,理想2025年70万辆销量目标中,纯电车型要占四成。既要稳住增程车主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又要让科技粉为AI黑科技买单,这个平衡术难度堪比高空走钢丝。
对咱们买车人来说,这场变革最实在的好处可能是:
选车更明白:销售策略调整后,不同动力车型的权益包会更清晰
用车更聪明:年底OTA升级后,车机对话能理解方言梗,预约充电会自动比价波谷电费
修车更省心:AI质检系统让生产线不良率降至0.2%以下
“现在买车就像买智能手机,硬件配置只是入场券,AI体验才是重头戏。”一位刚提了L8的车主在社交平台分享道。
💬互动时间你家下一辆车会选带AI空间机器人的智能座驾,还是保守派燃油车?有没有被车企的“科技大招”种草过?留言区等你唠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