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陈秀兰,今年56岁,出生在西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那里山清水秀,但也贫瘠闭塞。
从小到大,我的生活都离不开土地,家里兄妹多,父母没什么文化,靠种庄稼养活我们几个孩子。
初中没念完,我就辍学回家帮忙,后来嫁给了同村的李国强。
他家里条件和我家差不多,日子过得紧巴巴,但他人老实可靠,对我也不错。
结婚后,我们一直在村里种地,养了两个儿子。
大儿子李伟今年32岁,几年前结了婚,二儿子李明比哥哥小四岁,现在还没成家。
我就这么过着平淡的日子,但心里倒也满足:家里虽不富裕,但孩子们都懂事,特别是李伟,工作后一直在外打拼,今年刚在省城按揭买了房。
我想着,他有出息了,总算没辜负我辛苦拉扯大的心血。
这几年我跟着老伴儿在县城租了个小房子住,帮着大儿子带孩子。
他们家经济压力不小,儿媳妇刘丹也要上班,孙女才两岁多,离不开人。
我想着反正我们种地也挣不了几个钱,不如过来搭把手,分担一下。
虽然累点,但我觉得值。
儿媳刘丹是个好姑娘,温柔懂事,家里大事小情都操心得很周全。
平时对我也挺尊重,逢年过节总会往我们手里塞点钱。
可我晓得,她和李伟压力大得很,房贷每月就要还六七千,孙女幼儿园的学费也不便宜。
为了他们小家的日子,我和老伴儿一分钱也不舍得乱花,平时买菜都挑便宜的,衣服也舍不得买新的,总想着省点钱给他们。
上个月,李伟给我打电话,说今年过年就不回村里了,让我们一起到省城过年。
其实我心里有点失落,毕竟过年回村是传统,家里还有老亲戚等着团聚。
但转念一想,儿子在外打拼也不容易,过年还得应酬同事客户,回来一趟太折腾,索性就答应了。
那天通完电话,儿媳回来得早,问我:“妈,过几天是您生日,我们想带您出去吃顿好的,您看行吗?”我听了连忙摆手:“吃啥好的,家里随便做点就行,你们还房贷都够愁的,别再破费了。”
她笑着说:“妈,您放心吧,就是想让您高兴高兴。”我嘴上不答应,但心里还是暖的。毕竟这么多年,我的生日从来都是自己过,连老伴儿都记不住。
生日那天,儿媳特意请了假,陪我和孙女在家。
她做了一桌子菜,连我爱吃的红烧肉都做了好几大块。
吃饭时,儿子从单位赶回来,还给我买了一个大蛋糕。
饭桌上,小孙女扑到我怀里,奶声奶气地喊:“奶奶,生日快乐!”我心里别提多高兴了,眼眶都湿了。
吃完饭,刘丹拿出一个小盒子递给我:“妈,这是我们送您的生日礼物,您看看喜不喜欢。”我打开一看,是一个银镯子,简单大方,做工也精致。
我愣住了,赶紧摆手:“这太贵了,我不能要!
你们的压力本来就大,还买这个干啥!”
刘丹笑着说:“不贵,妈,这只是个心意。您每天带孩子这么辛苦,我们没什么能报答您的,您就收下吧。”儿子也在旁边附和:“是啊,妈,您别嫌弃。”
看着他们这么用心,我心里又感动又愧疚。小孙女在旁边拉着我的手,眼睛亮亮的:“奶奶,好看!戴上戴上!”我心软了,最终还是戴上了镯子,嘴里连连说:“好看好看,奶奶戴着可喜欢了!”
那天晚上,我哄孙女睡觉的时候,听见她小声嘟囔:“妈妈说奶奶喜欢镯子,奶奶就会继续帮我们还房贷了。”她的声音很轻,但我的心却像被什么东西猛地扎了一下。
我愣住了,突然想起前几天无意中听到的一些话。
那天,我和刘丹在厨房忙活,她接了个电话,说话声音很低:“妈,房贷我已经让婆婆帮着还了几个月了,他们老两口还挺省的……嗯,是啊,等小伟再涨点工资就能轻松点了。”
当时我没多想,觉得帮忙还几个月也没什么,反正我们种地攒下的钱也没地方花。可现在听了小孙女的话,我才明白,他们送我镯子,是为了让我继续心甘情愿地掏钱。
我心里五味杂陈。说不生气是假的,但更多的是难过。刘丹平时对我那么好,我一直以为是出于真心,没想到背后还有这些算计。可转念一想,他们小两口的确不容易,或许也是真的走投无路才出此下策。我又能怪谁呢?
那晚,我辗转反侧,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一早,我对老伴儿说:“咱们回村里吧,孩子们的日子咱们插不上手了。”老伴儿有些不解:“咋了?不是说好了过年在省城过吗?”我摇摇头,没再多说。
我收拾好东西,趁刘丹和儿子上班的时候,悄悄拉着行李出了门。临走前,我把那个银镯子放在了他们的茶几上,旁边还压了一张纸条:“镯子我很喜欢,但更希望你们能好好过日子,别再为难自己了。”
回到村子后,我每天干点农活,和老邻居聊聊天,心里慢慢平静下来。儿子后来打电话问我为什么突然走,我只是轻描淡写地说想家了。他没再多问,只是叮嘱我注意身体。
今年的春节,我可能会一个人过了,但心里却踏实了许多。或许有些感情,只有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让彼此都不那么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