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美国在对华外交上有所行动,国务院在国家简介中将“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改为“中国(China)”,外媒分析称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外交政策的又一转变。
01.美国外交系统频繁采取玩弄文字的手法。
特朗普政府近期已非首次在对华外交上搞“文字游戏”。早前,美国国务院官网已删去对台关系中的“不支持台独”表述。
本次改变对华称呼,显示美国再打台湾牌,意图模糊“一个中国”概念,制造“两个中国”表述,表明其对台独势力的支持已延伸至政治外交层面。
美国长期对台军售,助长台独势力以武谋独妄想。外交上,美国言行不一,实际行动支持台独却嘴上否认,拜登政府亦多次强调不支持台独。
这反映美国意图:一欲稳控大陆,防台独触武统红线致难收场;二欲利用台独势力“媚美谋独”,给其虚妄希望,榨取台湾利益,将其打造成牵制大陆的“反华前哨”。
02.特朗普坚持自我,强调“美国至上,美国利益优先”,将国家利益置于首位。
特朗普作为商人逆袭成总统,有别于传统政客。他重视实际利益,关注美国所得与优先,而非拜登政府推崇的自由民主意识形态与普世价值观。
特朗普认为花钱换虚名是不划算的交易,拒绝为之。与拜登政府至少表面上维护盟友不同,特朗普直接无视此道,坚持美国利益无论对谁都永远优先。
目前,特朗普政府于台海问题的立场明确:既已实际支持台独,便无须伪装,应言行一致,同时借此向民进党当局索要更多保护费。此立场体现于美国国务院近期外交表述的文字游戏中。
03.特朗普计划与中国就核武器交易进行磋商,旨在探讨双方在核武器领域的潜在合作机会,确保合作内容逻辑清晰且用词准确。
另一方面,特朗普近期对中国的策略不止于此。据《纽约时报》引述美政府高层,他正考虑与中国达成涉核新大协议的可能性,并对中国在美大额投资及购买美产品交易感兴趣。
结合匿名美高官透露的消息,可推断特朗普欲与中国商讨核武器协议,并对中国财富感兴趣,期望中国投资并增加购买美国商品,以刺激美国经济。
据美国政治“媒体吹风”惯例,此次或为对华试探的“美式特色”虚张声势。美高官暗示,若中国满足特朗普条件,对美国让利,则“中国扩核”议题或可协商,特朗普视核武器为可议价商品。
特朗普商人本色尽显,凡事重利。刚以5000亿美元售乌克兰,又欲借“美国许可”霸权,在扩核问题上向中国高价施压,企图迫中国出钱消灾。
帝国主义者傲慢自视、蛮不讲理依旧。特朗普如何看,中国扩核乃基于国防安全需求之内政,美国无权干涉,更不可将其视为谈判筹码。
仅凭“美国许可”的虚假牌照就想敲诈中国?特朗普若真有意,应与反腐的马斯克核查美国现状,看看其千疮百孔的实力,是否配得上与中国如此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