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六首咏白海棠的七言律诗: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绮菱评情感生活 2025-04-21 12:30:46

海棠花是中国本土作物,以绚丽著称,有多种颜色,花形美,

被称为 “花中神仙”“国艳”,有 “海棠四品”。

在诗词中,海棠常象征美丽、高洁、哀愁,花期短暂蕴含双重哲思,

自隋末唐初便频繁出现于诗词中,在传统文化中地位重要,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咏白海棠》诗使其在咏海棠诗人中占有一席之地。

曹雪芹出身江南豪门,少时生活优渥,后家族败落移居北京,

他工诗善画,性格傲岸豪放,创作的《红楼梦》代表中国古典小说最高成就。

《咏白海棠》组诗出自《红楼梦》第 37 回海棠诗社,共 6 首,

借人物视角创作,结构精巧、咏物喻人,体现角色性格、暗含命运隐喻,

被脂砚斋高度评价,开创 “以诗塑人” 范式,构建高洁品格象征体系,与后续 “菊花诗”“柳絮词” 呼应小说主题。

《咏白海棠·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林黛玉的白海棠,是清冷的、孤傲的。

在那幽静深闺之中,湘帘半卷,朱门半掩,一株白海棠栖于冰土玉盆之间。

那花瓣上的洁白,似是从梨蕊中偷得的三分清冷,化入肌骨;

幽香暗度,又似借自梅花的一缕清魂,悄然附形。

梨蕊虽洁,却少了几分风骨;梅花虽傲,却多了些疏冷。

唯有这海棠,白得柔婉又清透,似能映出月光的纹路,魂里藏着雪水的清冽,又含着春愁的温软。

月光下,她如同月宫中的仙人,身着缟素衣裳,轻盈飘逸;

又似秋窗下的女子垂泪轻拭,绢帕上晕开的岂止是愁痕?

西风穿庭过,夜色浸栏杆,娇羞默默的她斜倚石畔,欲语还休,任夜色渐渐深沉。

这花不似桃李喧闹,不学牡丹争春,也不愿染半分浮尘,只在寂静处将心事藏入层层叠叠的素白。

世人只见她孤高,却不知那份沉默里,裹着未诉的衷肠与未落的叹息。

《咏白海棠·贾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贾宝玉的白海棠,是哀愁的、柔美的。

重门深掩,秋光淡薄,枝繁花盛的白海棠簇雪堆玉,盛满瓷盆。

花影摇曳,恍若杨贵妃出浴时冰清雪冷,影影绰绰;

风姿绰约,又如西施捧着心口皱着眉,白玉作精魂,柔情似水。

晨风掠过,吹不散枝头凝驻的千点清寂,难以消散;

夜雨淅沥,更添了叶底藏匿的一痕冷泪。

暮色四合时,她独倚画栏,似与远山相对无言。

砧声断续,笛音幽咽,黄昏为她披上缟素,而她在光阴的褶皱里,静守一份不染尘嚣的纯粹。

那不是弱不禁风的娇怯,而是一种遗世独立的孤清。

世人皆爱浓妆艳抹,偏他独怜这素影清魂。

太真的丰腴化作了冰肌,西子的愁容凝成了玉骨,原来最美的姿态,从来不在脂粉堆里。

白海棠垂首时,宛如含着三分幽思,七分痴惘,清砧声里,怨笛声中,她却将一身清气酿成了月光。

这花不争春光,不慕夏炎,只在秋凉中捧出一盏冰雪魂魄,照见繁华背后的空寂。

《咏白海棠·薛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薛宝钗的白海棠,则更显端庄与珍重。

珍重芳姿,白天也关上院门,她亲手提瓮汲水,浇灌苔痕斑驳的花盆,石盆里栖着一树冰雪魂灵。

花瓣上的洁白,如同洗去胭脂色,秋阶前独留淡雅素影翩跹;

又似冰雪招来的玉露魂,砌下自生清光流转。

世人总以为浓艳才是风华,其实白到极致,反显剔透;淡到极致,方显花之绝艳,更见雍容;

愁绪满怀,又怎能不留下玉的痕迹?

若要酬答秋神白帝的恩赐,便以一身清洁立于黄昏,不辩不争,婷婷不语,清雅脱俗,不惹尘埃。

白海棠的至简至洁,恰似褪尽浮华后的一念通透。

以清洁自持,不与世俗争巧,纵有愁思萦绕,也化作玉骨里的一丝坚韧。

世人总道淡极无味,却不知她敛尽锋芒的从容,比万紫千红更撼人心魄。

胭脂易褪,铅华易逝,唯有本真之色,能经得住岁月的推敲。

夜幕垂落时,她仍立于原地,将一身孤傲化作无声的宣言,任岁月在花瓣上刻下禅意。

《咏白海棠·贾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

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

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贾探春的白海棠,是萧瑟的、感伤的。

暮色沉沉,斜阳残照将寒草镀上一层苍金,携着几分凉意,蜿蜒连接着层层的院门;

雨后初晴,苔痕青翠,铺满了那白海棠生长的盆缶;

白玉之品格,虽为人间至美,却难及这白海棠之高洁;

白海棠静立其间,玉骨为魂,雪肌凝魄,陶情醉人,纵是冰雕玉琢的仙品也难敌她三分清绝。

它以一种超凡脱俗的姿态,静静绽放,不与百花争艳,只留一缕清香,在世间缓缓流淌。

花枝微垂,点点花蕊芳香娇柔无力,好象不胜风力;

夜深三更人静,月移西厢时,明月洒落在它的倩影之上,留下俏丽的影痕。

莫道这白海棠如缟衣仙子,能羽化登仙,她偏要携一身多情,伴我于黄昏之下,共吟这世间的悲欢离合。

这花不屑羽化登仙的虚名,宁以冰雪之姿伴人间烟火,将孤高化作温柔,于寂寥处点亮半盏诗心。

《和咏白海棠·史湘云》

其一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蘅芷幽香漫过石阶,萝薜攀缠园门;

这株海棠生得随性,无论是植于墙角,或栖玉盆,一身素净皆能写尽随遇而安的风骨,显出它那不凡的气质与韵味。

你爱极洁净,乃本性使然,故难觅知音同契;

人之悲秋,多因情深意重,秋天就要到来,我为你悲哀神伤,简直要断魂。

白海棠其清冷之姿,似人间的种种哀愁与无奈,她却也在这哀愁之中,寻得了一丝超脱与自在。

你白如凝脂,就象那玉烛在风里滴干了眼泪,晶帘半卷,却隔不断月色在花瓣上刻下的斑痕,留下淡淡哀思。

这幽情,欲向广寒宫的嫦娥倾诉,怎奈回廊空寂,夜色昏沉,唯有寒星与她默然相望,自叹自怜。

这花不怨孤寂,不恨秋凉,偏以一身皓白质问红尘——若挚洁注定无偶,何妨独守天地澄明?

其二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

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欲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

却喜诗人吟不倦,肯令寂寞度朝昏?

昨夜,似有神仙踏月降临京都之门,传说般的种下一盆蓝田美玉。

这白海棠,本来就是神话中的霜神,青娥偏爱清寒,非效倩女为爱情而死,故作离魂痴态。

秋云聚散间,她从何处捧来千堆晴雪?那洁白无瑕的花瓣,为这萧瑟的秋日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冷雨淅沥后,又使她增添几痕隔宿之泪痕,更添了几分沧桑与韵味,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可喜的是诗人吟咏唱和,从不知疲倦,怎肯令你寂寞孤独地度过清晨黄昏!

可喜的是诗人长吟不倦,怎肯令她寂寞孤独,肯以墨香暖她冰肌,以诗心伴她朝昏之间。

世人总叹寂寞难捱,她却自守一方澄澈,笑将冷傲酿成词章。

纵无蜂蝶相扰,无俗艳争春,这花依旧开得惊心动魄,因她知,至洁者从不为取悦众生而活。

最动人的清白,从来不是孤芳自赏,而是在红尘里走一遭,仍能抖落满身尘埃,笑看朝昏。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0 阅读:5

绮菱评情感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