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江南酒熟清明天,高高绿斾当风悬。
—— 唐·陆龟蒙《春思二首·二》
清明时节的江南,酒香在湿润的空气中悄然酝酿,檐角高悬的绿旗随风舒展,仿佛天地间挂起一幅流动的画卷。
有人只道清明是追思的时节,却未闻酒熟时分的清甜。
你看那绿旗轻扬,不似愁绪低垂,反倒如春水初涨,温柔托起一片晴空。
新酿的酒,未饮已醉人,风过旗动,似江南的眉眼含笑。
生活何尝不是一坛待启的陈酿?若陷于怅惘,便错过枝头初绽的杏花。
—【02】—
昨夜园林新得雨,杏梢争放晓来红。
——宋·张耒《新春》
一夜细雨润透园林,清晨,杏树枝头已缀满新红,像是天边未褪的霞光跌落人间。
有人叹息花开易逝,却不知雨后绽放的杏花最是坚韧。
看那杏梢,不因雨打而瑟缩,反在晨光中昂首,将一抹艳色泼向天际。
人生亦如杏花,困境未必是桎梏。
若畏惧风雨,便无缘见证破晓时分的绚烂。
毕竟,最动人的红,往往生于最沉默的土壤。

—【03】—
雪飞一片茶不忧,何况蔽空如舞鸥。
——宋·陆游《建安雪》
一片雪花飘落茶盏,未惊杯中涟漪;漫天飞雪蔽空,反倒如白鸥展翅,舞出一曲冬日的逍遥。
有人只见雪寒,陆游却独爱这一盏茶中的清欢。
雪花入茶,不是侵扰,而是添一味澄澈;大雪纷飞,不是困锁,而是赠一场翩跹。
茶烟袅袅间,天地成了素宣,雪落成诗,心亦随之轻盈。
生活何须惧怕无常?若计较得失,便辜负了雪落肩头的诗意,再大的风雪,也掩不住心中一方炉火的温存。
—【04】—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唐·于良史《春山夜月》
春夜的山间,月色浸透溪流,花影爬上石阶,人在景中行,竟忘了时辰。
有人困于尘世喧嚣,却不知春山夜月早已备好一场盛宴。
所谓“忘归”,非是迷途,而是心甘情愿将自己交付给此刻的圆满。
人生难得几回酣畅?若被琐事牵绊,便错过了月下独行的清朗,暂卸一身负累,让春夜将心事染成琥珀色的光。归与不归,皆是风景。

—【05】—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唐·孟郊《登科后》
马蹄踏碎长安城的晨雾,春风裹挟着花香扑面,一日看尽繁花,不是匆忙,而是将满腔热望化作一场酣畅的奔赴。
讽他“得意忘形”,却不知这疾驰的马蹄下,藏着一颗蛰伏多年的种子。
寒窗十载,终迎破土而生;一朝扬鞭,方知等待值得。
看尽长安花,不是浮光掠影,而是以少年的赤诚,将每一朵绽放刻进生命的年轮。
成功何必故作谦卑?若总压抑喜悦,便淡了苦尽甘来的滋味,纵情笑傲春风,让满城花开成为对过往坚持的礼赞。
—【06】—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
——宋·辛弃疾《沁园春·和吴尉子似》
茅檐低小,溪水潺潺,本是一处寻常山居。
可自你踏过竹桥那一刻,连石阶边的青苔都泛着微光,山色忽而明丽如画。
是客至添了热闹?却不知真正的美不在山水,而在共赏山水的心境。
闭门独对山水,再好的景色也不过是寂寞的注脚,庐舍的朴素,需借知己一笑,方成桃源。

—【07】—
野田春水碧于镜,人影渡傍鸥不惊。
——宋·汪藻《春日·一春略无十日晴》
春水漫过田埂,澄澈如一方新磨的铜镜,人影行至水畔,惊起的不是沙鸥,而是涟漪中荡漾的天光。
总叹春晴短暂,却不知连日的阴雨,恰是酿就这一汪碧色的缘由。
人影与鸥影相叠,竟分不清是人在看鸟,还是鸟在看人。
总计较得失,便如搅动春水,徒增浑浊,最深的安宁,是允许万物与自己,各得其所。
—【08】—
我爱山中夏,空冥花雨下。
——明·元鹏《山中四咏》
盛夏的山林,蝉声未噪,唯有簌簌落花如雨,坠入空谷时惊起一片沁凉。
厌暑气蒸腾,却不知山中的夏日自成一方净土。
酷暑何须避?贪恋荫凉,便错过了花雨沾衣的刹那清凉,心静时,连盛夏都是一卷可缓缓展读的诗。

—【09】—
忽闻梅福来相访,笑着荷衣出草堂。
——唐·胡令能《喜韩少府相访》
柴门久闭,苔痕深锁,忽闻故人叩响竹篱,急急披上荷衣迎出,连草堂外的野菊都跟着笑弯了腰。
有人说隐者孤高,却不知山居的寂寞,原是为了一场不期而至的相逢。
梅枝作杖,清泉煮茶,所谓“隐逸”,不过是把红尘的热闹,换作知己对坐时的一盏温热。
与其固守清净,不如笑迎山外来客,让草堂的简朴,因一声问候而熠熠生辉。
—【10】—
细雨潇潇欲晓天,半床花影伴书眠。
——清·张坚《偶成》
晨光未醒,细雨敲窗,半榻花影随书页轻颤,竟分不清是人在读书,还是书在伴人浅眠。
怨雨声扰梦,却不知这潇潇细雨,正是天地为倦客铺就的软衾。
翻开的书卷染了墨香,零落的花瓣沾了雨气,枕畔光影交织,恍若梦中另有一场花事。
苛求完满,便视不见残卷半掩的雅趣。

—【11】—
半欲天明半未明,醉闻花气睡闻莺。
——唐·元稹《春晓》
晨光在云层后若隐若现,似轻纱半掩美人面。醉意未消时,花香已悄然漫过枕畔;
朦胧欲醒间,又闻黄莺啼破窗纱,将残梦剪成碎片。
独爱日上三竿的明朗,却不知黎明前的混沌才是人间至趣。
何必苛求事事清明?若总急着睁眼,便错过了闭目时分的玄妙。
毕竟,最美的清醒,常生于将明未明时。
—【12】—
自歌自舞自开怀,无拘无束无碍。
——宋·朱敦儒《西江月·日日深杯酒满》
无需丝竹为伴,不必观者喝彩,独自对月展臂,任衣袂卷起流云,足尖踏碎星光。
这是孤芳自赏,却不知真正的自由从不在他人眼中。歌不成调又何妨?
天地本是无谱的乐章;舞不循规又怎样?草木皆可作共舞的良朋。
生命的欢愉,若总期待掌声,便成了困在戏台上的傀儡,不如将红尘规矩抛却,让每一步摇曳,都成为对自我的深情致意。

—【13】—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宋·无门慧开《颂平常心是道》
檐角积雨滴落,不是烦忧,而是琴音;阶前落叶堆积,不必清扫,自成金毯。
有人奔波求取“好时节”,却不知它早藏在未锁的眉间。
你看那晒书的老者,任风翻乱纸页,反笑说“字句正好透气”;垂钓的渔翁,见饵被鱼偷食,却道“成全了它的聪明”。
放下执念,方见万物慈悲。若总计较得失,春日亦如牢笼;若能心安如水,寒冬亦生暖意。
所谓“好时节”,不过是一颗心,容得下阴晴圆缺,盛得起悲欢无常。
—【14】—
放开怀抱不须焦,万事付之一笑。
——宋·冯取洽《西江月·太岁日作》
风掀茅屋顶,笑说“正好邀星月同眠”;舟陷泥潭中,反叹“此间莲藕必肥美”。
人间万事,不过心镜映照。焦灼时,荆棘满途;从容处,步步生莲。
若能将叹息炼成朗笑,再大的风浪,也不过是命运递来的一盏苦茶,细品后自有回甘。

—【15】—
我来携酒醉其下,卧看千峰秋月明。
——宋·欧阳修《琅琊山六题·石屏路》
抱酒入深山,不寻仙访道,只为借石为榻、以月作灯。
醉眼望去,千峰化作墨色波涛,一轮秋月浮沉其间。
你看那醉卧的身影,衣襟沾满松针,袖底藏着蝉鸣,连鼾声都与山涧合拍。
所谓“看月”,何须正襟危坐?半梦半醒间,月光已悄悄爬上眉梢,将心事漂洗成霜白。
何必追问人生意义?若能与秋月对饮,听群山说禅,一醉一醒,便已阅尽人间风流。
—【16】—
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元·张养浩《山坡羊·雨过天青驾小船》
新雨初歇,湖面如拭净的琉璃,小舟懒系柳岸,左舷浮着银鳞跃动的惊喜,右舷荡着酒坛轻叩的叮咚。无须钓竿,游鱼自跃出水面,偷嗅酒香;不比琴瑟,空杯与涟漪相碰,便是绝响。
风起时,以云拭汗;日暮时,掬霞润喉。
人生难得小满,别错过了眼前一瓢清欢,让鱼与酒平分秋色,在潋滟水光中,将浮名换作半日蹉跎。

—【17】—
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
——宋·王安石《渔家傲》
茅檐低小,却留长窗纳青山,春风不请自来,携落花为帚,卷走梁间旧尘。
苦求华堂广厦,其实陋室最宜养心。
真正的清净,从不在外物,而在心扉常开。
若容得下流云入户、山雀筑巢,茅屋何异琼楼?春风扫尘时,扫去的又何止是尘埃?
—【18】—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唐·韦庄《思帝乡·春日游》
策马过春郊,忽见漫天杏雪纷扬,落英缀满衣襟,抬眼望,陌上少年执柳含笑,连马蹄声都变得轻盈。
看那沾花的鬓角,不必金钗点缀;看那少年的布衣,胜过锦衣风流。
最美的相遇,从不在刻意安排。
若执着于“寻春”,反而困住了脚步;不如纵马而去,任风与花,将某次不经意的回眸酿成传奇。

—【19】—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宋·朱熹《春日》
不必苦寻春踪,你看那卖花翁担头的桃枝、稚子纸鸢尾系的柳芽,甚至老妪烹茶时飘落的梅瓣,皆是东风私印。
踏遍青山觅春色,它早藏在人间烟火里。
春意何须远求?若心无藩篱,则东风满袖,俯仰皆成诗行。
所谓“识得”,不过是肯对一朵野花低头,愿为一粒尘沙驻足。
—【20】—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新竹犹带霜色,已有三两桃枝斜探,将淡红轻抹在青翠边角;
江面薄冰未消,群鸭已急急拨掌,搅碎一池倒春寒。
真正的先知,从不高谈阔论。
若肯放下成见,学那野鸭试水、桃枝破寒,自能在细微处,听见时光裂帛的声响。

—【21】—
花间明月,松下凉风,输我北窗一枕。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
花影扶疏处,明月攀上枝头;松涛翻涌时,凉风穿林而过。
可窗内人只慵懒一卧,便将天地清景尽数收入梦中。
真正的风雅从不在争抢,看那北窗一枕,不争月色的皎洁,不羡松风的飒爽,只以一身闲骨,将繁华化作鼾声的韵脚。
若总追逐“拥有”,反而失了“享有”的从容。
不如学那高卧人,任窗外花月自忙,我独守一枕清酣,让灵魂在寂静中酿出三分禅意。
—【22】—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唐·岑参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塞外风沙磨人志,难得故人策马至。
酒坛未启,笑声已撞碎营帐的冷寂;醉眼相对,连篝火都燃得比往日炽烈。
大笑如昙花,一生绽放不过数次。
与其端着清醒的架子,不如纵情醉倒,让皱纹里藏的酒气,成为老去时最骄傲的勋章。

—【23】—
放开怀抱不须焦,万事付之一笑。
——宋·冯取洽《西江月·太岁日作》
柴门被狂风吹开,笑说“请进”;田垄遭野猪践踏,反赞“松土甚好”。
世间纷扰如潮水,智者却以胸怀作堤坝。
笑不是逃避,而是将苦难熬成蜜糖。
若能把叹息捻作朗笑,再深的沟壑,也不过是命运递来的一枚苦果,细嚼后唇齿留香。
—【24】—
枫叶芦花满钓船,水风清处枕琴眠。
——宋·吴则礼《诗一首》
秋色浸透江面,枫红芦白坠满船头。
水风掠过琴弦,将七分清冷谱成安眠曲,余下三分托给流云保管。
看那枕琴而眠的钓客,鱼篁空着,心却满着;你看那随风起伏的舟楫,不系缆绳,反与波涛达成默契。
人生难得空舟载月。
总计较得失,便成了垂钓的囚徒;若能以琴音为饵,钓一江秋意入梦,方知“无鱼”才是至味。

—【25】—
醉眼开,睡眼开,疏影横斜安在哉?
——宋·吴淑姬《长相思令·烟霏霏》
醉时见梅影婆娑,醒时观梅枝清瘦,半梦半醒间,竟问那横斜疏影:
你究竟在酒中,还是在我心头?那醉眼里的梅,蘸着酒气开得恣意;那睡眼中的梅,披着月光开得贞静。
何必追问答案?若梅香能染透衣袖,疏影能勾住魂灵,醉与醒不过是同一场花事的两面。
—【26】—
午睡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
——宋·辛弃疾《丑奴儿近》
日影西斜,松针漏下的光斑在榻上游走,竹帘卷起半扇清风,连伸懒腰的哈欠都透着青翠的鲜冽。真正的逍遥,无需华服骏马。
若容得下松声入梦、竹影扫阶,一觉醒来,万千山河已在襟袖之间。

—【27】—
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 李珣《渔歌子·荻花秋》
架上书卷蒙尘,杯中酒浆晃荡,秋阳斜照处,名利如门外落叶,被风一吹便簌簌远去。
有人讽他胸无大志,却不知淡泊才是至高的野心。
心无挂碍,方得大自在。若能将浮名换作半架闲书、一瓮浊酒,陋室何异金銮?
—【28】—
午梦醒来,小窗人静,春在卖花声里。
——宋·王嵎《夜行船》
春眠被卖花声剪断,推窗不见人影,唯有满篮桃杏在巷口摇晃,将香气泼进石板缝隙。
真正的宁静,从不是万籁俱寂。
若听出卖花声里的平仄,那么市井喧嚣,何尝不是另一卷《诗经》?

—【29】—
出门一笑,月落江横,数峰天远。
——宋·张炎《烛影摇红》
夜半推门,笑惊栖鸟,抬头见残月西沉,江流截断群峰,山影在天际淡成水墨一笔。
不必拘束形骸,山水从不嘲笑赤子。
若能以一笑回应月落江横,再远的天边,也不过是心事的余韵。
—【30】—
茶鼎熟,酒卮扬,醉来诗兴狂。
——未知·张大烈《阮郎归·立夏》
茶烟裹住初夏的燥,酒盏撞出流云的响,醉意上头时,提笔蘸墨,竟将窗外的榴花写成火红的诗行。
诗酒趁年华,若总端着清醒的架子,便错过了墨中波澜、字里惊雷。
不如放任诗兴如野马,在醉与醒的边界,踏出一路星火。

—【31】—
山一带,水一派,流水白云长自在。
——宋·沈蔚《天仙子》
群山叠嶂如墨痕未干,流水蜿蜒似长袖轻舒,云絮浮游于天际,不粘不滞,自成逍遥。
总叹“身不由己”,却不知自在从不在外境,而在心似流水。
真正的自在,是山不阻我曲折,水不问我西东,将红尘琐碎看作山水一卷,困顿时低吟,欢畅时长啸,便知白云流水,皆是心境的倒影。
—【32】—
扫却石边云,醉踏松根月。
星斗满天人睡也。
——元·吴西逸《清江引·秋居》
挥袖扫开石畔流云,踉跄踏碎松间月影,醉卧青岩时,漫天星斗垂落如被,将鼾声裹入银河。
石边云本无主,扫与不扫皆是戏言;松根月岂属私藏?踏碎的光斑反成满地银钱。
醉非颓唐,醒非拘谨,以一身酒气融尽俗世规矩,星月为衾,山石作榻,酣睡处即是桃源。

—【33】—
开帘放入窥窗月,且尽新凉睡美休。
——元·党怀英《鹧鸪天》
卷起竹帘邀月入室,凉风趁势溜进窗缝,索性拥衾而卧,让新酿的秋意漫过枕畔,将梦染成霜色。
接纳有时比抗拒更需要勇气。若容得下一窗月色、半室清寒,梦醒时,自有新凉洗净眉间旧尘。
—【34】—
茶一碗,酒一尊,熙熙天地一闲人。
——宋·王柏《夜宿赤松梅师房》
茶烟淡处,看市井喧嚣如潮起潮落;酒盏空时,笑名利往来似飞絮飘萍。
身居红尘,心在云外,熙攘人间独守一身清旷。
所谓超脱,不是逃离市声,而是在喧闹中修得一方净土。
天地本无门,心闲即洞天。若能以茶洗耳、以酒浇块垒,闹市亦可作深山。

—【35】—
日上三竿我独眠,谁是神仙,我是神仙。
——元·张养浩《山坡羊》
晨光晒透窗纸,懒翻身,任日影爬上衾被。
笑问世人:你拜的泥塑金身,可曾尝过酣眠至午的滋味?
真正的逍遥,从不在云外丹炉。
能枕着日色酣眠,醒时嚼一把清风,俗子亦是谪仙人。
—【36】—
月下风前,逍遥自在,兴则高歌困则眠。
——元·冯尊师《沁园春呜鹤余音卷三》
对月不必整冠,临风何须正襟?兴起时,荒腔走板唱破山静;困顿时,卧石枕草酣然入梦。
人生如四季轮回,强求常青便是苦。
不如学那山间老藤,该开花时纵情,该落叶时酣眠,风月自来作伴。

【免责声明】插图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