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更多精彩抢先看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行事风格,总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他嘴上说着“美国优先”,却干着让全球震惊的事——吞并格陵兰岛、加拿大和巴拿马的传言刚刚传开,俄罗斯的“国师”杜金又抛出一个惊人的观点:美国可能试图通过特殊手段将中国“中立化”。
这个“中立化”意味着什么?是遏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还是切断中国与全球的联系?杜金的警告背后,折射出更大的战略博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判断呢?
随着特朗普即将迎来“2.0时代”,国际社会的紧张情绪明显加剧。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就已经让世界尝到了“新帝国主义”的味道——他通过单边主义、贸易战、科技封锁等手段,将美国的霸权逻辑展现得淋漓尽致。如今,他的扩张野心似乎更进一步,竟然传出想要“吞并”格陵兰岛、加拿大甚至巴拿马运河的消息。
格陵兰岛作为北极的门户,自然资源极为丰富且战略位置重要;加拿大则作为美国的邻国,一直在经济和防务上与美国密切相关;巴拿马运河则是全球贸易的咽喉要道。这些地方无一不是全球战略的关键节点,而特朗普对这些地区的觊觎,已经让国际社会感到不安。
就在这样的背景下,俄罗斯学者杜金站出来发声。他提出了一个更令人担忧的观点:特朗普的真正目标,并不只是吞并领土,而是通过构建一个以美国为中心的新霸权体系,将中国从全球化中“中立化”,甚至孤立起来。
构建“白人中心”的封闭体系
杜金的观点中提到,特朗普的战略核心是打造一个“白人中心”的封闭世界。这不仅仅是种族主义的体现,更是一种极端的地缘政治策略。他希望通过拉拢欧洲、澳大利亚等传统西方国家,将全球分割成两个阵营——“白人西方”和“其他世界”。
如果这一策略得以实施,中国无疑会成为首要目标。特朗普可能通过经济遏制、科技封锁、军事威慑等手段,迫使中国减少参与国际事务,甚至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掉队”。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让中国的现代化进程遭遇重创,同时也让全球化进程受到严重阻碍。
长期来看,这种“分裂世界”的策略,不仅会加剧国际社会的对立,还可能引发新的冷战格局。而中国作为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之一,显然不会坐以待毙。
遏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
杜金的另一个观点是,美国试图通过“中立化”中国,让中国回归到过去的“自然领域”。这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就是让中国无法继续保持现代化的步伐,重新回到一个以农业和传统工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状态。
这种策略并不新鲜。近年来,美国通过“芯片联盟”、“矿产联盟”和“脱钩断链”等手段,已经开始对中国的高科技产业进行全面封锁。无论是芯片供应链的断裂,还是稀土资源的争夺,都在说明美国试图通过技术手段遏制中国的崛起。
如果特朗普继续推动这样的策略,不仅会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还可能对全球产业链造成巨大冲击。毕竟,中国是全球化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如果中国被迫“中立化”,全球经济也将陷入混乱。
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杜金提到,中国与中东、非洲、拉美等地区是“同一阵营”。这一点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中国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大幅提升了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贸易合作,中国的存在感都越来越强。
而这,正是美国最为担心的地方。如果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影响力继续扩大,美国在全球的霸权地位将受到严重挑战。因此,特朗普可能会通过外交、经济甚至军事手段,试图削弱中国在这些地区的存在。
这种做法的直接后果,就是让全球化的格局更加复杂化。中东、非洲和拉美国家可能会被迫在中美之间做出选择,而这种选择往往会带来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打压中俄合作,维持美国霸权
杜金还提到,特朗普可能会试图弱化俄罗斯的存在感,甚至让俄罗斯“被遗忘”。但这一点,并不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实际上,美国更担心的,是中俄之间的合作。
如果中国和俄罗斯能够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形成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对美国的全球霸权构成根本性的威胁。尤其是在俄乌冲突逐渐降温的情况下,俄欧关系可能会重新缓和,而这将进一步强化中俄的合作空间。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特朗普很可能会继续通过北约加强对欧洲的控制,同时对俄罗斯施加更多的经济和军事压力。
写在最后
有人说,特朗普的“中立化”战略,是对中国的一次全面试探,也是对整个世界的一次重新布局。无论是吞并格陵兰、加拿大、巴拿马,还是试图围堵中国,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是美国对全球霸权的执念。
但世界已经不是冷战时期的样子了。中国在全球化中扮演的角色,已经无法被忽视。而特朗普的“新帝国主义”野心,也终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和反对。未来的国际格局,可能会因为他的这些举动而变得更加复杂,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中国不会轻易被“中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