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清朝开国皇帝皇太极,大哥褚英叛乱、二哥代善私通母妃

草原风大 2023-02-15 14:27:53

清太宗皇太极(1592年-1643年),满族,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八子,母孝慈高皇后叶赫纳拉氏,后金君主,清朝创建者。公元1626年在沈阳继后金汗位,次年改元天聪,十年四月改元崇德,改国号大清,正式称帝。1643年,皇太极在宫中猝然病死,葬沈阳昭陵(今沈阳北陵)。

清太宗皇太极

一、酷爱读书、少年老成,骑射娴熟、能力日显

公元1592年,一个婴儿诞生在辽宁抚顺,父亲努尔哈赤为其取名爱新觉罗·皇太极。皇太极的生母叶赫那拉·孟古哲哲,是海西女真叶赫部首领杨吉努之女。1588年,杨吉努为了与努尔哈赤结盟,把小女儿嫁给了他,时年努尔哈赤已30岁,新娘孟古哲哲只有14岁。皇太极从小面色红润,眉清目秀,举止稳重,少年老成。他也很爱看书学习,在所有阿哥贝勒中惟有他识字最多,当父亲兄长长年在外征战时,7岁的皇太极就开始操持家政,里里外外管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对皇太极甚是喜爱。1603年九月,母亲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

皇太极母亲孟古哲哲

女真人天性尚武,皇太极从小就学习骑射,游牧打猎,勇力过人,步射骑射,样样精通。皇太极随父兄狩猎和征战的多年锤炼,骑射娴熟,几乎百步穿杨。1612年,随努尔哈赤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连克六城,战略战术能力逐渐显现。

青年皇太极

二、大哥褚英忤逆、二哥代善私通父妃,能力出众的皇太极继位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后,学习中原习俗,欲立长子褚英为继承人,但是褚英背着努尔哈赤做了很多忤逆之事,甚至逼着皇太极等兄弟支持他。皇太极向努尔哈赤告发了褚英的阴谋,1613年,努尔哈赤先是将褚英幽禁,两年后又毅然处死了他,从此皇太极更受到父亲的信赖。1615年,努尔哈赤整合军政合一的八旗制,皇太极被任命为掌管正白旗的贝勒,即正白旗旗主。

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称大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八子皇太极为四贝勒,简称四大贝勒。1618年,努尔哈赤决心要对明朝用兵,但具体的战略方案,却多次议而未决。这时,皇太极献上一计,他提出先攻抚顺,“抚顺是我出入之处,必先取之”;并建议利用明朝守将李永芳将要大开马市的机会,派遣50人扮作马贩,化整为零分成5队,潜入城内;然后由他亲自带领5000士兵夜行至城下,里应外合攻城。努尔哈赤欣然接受他的方案,结果大获胜利。抚顺之战是后金与明朝的第一次大战,皇太极的战略献策、亲征出战,进一步受到努尔哈赤的认可。

抚顺沦陷的消息传到明都北京,朝野震惊,愤怒的明神宗欲将后金一举歼灭。1619年,明朝联合女真叶赫部、朝鲜王朝,发动了著名的萨尔浒大战。此次大战中皇太极先后打败了杜松军的后营游击龚念遂、李希泌;皇太极转战东路前线,大败明总兵刘铤。萨尔浒之战是后金与明朝的第一次大决战,皇太极为赢得此战的胜利又立下了汗马功劳。

萨尔浒之战

此时代善作为努尔哈赤的大贝勒,骁勇善战,是当之无愧的接班人。努尔哈赤酒后也曾说过:“百年之后,我的诸子和大福晋都要托付给大贝勒抚养”。公元1620年,努尔哈赤得到密报,大贝勒代善与大福晋阿巴亥(多尔衮生母)与来往密切,关系暧昧;经常打扮妖娆深夜去大贝勒府与代善幽会。努尔哈赤极度生气,但最后选择家丑不外扬,私下处理。阿巴亥最后也落得殉葬的下场,本应继承汗位的代善,地位一落千丈,机会再一次来到皇太极面前。

1625年二月,34岁的皇太极又迎娶了大妃哲哲的亲侄女-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刚满十二岁的孝庄布木布泰(后孝庄皇后),成为其侧福晋。1626年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去世,大妃阿巴亥和两个庶妃殉葬。大贝勒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主动拥立皇太极继承汗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大汗。九月一日,皇太极在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

三、励精图治、全面改革,重用汉臣、加强中央集权

皇太极继承汗位后,开始按照旧制和代善、阿敏、莽古尔泰三大贝勒共理政务;而且还“按月分值,国中一切机务,俱令值月贝勒掌理”,实际上是四人轮流执政,所得人口、财产也由八旗平均分配。皇太极当然对这种“虽有汗位虚名”的做法不能忍受,便开始采用“汉法”,更易旧制,实行改革:

首先是调整对待汉人的政策。后金军占领辽河平原后,努尔哈赤进行了大量的移民,女真人横行霸道、抢占汉人的田地,把汉人当作奴隶。皇太极执政后,他调整改变对待汉人的政策,推行民族平等,规定女真人和汉人一样需要纳税,违反了法律,一样要受到法律惩罚。其次重用汉族官员。随着打下地域越来越广,管理的汉人越来越多,由于文化习俗等的不同,汉人和女真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汉人官员更加了解、更懂汉族百姓的诉求,所以一些汉官得到了重用。第三个便是举行科举考试,从汉人中选拔人才,对考中者委以重任。第四是改革并完善政权机构。皇太极参照明朝的体制设立了六部,每部设“管部大臣”。管部大臣下设立“承政”3人,分别由女真人、蒙古人、汉人担任。皇太极还设立了督察院、蒙清理藩院,专门处理民族事务。第五个就是废除同三大贝勒并坐制理政制,将其改为大汗“南面独坐”。

皇太极通过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思想方面的系列改革,限制和削弱了旗主、贝勒的势力,加强了封建皇权,使辽沈地区的社会秩序安定下来;同时,大金国的军事实力显著增强,逐步统一了东北,开始真正有实力挑战大明王朝。

四、两征朝鲜、再灭察哈尔,为伐明扫清道路

公元1627年正月,皇太极即汗位不久就首先征伐朝鲜。一方面是为摆脱后金国内的经济困境,另一方面是为进攻明朝消除后顾之忧。正月初八,皇太极命二贝勒阿敏统兵五万,进攻朝鲜。后金军连续攻克朝鲜义州、铁山、定州、凌汉山城。接下来的战略目标是先攻平壤,再定汉城。统帅阿敏感到兵力不足,派人回沈阳向皇太极求援兵,皇太极增派蒙古兵前往义州增援,同时给阿敏以机动处置之权。正月二十六日,后金占领平壤,朝鲜国王李倧逃往江华岛,派遣使者向后金请降议和,由于担心明朝、蒙古出兵袭击后金,同意议和退兵。阿敏贝勒与朝鲜原昌君李觉达成协议,于平壤结盟为兄弟之国,朝鲜向后金贡纳岁币,后金退兵。

公元1639年初皇太极宣布废除了女真族名号,正式规定各地女真统称为满洲人。四月,皇太极在盛京(今辽宁沈阳)称帝,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立年号为崇德元年。十一月就祭告天地第二次亲征朝鲜,目的就是把朝鲜由明朝的属国变为大清的属国,为将来征讨明朝做准备。皇太极命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以英武郡王阿济格、多罗饶余贝勒阿巴泰等防御西部明军来援;由“睿亲王多尔衮、肃亲王豪格统兵入长山口”,先由玛福塔率领300人装扮成商人连夜奔袭朝鲜京城,防止朝鲜国王李倧逃往江华岛;豫王多铎、贝子硕讬领兵从冰上渡过鸭绿江在后跟进。大清主力长驱直入,进入朝鲜。同时命贝勒社度,降清汉将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等率领汉军进攻皮岛、云从岛、大花岛、铁山等地的明军,防止明军出兵解围。十二月十四日,清军开始围攻朝鲜京城南汉山城,朝鲜国王李倧准备再次逃往江华岛,行至阳川江被清军所阻,只得折回南汉山城。公元1637年正月二十二日,多尔衮攻克江华岛,将朝鲜宫廷官员、宗室、妃嫔眷属全部俘掳。朝鲜君臣紧急商议后向清军请降,清军开出10条受降条件,核心:朝鲜向大清称臣,断绝同明朝的藩属关系。皇太极征服朝鲜的战略目标再次实现。

1632年四月,皇太极与科尔沁等十部蒙古部落共计10万大军集结于西拉木伦河岸。清军压境的消息很快传到察哈尔,林丹汗震惊之余深知,自己的3万的残兵怎能抵得住如狼似虎的10万八旗和蒙古联军,为了活命只能率众西逃。皇太极分兵三路猛追合围林丹汗41天,一直追到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旧城),得知林丹汗已渡过黄河北上就停止了追击,知道他已难成气候。1634年,贫寒交加的林丹汗在青海大草滩患天花病逝,时年42岁,所率部众全部离散。林丹汗的遗孀们及他的儿子额哲率少量部族从青海大草滩返回今内蒙古河套地区,1635年二月,皇太极命多尔衮、豪格等领兵1万,第三次远征察哈尔,额哲为了保命,将元朝传下来的传国玉玺奉上,向后金称臣,从此漠南蒙古全部收归后金版图。

五、松锦大捷,歼灭明朝关外有生力量

松锦之战是1640年到1642年间清帝皇太极发动的旨在消灭明朝关外最后一支军队,打通关宁锦防线的大战役。此次战役,明朝共投入了13万大军,清朝也投入了11万八旗士兵,在明清攻防战争史上,这场战役的规模是最大的,也基本决定了明朝和清朝的历史走向和命运。

皇太极亲自部署,靠灵活的战术,奇兵突袭、斩断粮道、巧夺粮草、埋伏合围,杀得明军全线崩溃。吴三桂逃回宁远,洪承畴被围堵在松山城内,短短几天,清军歼灭明军5万余人。此时,锦州城中粮草耗尽,突围无望;大军统帅洪承畴所在松山城被重重围困;宁远城中逃回的败军,处于奔溃边缘。1642年二月,松山城被围半年后,副将夏成德暗中向清军献城投降,里应外合清军攻入城中,生擒明兵部尚书兼副都御使总督蓟辽军务的洪承畴。大军统帅所在的松山城被破,已被围了一年多的锦州城,军心斗志进一步瓦解,祖大寿无奈第二次向清军投降。四月九日,清军用红夷大炮轰下塔山,歼灭城内明军7000余人;二十一日,炮轰杏山城,明将开门请降,归降近7000人。至此,关外重镇锦州、松山、杏山、塔山四城已全部落入清军之手,史称“松锦大捷”。此战之后,明朝已再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力量,明朝关外的防御,仅剩二百里外宁远吴三桂的一座孤城。

六、对寡妇情有独钟,宠爱的宸妃早世,郁郁而终合葬于沈阳北陵

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皇太极突然驾崩于盛京(今沈阳)故宫,享年52岁。野史传说皇太极之死是被孝庄皇后毒死的,因为孝庄与多尔衮从小青梅竹马有染而怕被皇太极察觉而下次毒手。历史考证这纯粹是杜撰胡编,一个在蒙古草原,一个在辽东建州,怎会从小相识?此举只是依据多尔衮没有篡顺治的帝位臆造,严重违背历史真相。

海兰珠(孝庄的亲姐姐,皇太极大妃哲哲的侄女),也就是皇太极的宸妃,皇太极纳她入宫时候,她已经26岁的年纪,这在中国历史上皇帝纳妃的最大年纪。而且她以寡妇的身份嫁给皇太极,皇太极不但没有介意,反而在她进宫以后,处处宠爱着她。1636年,皇太极册封五大福晋时,她被封为关雎宫宸妃,列四妃之首,地位仅次于她姑母哲哲。皇太极将海兰珠居住的东宫赐名为“关雎宫”,海兰珠的封号和她所居宫室的名称,充分表达了皇太极对海兰珠的宠爱。宸妃深受皇太极宠爱,两人感情极深。1637年,宸妃为皇太极生下第八子,可惜这个儿子不满周岁就夭折了。痛失爱子的宸妃于1641年郁郁寡欢而逝世,年33岁,死后葬在清昭陵。1641年海兰珠弥留之际,皇太极正在指挥松锦之役,得知海兰珠病危立即赶回,但还是晚了一步,当他进入关睢宫时,宸妃已经归西了。皇太极伤心欲绝,以至于多次昏死过去,皇太极为海兰珠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赐谥号“敏惠恭和元妃”,这是清代妃子谥号中字数最多的,代表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海兰珠死后,皇太极整日悲痛欲绝,饮食锐减,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终于在海兰珠死后两年,自己也命归九泉了。皇太极死后与孝端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麟趾宫贵妃、洐庆宫淑妃等合葬于沈阳昭陵(今沈阳北陵),庙号“太宗”。这才是皇太极死亡的主要原因。

0 阅读:12

草原风大

简介: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