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款中国APP,重返印度了!莫迪的封杀令,怎么失败了?4年前,莫迪亲自下令,一次性封杀56款中国APP,包括淘宝、微信、支付宝以及UC浏览器等。这是印度对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大规模的一次集体性封杀。可时隔4年,怎么中国APP又重返印度市场了?莫迪的封杀令,为何会走向失败?
重返印度的中国APP,主要有淘宝、希音、探探等36款。外界普遍认为,随着中印关系回暖,还会有更多的中国APP重返印度。那为什么印度会解禁中国APP呢?这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中印边境冲突得到缓和。在经过多轮谈判后,中印双方一致同意,共同撤军,恢复到冲突前的状态。在撤军完成后,中印两军就暂时规避了接触性冲突,边境矛盾得到大幅缓和。
二是,中印经贸合作,正在急速回暖。印度有意引入中国投资、中国技术以及中国人才,来推动印度的经济发展。为此,印度恢复了中印直航航班,放松了对中国公民的签证。
三是,印度根本离不开中国。在印度刻意针对,打压中国公司的这些年里,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没有被缩小,反而扩大了。像华为5G被踢出印度,OPPO、VIVO以及小米等中国公司也遭到印度重罚。可另一面呢?使印度对华贸易逆差,不断创造新高,史无前例地突破了1000亿美元。为什么会这么高?根源就在于,印度排挤中国公司,导致中国公司不敢去印度投资,也不敢去印度建厂。可印度呢?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下游,它的核心原材料、电子零部件等,都严重依赖于中国进口。结果就是,印度越是排挤中国公司,对中国进口依赖度就越大。
莫迪一看,把中国公司赶走,再大量从中国进口商品,这不是走弯路吗?而且,缺乏中国公司竞争,印度经济变成了一潭死水。一方面,印度被迫高价采购西方产品,西方技术,抬高了经济成本。另一方面,印度本土公司没有了外部的强力竞争,反而陷入了混吃等死的境界。在这4年里,印度民营公司几乎没有任何创新可言。在中美领衔的人工智能浪潮中,印度连上桌的机会都没有。
直到中国DeepSeek横空出世,宣布免费开源,印度这才搭上了中国AI技术的快车。印度第一时间宣布,对DeepSeek全面本地化部署。也就是这时开始,印度终于意识到,没有中国的技术支持,印度连AI的门槛都迈不过。重新引入中国APP,不只是把中国公司放进来,也是为了让中国技术重返印度。
但印度还是留了一手。像希音,就是通过与印度本土的信实集团合作,将当地数据全部存储在印度,设立一道防火墙,让中国公司无法接触到印度数据。说到底,印度对中国APP解除封锁,是认清了一个无法忽视的事实:没有中国,印度根本赶不上AI的技术浪潮。一味地封杀,只会让印度越发地落后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