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对莱特岛周边岛屿沿岸日军据点展开了一次为期两日的彻底清除行动。在此过程中,损失了一艘人员登陆艇,同时,一艘水上飞机母舰及两艘驱逐舰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在突袭滩头的首日,美军的推进距离未超过一英里。直至行动的第三天,美军才遭遇到实质性的抵抗。最终,美军成功占领了塔克洛班机场,并实现了对长达17英里前线各滩头的连接。此役,49名美军士兵牺牲。
次日,塔克洛班城区与杜拉格机场也被美军成功肃清。随后,美军采取了分兵策略:一路向南推进至阿布约,继而前往柏柏;另一路则穿越莱特岛腹地,直指卡里加拉。尽管麦克阿瑟将军认为第77步兵师无需参战,并于10月29日将其转为预备队,但莱特岛战役已全面爆发。美军在莱特岛周边岛屿的登陆行动,成功诱使日本帝国海军现身,进而触发了莱特湾海战。实际上,日本主力舰队——由栗田健男指挥的打击舰队,已于10月18日凌晨1时自林加岛锚地出发。美军于10月20日成功破译了日本海军19日发出的电报,电报中日军指令两艘停泊在海南岛的油轮前往科伦湾,为栗田舰队提供补给。针对此情况,美军提前预警各部队,告知日军即将发起攻势。同时,在10月16日至19日期间,美军为四支航母特遣舰队全面加油,确保它们在10月20日的行动中能够全力支援登陆行动。其中,第38特遣舰队的第1支队与第4支队负责守卫莱特岛,并处于能够打击日军机场及米沙鄢群岛内日军部队的有利位置。特遣舰队的其他支队则被部署在北纬15°30′、东经128°00′的区域内,即冲绳岛南部与吕宋岛东部。10月17日,航母编队对吕宋岛实施了一系列打击后,美军在战区中取得了压倒性的数量优势。至10月20日,吕宋岛的日军仅对美军舰队发起了两次打击行动。在两次侦察行动中,日军分别出动了三架与一架战机。经过对日军主力和次级部队的详细分析,有人指出:日军部队的实力与其人数成反比,即部队越弱,人数则越多。在菲律宾战役中,日军动用了六个不同的特遣舰队,并在10月12日至25日期间,至少投入了三个航空舰队以支援战斗。日军原计划于10月25日正式启动捷号作战,为确保水面舰艇编队能发挥最大战力,其空中支援部队需提前一天到达预定战位。对于由第二航空师团加强的第四航空军而言,当前战况要求他们充分利用吕宋岛上的利巴和克拉克机场的重型与轻型轰炸机,以及位于内格罗斯岛北部巴科洛德附近基地的短程战斗机、战斗轰炸机和侦察机。为实现这一目标,吕宋岛上以及来自东番岛、西里伯斯群岛、北婆罗洲的日机编队需被重新部署至巴科洛德地区。然而,这一部署迅速使日军陷入困境:来自日本本岛和中国大陆的战机被调往克拉克机场,而来自东番岛和西里伯斯的轰炸机则前往利巴;同时,来自东番岛和马来亚的重型轰炸机也开始向克拉克机场集结。此外,第二航空舰队的舰载机也进驻了菲律宾。截至10月23日晚间,日军在菲律宾地区已集结了400余架陆基战机和舰载战机。尽管日军在前两周内完成了如此大规模的集结,且后续七周内日机数量持续增加,但美军舰载机在数量上始终占据绝对优势。面对美军于1944年9月在菲律宾地区以及10月中旬在琉球、东番岛和菲律宾地区的兵力集结,日军在空中力量上遭遇了全面失败。当美军逼近莱特岛沿岸时,日本陆军试图将所谓的“决战”地点设定在莱特岛,但是,这一意图在美军压倒性的兵力优势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原先,日本广泛被认为将在吕宋岛展开“决战”这一设想已发生变化。日本将航空兵部队部署至菲律宾,作为其“决战”策略的一环,该决策使得日本海军步入了一个预设的轨道。值得注意的是,日本海军内部逐渐形成了一项共识:莱特岛周边并不适合作为“决战”的战场。其核心逻辑在于,若日本海军意图对抗美军在滩头部署的两栖、支援及掩护舰队,则必须在美军登陆后的两天内,即不晚于10月22日,完成打击任务。日本海军预计,美军将利用这两天时间卸载人员与物资,并清理滩头区域。事实证明,日本海军的预测是准确的。至10月24日16时,美军第六集团军司令部已在滩头成功建立,标志着美军的两栖登陆行动顺利完成。而截至10月24日23时59分,莱特湾的美军仅部署了少量主力战舰和各类舰艇。显然,摧毁这些舰艇是日本“决战”策略的重要一环。日本帝国海军的这一判断却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在菲律宾地区,日本海军编队无法在两天内抵达美军可能登陆的任何滩头。日本海军在迎击美军方面的不足:分散各地的日本舰队需穿越数千英里,以对抗一个具备强大决策能力和天时、地利、人和优势的敌人。日军不仅失去了先发制人的机会,且防御体系过于分散,难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兵力,对美军构成实质性威胁。美军则可能在此广阔区域内的任何地点出现,这是日本在任何情境下均难以改变的现实。另一关键因素是日本在油料补给及油轮运力方面的严重匮乏。日本海军的海上补给体系持续遭受侵蚀,直接导致了舰艇航行距离与速度的缩减。日本海军直至1941年末才初步构建起有效的海上补给体系。需特别指出,在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日本海军力量从千岛群岛择捉岛出发前的三周,日本帝国海军首次实施了海上补给行动。可是,该补给模式并未得到广泛应用,至1944年秋季,日本帝国海军已近乎丧失此能力。这一态势的形成,源于四大关键因素的相互作用。首先,油料运输船队的持续短缺始终困扰着日军。现有油轮难以满足国家与军队的双重需求,即便在日本帝国海军内部,剩余油轮亦难以支撑训练、运输及作战等繁重任务。其次,油轮损失率的不断攀升迫使日本海军转而利用民用油轮进行补给。这些始建于1941年前的民用船只,在设计上并不适合海上机动补给作业。加之船艺标准的下降及劳动力质量与数量的双重缩减,民用油轮的补给效能受到极大限制。再者,尽管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损失惨重,但驱逐舰的数量仍然不足,难以为主力舰艇提供充分掩护。在进行海上补给时,驱逐舰的缺失往往导致灾难性后果,1944年6月马里亚纳群岛的战斗便是明证。最后,美军空中力量的迅速壮大,无论是陆基航空兵还是舰载航空兵,其实力的显著提升使日本海军不敢轻易将油轮部署至战斗前沿区域。尽管日本深知海上补给的重要性及其知识与经验的宝贵,但在1944年春夏季节,随着战损的不断累积,日本海军不得不放弃对战略机动能力的过度依赖。同年5月,日军痛失两艘大型油轮;6月,再失两艘大型油轮及四艘小型油轮;7月,局势进一步恶化,一艘大型油轮与一艘小型油轮相继失踪;而在8月与9月,日军又丧失了四艘宝贵的油轮。尤为严重的是,8月份损失的舰艇中,竟包括了两艘军队内部吨位最大的油轮,这对日军的海上补给线构成了重大打击。据统计,日军已损失18艘油轮,总吨位高达167,976吨。与战前日本所拥有的49艘油轮(平均每艘约2000吨或稍大)相比,其损失之巨,显而易见。值得注意的是,这49艘油轮中,仅有12艘为日本帝国海军专门建造,其余多为军方征用的民船。1944年春季与夏季的油轮损失,严重削弱了日本海军的海上补给能力。在1944年10月的下半月,栗田健男舰队仍按计划进行了一系列海上补给演练,这显然是日军试图恢复部分战略机动能力,为未来决战做准备。当日军将航母编队部署在近海,而将打击舰队部署于新加坡南面的林加岛港口时,其面临的补给问题愈发突出。美军在菲律宾地区的任何行动,都可能使日本最高统帅部陷入困境。对于打击舰队而言,若要到达民都洛岛,需航行近1600英里。尽管舰队可能在途中重新加油,或在北婆罗洲的文莱湾、巴拉望中部北岸的乌卢甘湾、以及位于巴拉望与民都洛之间的卡拉棉群岛的科伦湾等港湾进行燃油补给,但战争一旦爆发,舰船航速提升,油料消耗激增,燃油补给将成为一大挑战。相较于战列舰和重巡洋舰因存有足够燃油而能应对高机动性作战的优势,轻巡洋舰和驱逐舰则显得力不从心。若打击舰队不具备海上补给能力,则必须在某个港湾长时间补给,这将大幅增加时间成本,不利于日军的战略部署。面对即将到来的战斗,日军统帅部已指派6艘油轮加入栗田健男舰队,包括“严岛丸”号、“日荣丸”号和“御室丸”号等。关于日本海军油轮调动与补给行动的专业分析报告为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海上补给压力,日本海军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在严峻的战争形势下,这些措施的实际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在日本海军的战略部署中,“山丸”号、“良荣丸”号、“万荣丸”号和“雄凤丸”号油轮发挥了关键作用。此外,日本海军还成功征用了原隶属于陆军的“八纮丸”号和“日邦丸”号两艘油轮,该决策是双方参谋部门经过深入讨论后作出的。在栗田健男舰队受命出发时,除位于海南岛的“日荣丸”号和前往澎湖列岛马公的“良荣丸”号外,其余油轮均在新加坡集结。因此,栗田健男于10月17日11时25分发出指令,要求“八纮丸”号和“雄凤丸”号前往文莱湾,为舰队提供必要的补给。为确保油轮安全,栗田健男还从舰队中抽调了“满潮”号和“野分”号两艘舰艇,负责为油轮护航。此外,栗田健男还作出如下部署:命令“万荣丸”号和“严岛丸”号与海防舰“千振”号和第19号海防舰会合;同时,命令“御室山丸”号和“日邦丸”号在“由利岛”号和第27号海防舰的护航下,与前面的编队共同驶向文莱湾。这两个编队分别于19日和20日出发,任务是确保在战斗结束后能为栗田健男的舰队提供燃油补给。当这些编队于10月22日抵达文莱湾时,栗田健男的舰队已经离开。与此同时,联合舰队司令部向“日荣丸”号油轮发出指令,要求其在“仓桥”号海防舰和第25号海防舰的掩护下,前往科伦湾。然而,护航指挥官建议改变航线,前往乌卢甘湾——一个位于巴拉望中部北岸的锚地,因为科伦湾的锚地正受到美军陆基航空兵的威胁。最终,“日荣丸”号及其护航舰艇于10月22日抵达乌卢甘湾。两天后,“日荣丸”号前往科伦湾。该油轮将于10月25日至28日期间,在此地驻留。此后,它将前往马尼拉进行为期一天的短暂逗留,并最终返回新加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