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8日,许光达司令员率领晋绥军区三十二团、三十六团奉命从山西省离石昼夜兼程奔赴清水河,与偏清支队及田仲、王焕光带领的县武工队,党政工作人员会合共2300余人,集结于县城南平顶山一带。在此前一天,日军已逃离县城,国民党部队抢先占据县城及其城外西、北部。晋绥军区三十二、三十六团先将城外敌人击退,又于次日击毙、生俘县城内国民党军800余名,缴获400余匹马和大量武器弹药。清水河县第一次获得解放。
1946年上半年,针对国民党的“蚕食进攻”,中共绥蒙区委、政府和军区,按照“积极防御自卫,坚持阵地,寸土必争”的方针,领导绥蒙解放区军民展开反“蚕食”斗争。县武工队、民兵大队寻机打击敌人。
蒋介石公开撕毁“双十协定”,悍然发动内战后,中共绥蒙区委、绥蒙军区根据中央制定的政治方针和军事原则,以运动战为主,游击战为辅,各个击破,打击敌人。
1946年12月29日,绥蒙军区三旅在旅长杨嘉瑞带领下,从山西省左云县向清水河进发,在平鲁与偏清支队、清水河县武工队会合,于1947年1月2日集结在清水河县城周围,向盘据在县城的国民党郭长青部发起攻击,歼灭陈增福1个团,陈增福途穷自杀,郭长青率部向北逃窜。三旅尾追于驼场村一带,再次重创郭长青部,歼灭1个团,俘敌300余人,郭长青率残部100余人逃往托克托县。7月13日,绥蒙武委会主任何鸣统率平清大队、清水河武工队、爆炸队、偏关七支队民兵参战队500余人,从平鲁出发到水泉堡,准备袭击栗兴汉部,由于分散了兵力,阵亡28人,被俘32人。
同年秋,平清大队、县大队及区游击队等武装力量,不断从长城沿线主动出击,多次挫败国民党武装力量的骚扰。在北堡二道洼、石湾子村北等地伏击国民党县一、二中队,打死打伤敌人30多名,把群众被抢的牛羊、物资截获下来,送还群众。12月23日,绥蒙军区司令员姚喆率二十二师六十四、六十五、六十六3个团从平鲁开赴清水河,引诱绥远国民党军队来援栗兴汉。国民党三十五军十五师3000余人,增援栗兴汉,双方在韭菜庄十七沟村一带展开激战,二十二师骑兵团插入敌后,毙伤敌400余人,缴获数辆十轮大卡车,一门山炮。国民党军节节败退,至天黑向清水河县城逃窜。
1948年5月,绥蒙军区决定解放清水河,派遣骑兵旅从平鲁进入清水河。5月25日,与国民党刘万春部冯子明团相遇于双台子,冯部见此逃回县城向傅作义求援。刘万春派两架飞机到县城上空助战,骑兵旅遭损失撤退。此后几天,清平独立营,县武工队等到双台子执行任务,与冯子明部遭遇,敌众我寡,情况危急,经五分区新编骑兵连营救,方才突围。9月19日,华北解放军杨成武兵团从朔县、平鲁进击清水河,敌逃窜,清水河又一次获得解放。
1949年6月8日,西北野战军第八纵队二十三师七十一团,奉命进击清水河国民党武装,七十一团与县武工队会合,包围县城。经过战斗,生俘国民党军100余名,除栗兴汉带少数敌兵溃逃外,城内敌兵全部被歼灭。13日,县内国民党力量全部肃清,清水河经历了“八进七出”的战斗,终于赢得了彻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