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楂板栗能不能一起吃?吃了会怎样?

迎梅看养护 2024-11-14 19:58:37

每当秋冬季节来临,空气中弥漫着糖炒栗子的香气,街头巷尾的栗子摊让人垂涎欲滴。

而在不远处,那一串串晶莹剔透的冰糖葫芦也正热销。

一边咬着软糯的板栗,一边含着酸甜的山楂,冬季的浪漫似乎就这样装进了嘴里。

然而,不少人也许曾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山楂和板栗不能一起吃,会在胃里生成“石头”!

这个“流言”是真是假?是不是健康的“小陷阱”?

胃石

根据2020年发表在某医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胃石的形成主要与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成分有关。

这些结石在医学上被称为胃石症,是一种因未消化的食物残渣在胃内潴留形成的团块。

胃石并不是一个单一的类别,主要分为三种类型:植物型结石、毛发型结石和混合型结石,其中植物型结石最为常见。

植物型结石:多由未消化的植物成分形成,比如鞣酸、果胶、纤维素等。鞣酸是一种在山楂等水果中常见的化合物。

毛发型结石:由毛发等难以消化的物质组成,主要见于有异食癖的儿童和青少年。

混合型结石:由多种成分混合而成,比如毛发、植物纤维等。

研究表明,山楂和板栗的结合,确实存在一定的胃结石风险。

山楂中含有较高的鞣酸,而板栗中则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膳食纤维。

当它们一同进入胃部,遇到胃酸作用后,鞣酸和蛋白质结合,形成不易消化的鞣酸蛋白沉淀。

这个沉淀物与纤维素、果胶等物质混合,逐渐积聚,时间一长,就形成了植物型胃石,这种情况尤其容易发生在空腹食用或食用量过大的时候。

板栗

很多人喜欢板栗不仅是因为它香甜软糯,还因为它有许多健康功效。

板栗富含淀粉、膳食纤维、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C。

尤其是淀粉含量较高,甚至可达到51%-60%,因此在传统观念中,板栗被誉为“千果之王”,既能补气健脾,又能强筋健骨。

而中医认为,板栗还有补肾益气的作用,对中老年人尤其有益。

但也正因如此,板栗的这些成分让它在胃中“驻留”时间较长。

膳食纤维和淀粉在消化过程中产生饱腹感,而高淀粉含量意味着它更难完全分解。

尤其是当与山楂这样富含鞣酸的水果一起食用时,胃里的消化速度可能会减缓,而消化不完全的植物纤维和鞣酸蛋白沉淀越积越多,最终就形成了胃结石。

鞣酸

山楂酸酸甜甜,正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果酸和鞣酸。

鞣酸本身具有抗氧化性,但也能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沉淀。

在医学研究中,鞣酸与胃内蛋白质发生反应生成鞣酸蛋白这一沉淀物,是导致植物型胃石的重要原因之一。

山楂除了鞣酸,还含有一定量的果胶和纤维素,这些成分进一步加剧了胃石的形成风险。

对于消化系统较弱的群体来说,如胃动力较差的老人、糖尿病患者,空腹吃山楂会增加鞣酸和蛋白质的结合,使胃石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其他容易导致胃结石的“同伙”

其实,不仅仅是山楂,柿子、黑枣等水果也富含鞣酸和果胶。

这些食物在空腹或与高蛋白食物同食时,都会加剧胃石的形成。

所以,很多医生建议,这类水果最好在饭后适量食用,避免空腹大量摄入。

此外,茶和酒也会促进胃酸分泌,使鞣酸的反应更为活跃,增加胃结石的风险。

像秋冬季节的柿子,虽然美味,但吃多了对胃黏膜也会有刺激性,尤其是对胃肠消化功能较弱的人群。

那么,怎样正确吃山楂和板栗?

为了不影响秋冬的这份“味觉享受”,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个小建议来健康食用山楂和板栗:

避免空腹食用:空腹时,胃酸浓度较高,鞣酸与蛋白质结合会更容易生成沉淀,增加胃石风险。

适量摄入:板栗虽然营养丰富,但高淀粉、高膳食纤维的特性让它不宜一次性大量摄入。

一般建议成人每日不超过10颗板栗,以避免胃肠负担。

不与高蛋白食物同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鱼、肉、螃蟹等,容易加重胃石形成,所以最好避免与富含鞣酸的山楂、柿子等食物同时食用。

选择经过脱涩处理的山楂:很多山楂制品在制作过程中经过了脱涩处理,鞣酸含量减少,这类山楂相对安全,适量食用不会对健康造成太大威胁。

健康搭配,让美味更安心

山楂和板栗固然是秋冬的经典美味,但讲究合理搭配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

比如,板栗除了可以炒食,还可以炖鸡、焖饭或者煮粥,这样既不会增加胃的负担,还能丰富饮食营养。

而山楂除了做成糖葫芦,还可以做成果茶或加入膳食中作为辅料,同样有助于消化。

适量、适时、适合的组合,才能让我们既享受美味,又能保持健康。

每一种食材都有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只要合理搭配、注意摄入量,胃石的问题完全可以避免。

今天的科普不仅是为了揭开山楂和板栗的“真相”,更是希望大家能够意识到,合理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

不妨在生活中多留意饮食习惯,尝试新的搭配方式,让美味和健康在餐桌上和谐共存。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