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曝光“先用后付”套路,抓紧查看是否关闭?小心欠下债款

安珈一 2024-12-03 16:10:03

本文所有内容皆有官方可靠信息来源,具体资料赘述在文章之中

前言

随着电商平台的飞速发展,线上购物已经成为现代生活的一部分,而其中的“先用后付”功能也逐渐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这种看似便捷的购物方式,通过“0元下单”“0元试用”等字眼吸引了大量消费者。

然而在便利背后,却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央媒最近对这一问题的曝光,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这种看似“无门槛”的购物模式,到底是方便还是“负担”呢?

先用后付:简化支付,还是“隐形债务”?

“先用后付”从字面上理解就是“先使用商品,后付款”。

看似是电商平台为消费者提供的一种便捷的购物体验,但其中隐藏的陷阱,往往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误入“消费陷阱”。

在很多电商平台,消费者在下单时会看到“0元下单”“0元试用”的字样,许多人可能会觉得这是平台为了吸引客户而推出的优惠活动。

江西抚州的吴先生和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先生,都曾遭遇过类似的困惑:商品明明没付款,却被快递送到家里。

而他们之所以会收到这些商品,正是因为在某次购物时,他们不小心开启了“先用后付”功能,导致了后续的款项被自动扣除。

更为离奇的是,这种“先用后付”的选项在购物界面并没有明确提示消费者,导致许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购物方式已经发生了变化。

在一些平台上,消费者在收到商品后,必须确认收货才能完成付款流程,而这时即使消费者反悔,也无法取消订单。

一些平台甚至没有给消费者提供明确的关闭入口,使得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持续被“先用后付”功能所困扰。

而这一过程中,最容易受到伤害的,往往是老年群体,由于缺乏对手机操作的熟悉,老年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能会多次触发“先用后付”选项,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75岁的文奶奶特别喜欢用手机上网买东西,家里的好多东西都是她在网上买的。

但前段时间,她收到了一些自己没印象买过的快递,里面装的是红枣、芝麻、花生这些吃的,文奶奶怎么想也想不起来自己买过这些,觉得很奇怪。

后来,她的家人帮她在手机上查了很久,才发现原来这些快递都是在拼多多上买的,而且用的是“先用后付”的方式。

他们猜,可能是文奶奶不小心开通了这个功能,因为快递都挺重的,退起来也麻烦,所以文奶奶和家人就决定算了,就当是自己买的。

其实很多人都在网上说过,“先用后付”这个功能对老年人来说有点复杂,容易出错。

比如有个网友的妈妈,就是因为这个功能没有立刻扣钱,就误以为买东西不用花钱,结果一下子买了好多东西,最后收到了10条围裙,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默认开通,关闭困难

最让消费者困扰的是,许多平台在“先用后付”的功能上设置了默认开启,这意味着,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往往就会自动加入这一购物模式。

就像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先生所提到的,自己父亲并未主动选择开通该功能,然而他的账号却在不经意间被自动激活。

更令人沮丧的是,关闭这一功能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大多数电商平台没有提供明显的关闭入口,消费者只能通过繁琐的步骤进入设置页面,才能找到并尝试关闭这一选项,然而即使这样做了,也可能因为订单尚未完成支付而无法成功关闭。

另一个与“先用后付”息息相关的问题是“免密支付”功能,正常情况下,消费者在下单时,需要输入支付密码来确认购买。

然而在“先用后付”模式下,平台往往会自动开启“免密支付”选项,导致消费者在没有确认支付的情况下,订单便自动进入了发货状态。

这一流程看似省去了支付步骤,但实际上却让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承接了款项的支付责任。

许多消费者反映,自己在购买商品时,并未注意到支付页面的变化。

即使他们不小心按错了“0元下单”的按钮,也不会马上产生支付提示,等到货物送到手中,才会突然意识到自己已经被扣款。

而这时,退货和退款的过程通常非常麻烦,特别是当商品已经发货并收到了的情况下。

如何避免“先用后付”带来的债务困扰?

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避免“先用后付”带来的债务困扰并非难事,但却需要多加留心。

了解电商平台的支付规则和购物流程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使用一些平台时,要特别注意自己是否无意中开启了“先用后付”的功能,特别是当“0元下单”“0元试用”等字眼出现时,要警惕这是否意味着商品是通过“先用后付”模式进行购买的。

如果平台默认开通了“先用后付”功能,消费者应当第一时间查找并关闭该功能,避免日后无意中产生额外的经济负担。

如果遇到无法关闭的情况,可以直接联系平台客服,要求其提供解决方案。

另外平台应当为消费者提供明确、易懂的指引,特别是对于老年群体,应当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避免他们因为操作不当而陷入困境。

江苏消保委也曾明确指出,平台应当尊重用户的选择权,将所有条款和功能明确告知消费者,而非通过隐蔽手段诱导消费者开通“先用后付”模式。

结语

“先用后付”看似是一项简化支付流程、便捷购物的创新,但其背后的风险与隐患却远远超过了它带来的便利。

特别是对于一些不熟悉电子支付的群体,尤其是老年人,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成为“先用后付”的受害者。

因此,作为消费者,我们需要保持足够的警觉,时刻关注自己的购物方式,避免因一时的疏忽而承担不必要的经济负担。

同时,我们也希望各大电商平台能够进一步完善相关机制,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让这一便捷的购物方式真正成为消费者受益的工具,而非负担的来源。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新华社2024-11-28:新华网视评|“先用后付”不能让人莫名其妙

红星新闻2024-11-11:《评论丨“手滑一下就下单了”,“先用后付”不该套路满满》

央视新闻2024-11-28 :《明明没付款但商品到家了?来看“先用后付”的千层套路》

3 阅读:2338
评论列表
  • 2024-12-04 09:04

    我到货了,好几天没收货,付款。自动给我收货了

  • 2024-12-04 22:26

    为什么有些确认付款以后他只支付了零元

  • veL7 3
    2024-12-03 17:27

    我拼多多开通了,我都用了两年了,没有逾期过,每次收到货就付款

  • ENVY 2
    2024-12-05 10:36

    你只需轻点几下屏幕,心仪的商品就能先行到手,待满意后再完成支付,听起来是不是既刺激又扎心。

  • 2024-12-05 14:50

    中国二千多年的血泪史,竟成不了中国人民引以为戒的镜子!

  • 2024-12-05 03:41

    拼多多不用下软件也能下单

  • 2024-12-04 07:35

    拼夕夕,你直接点我名呗,哈啊哈

  • 2024-12-04 00:22

    知道这种套路国家为啥不惩处不良商家呢?

  • 2024-12-04 01:26

    无伤大雅,我的先用后付额度一百块钱

  • 2024-12-05 12:40

    这个是否属诈骗?

  • 2024-12-05 23:27

    是个坑,打开就关不上,让你找到关闭的程序!

  • 2024-12-03 22:11

    招投标的项目,甲方不都是先用后付吗?怎么不查一下?什么时候能签订合同能先付钱?这不算套路??

  • 2024-12-05 14:56

    我妈不小心点了0元下单买了十几个锅她陆续收到快递打电话问我为什么买这么多锅?一查才知道是她自己一边打瞌睡一边玩手机。不小心按到的

安珈一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