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山东男子辞京官照顾生病房东大娘9年,只因当年大娘借住之恩

远明读书 2024-12-24 13:56:31

2005年,山东临沂市马头镇,一位老人推开家门,惊喜却瞬间转为愤怒。

她发现,自家的高考状元儿子朱观景,竟在这个陌生的院子里做家务!

老人气得浑身发抖,右手颤抖地指着朱观景,大声质问:

“朱观景,这就是你说的在北京一切都好?你对得起我和你爹吗?我们真是太失望了!”

看到母亲,朱观景心里一阵慌乱。

面对母亲的指责,他心如刀割,却不知如何开口。

他能告诉母亲,自己辞去了安稳的公务员工作,是为了照顾这家的老人吗?

不,这个理由只会让母亲更加伤心。

苦心隐瞒了4年的秘密,随着母亲的到来,终于被揭开了。

但奇怪的是,朱观景反而感到了一种解脱,终于不用再在父母面前演戏了。

1/ subtitle

朱观景出身贫寒,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县文科状元,考入了中国人民大学。

毕业后,他留在北京,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前途一片光明。

然而,此刻的他却出现在老家的小镇,还被母亲撞了个正着。

这个消息迅速传开,引起了乡亲们的纷纷猜测。

有人说,他犯了错被单位开除。

有人说,他精神有问题。

还有人说,他是为了图这家的房子。

乡亲们越传越离谱。

无奈之下,朱观景只得说出了真相。

原来,1995年,他在郯城三中读高三时,因为学校离家太远,选择了住校。

但学校宿舍太吵,无法安心学习,他便和家人商量,和同学一起在校外租房子备考。

朱观景的父母都是农民,听到儿子的要求后,父亲毫不犹豫地敲了敲手里的烟杆,说:“那就出去租房子!”

他不懂什么大道理,但只要娃儿有志向,做家长的肯定全力支持。

为此,父亲还戒掉了多年的烟瘾。

朱观景和同学利用周末时间,四处寻找合适的房子。

然而,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要么太贵,要么太远。

正当他们垂头丧气时,在一个小巷子里,他们终于找到了理想的住处。

一位头发花白的大娘,叫住了他们,关切地问:“孩子们,遇到啥难事儿了吗?”

得知他们的来意后,大娘热情地说:“我家有空房,不嫌弃的话,就来住吧,不收钱。家里就我和孙女,你们还能陪陪我。”

这简直是意外的惊喜!

朱观景和同学欣然接受,跟着大娘参观了她的家——一座雅致清幽的四合院。

虽然略显破旧,但大娘把里里外外打扫得一尘不染。

他们迫不及待地搬了进去。

为了欢迎新成员,大娘做了一大桌美味佳肴,笑着说家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了,她特别开心。

为了让朱观景他们更自在,大娘还幽默地说:“你们搬来,真是帮了我大忙,家里多了两个小伙子,晚上我和孙女也不害怕了。”

她让他们别拘束,把这儿当家,需要什么尽管说。

相处久了,朱观景了解了大娘的故事。

2/ subtitle

大娘名叫朱学秀,67岁,和朱观景同姓,但并无亲属关系。

她的一生历经坎坷,中年丧夫,老年丧子。

大儿子车祸去世,儿媳改嫁,留下孩子由奶奶抚养。

小儿子未婚便因病离世,现在家里只有她和2岁的孙女琪琪相依为命。

朱观景他们住进来后,家里终于有了生气。

大娘带着年幼的孙女,生活清贫。

但对朱观景他们却从不吝啬,把他们当作亲孙子一样照顾。

每晚,大娘都会等他们学习完才休息,为他们准备好热水,提醒泡脚解乏。

有时,她还会做热腾腾的饺子当宵夜,温暖着他们的心。

冬天,大娘担心他们晚上睡不暖和,总是格外关照。

这样的温暖,让朱观景和同学深深感动。

他们知道,这里不仅是暂时的住处,更是他们心灵的港湾。

转眼间,1996年的夏天到了,朱观景和大娘已经亲如一家。

眼看高考临近,大娘对他们俩的管教也越来越严格。

朱观景他们想去门口的小河游泳,可朱大娘坚决堵在家门口,不让他们出去,她要为这两个孩子负责。

十年寒窗苦读,眼看就要出结果了,容不得半点差错。

朱观景带着父母和大娘的期望走进考场,这一年的辛苦,终于得到了回报。

他成为了郯城县的文科高考状元,历史单科还获得了全省第一。

填报志愿时,他慎重地选择了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

朱观景深知,这份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大娘如奶奶般的温暖和无微不至的照顾。

如果没有遇到朱大娘,他可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他在心里暗暗发誓,等工作后一定要报答大娘的恩情。

大学期间,朱大娘每次都会给朱观景100元作为路费。

2000年6月,朱观景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考上了北京市的公务员,在司法系统工作。

从一个农村娃到落户北京,朱观景实现了阶层和城市的跨越,前途一片光明。

现在自己有能力了,可以回报朱大娘的恩情了,朱观景满心欢喜。

每当发工资,他第一时间就拿出600元寄给朱大娘。

并在汇款单上留言,让她不要舍不得花,一定要把家里生活过好点。

此时的朱大娘已经71岁了,当她用颤颤巍巍的双手接过汇款单,看到朱观景的留言时,嗔怪地说:“这孩子,真是……”

2000年底,朱观景在北京偶遇一位来自马头镇的老乡,便向他打听朱大娘的情况。

老乡告诉朱观景,大娘身体很不好,经常看到她一个人拄着拐杖在街上走。

听了这话,朱观景不禁担心起老人来,毕竟孙女琪琪还年幼。

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病了,身边却无人照料。

朱观景得知后,立刻向单位请假,赶回了马头镇。

此时的朱学秀已卧床多日,身体极度虚弱。

朱观景谎称出差归来,特意来看望她,并表示要照顾几天,因为听说大娘生病了。

假期结束后,朱观景回到了北京。

但朱大娘的身影,一直萦绕在他的脑海中。

他深深担忧着,这对孤苦无依的祖孙。

那段时间,朱观景忧心忡忡,内心天平的两端分别是自己的前程与父母,以及需要帮助的朱大娘祖孙。

经过数月的纠结,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辞去北京的工作,回马头镇照顾朱大娘。

递交辞职信时,领导深感惋惜,劝他再三考虑:“照顾大娘不一定非要辞职,你可以在老家请保姆,或者多请几天假。何必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呢?更何况,朱大娘与你并无血缘关系。”

朱观景婉拒了领导的好意,坚定地说:“高三那年,如果不是大娘伸出援手,我不可能考上人大。现在她遇到困难,我必须帮忙。至于工作,我还年轻,机会多的是。”

3/ subtitle

2001年,参加工作仅一年的朱观景毅然辞职,带着书和积蓄,悄悄回到了马头镇。

为了不让朱大娘担心,他谎称是为了考研而回家备考,将大娘家视为自己的福地。

朱观景家境贫寒,全家人曾拼尽全力支持他上大学。

因此,他不敢将辞职的事告诉家里。

为了与父母联系时不露破绽,他保留了北京的手机号。

他像往常一样,定期与父母通电话,报平安,让他们不要担心。

每年春节,他都会拖着行李箱,假装从北京回来,在家住上几天。

朱观景时常庆幸自己做出了回来的决定。

有一天深夜,朱大娘在厕所突然晕倒。

朱观景发现后,立刻背起老人奔向医院。

等他满头大汗赶到医院时,天边已泛起曙光。

朱大娘住院期间,朱观景每天往返于医院和家之间,不辞辛劳。

后来,他买了辆三轮车,成了祖孙三人的出行工具。

他骑车送琪琪上学,也陪着朱大娘往返医院、家和诊所。

朱观景、朱大娘和琪琪,组成了一个特别的家庭。

他不仅辅导琪琪作业,还参加她的家长会。

家里的重活累活他全包了,还学会了做既经济又营养丰富的饭菜。

琪琪夸他做的饭,比奶奶的还好吃。

听着琪琪的笑声,看着朱大娘的笑容,朱观景也满心欢喜,觉得自己辞职回家的决定是对的。

马头镇虽小,熟人又多,朱观景总被碰到。

渐渐地,“朱观景犯错,在街上闲逛”的谣言,传到了他父母耳中。

两老十分担忧,连忙向朱观景求证。

他再三保证,是别人看错了,自己在北京,要相信他不会做丢人的事。

朱观景瞒着家人,在朱大娘家住了四年。

直到母亲找上门来,这个善意的谎言才被揭穿。

看到他为这位无血缘关系的老人付出,母亲既心疼又生气。

觉得报恩方式很多,不必拿自己的前途开玩笑。

看着母亲失望的眼神,朱观景深感愧疚,但他并不后悔。

朱大娘得知真相后,心疼地说:“观景,你糊涂啊!为了我放弃工作,这值得吗?我心里好难受。”

值得吗?朱观景觉得值得。

想当年,他每月生活费只有两块钱。

如果不是朱大娘免房租水电,还时常加餐补充营养,给予他母亲般的关怀,他怎能度过那段艰难时光?他绝对考不上中国人民大学。

在大学期间,朱大娘还资助了他1200元学费。

这几年,大娘总催他回去工作,却总说不想影响他。

其实,是他自己决定辞职考研。

朱观景的父母,被他的决心打动。

这对朴实善良的老人,没有责怪他,反而叮嘱他要好好照顾大娘,有困难就向家里求助。

这下,朱观景可以安心照顾朱大娘了。

他找同学一起,把朱家小院修缮一新,还添置了家电。

4/ subtitle

2006年,一个绝佳的工作机会,摆在了朱观景面前。

一位老同学听说他的事后,高薪邀请他到北京工作。

对于朱大娘和琪琪,朱观景打算请保姆照顾。

他找了一个看起来可靠的保姆,把大娘和琪琪托付给她。

可没想到,保姆干了不到两个月就不辞而别了。

朱观景放心不下大娘的身体,毕竟他花了五年时间,才把大娘的身体调养好,万一再发病家里没人怎么办?

于是,他向老同学道歉,毅然决然地辞了职,回到朱大娘身边。

春去秋来,朱观景把自己攒的3万元,都用在了这个家上。

还向同学借了10万元,给大娘看病买药。

在他的精心照料下,朱大娘虽然年岁渐长,但身体却越来越好。

琪琪也上了初中,能独自照顾奶奶了。

这些年,朱观景并没有停下脚步,他一直在学习。

2010年,他终于实现了对朱大娘的承诺。

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学系研究生。

但因年龄原因,被调剂到了中央民族大学。

再次回到北京的朱观景,不禁感慨万千。

毕业十年了,他的大学同学们都已功成名就,而他却在30多岁再次踏入校园,重新开始。

研究生毕业后,朱观景回到家乡,再次考取了公务员。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有决心和毅力,无论何时开始都不晚!

在临沂市兰山区法制办工作的他,不仅事业有成,还收获了一份甜蜜的爱情。

他与母校的一位女教师结为连理,育有一子,一家三口其乐融融。

朱观景还热心帮助朱大娘,为她找到了两位善良的学生借宿,并顺便照看大娘。

这份爱心,一直在传递。

无论多忙,朱观景每周都会去看望朱大娘。

为她洗衣、包饺子,陪她看病、聊天。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超越血缘的大爱。

那是责任、坚守,是一个男人的承诺。

朱大娘常夸自己晚年有福,遇到了这么孝顺的“孙子”。

有人不解,认为朱观景本可以请父母或亲戚照顾大娘。

甚至带大娘去北京,都比辞职回家照顾要好。

但朱观景总是笑而不语。

虽然辞职的决定略显冲动,但他从不后悔。

他说,山东人重情义,他也不例外。

只是这些年,他觉得自己亏欠了父母。

面对留北京当公务员还是回老家的选择,大多数人会毫不犹豫选前者。

但2001年,作为高考状元的朱观景。

在人大毕业后,却毅然放弃了北京的稳定工作,辞职回家照顾非亲非故的房东大娘,一照顾就是9年。

这一选择,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对于当初的选择,朱观景从不后悔,也不愿多言。

这些年的心酸,难以言表。

他虽错过了事业发展的黄金期,却收获了爱情、亲情和无数荣誉。

看到朱大娘安享晚年,女儿琪琪健康成长,他觉得一切都值得。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朱观景做到了!

0 阅读:0

远明读书

简介:每日分享优质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