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男子爱上野人,抛妻弃子去神农架寻找野人,要和女野人生孩子

远明读书 2024-12-23 14:14:39

如果真的在神农架发现了野人,它们把你抓走了怎么办?

面对记者的提问,满脸大胡子的探险家张金星,回答得既干脆又热情:

“如果是女性野人,我就当她的伴侣;如果是男性野人,我就做他的助手!”

然而,在外人眼中,张金星的行为早已近乎“疯狂”,但他们无法理解他的执着。

多年前,张金星毅然决然地背起背包,一头扎进了神农架的茂密丛林,发誓要找到“野人”。

为此,他放弃了国企的稳定工作,变卖了家产,甚至与妻子离婚,对孩子也疏于照顾。

支持他的人认为,寻找“野人”是一项需要付出时间、精力乃至生命的伟大事业;

而反对他的人则觉得,这是不务正业,纯粹是为了吸引眼球。

那么,张金星为何如此执着地,要舍弃一切去寻找“野人”?他中途经历了什么?最终又是否找到了呢?

1/ subtitle

生于上世纪50年代的张金星,曾当过知青,热爱学习,对外界充满好奇。

骨子里就带着一股爱闯爱拼的劲儿。

这种性格,也体现在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比如,快三十岁时,他在工作中遇到了心仪之人。

仅仅十几天后,就与对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四个月后,为了游历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不顾怀孕的妻子,拿着几百块钱就踏上了旅程。

当中国准备申请奥运会时,张金星又开启了新的征程。

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国上百个县镇进行宣传。

1993年,已近40岁的张金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过着安稳的家庭生活。

因为他再次被“野人”所吸引。

9月份,各大媒体突然报道了一则新闻:十名游客在神农架旅游时,亲眼目睹了三个“红毛野人”。

得知这个消息,张金星眼睛一亮。

连饭都顾不上吃,仔细研读了好几遍报道。

心里越发好奇:“这世上真有野人吗?”

思绪瞬间飘回童年,那时长辈总爱给我讲“野人”的故事。

带着满腔求知欲,张金星踏上了长达一年的资料搜集之旅。

他发现,从七十年代起,国内就有考察队研究“野人”。

还收集到红、黄棕、白等多种颜色的毛发。

期间,张金星又读到了英国生物学家珍妮·古道尔的事迹。

她孤身前往非洲肯尼亚进行动物研究,当时外界对她的行为充满质疑。

甚至断言,她无法在那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中坚持三个月。

然而,珍妮·古道尔不仅做到了,还取得了重大发现。

剑桥大学,还授予她学士学位。

这些故事,让张金星原本犹豫的心更加坚定。

他发誓,要做中国的“男版古道尔”,揭开神农架“野人”之谜!

2/ subtitle

下定决心后,张金星毅然辞掉工作,向家人坦露心声。

不出所料,这一想法遭到强烈反对:“你非要这么做,就别再回这个家!”

妻子伤心提出离婚,张金星平静接受。

1994年7月,张金星带着从亲戚朋友处借来的几万块钱,从山西坐火车到北京,申请前往神农架寻找“野人”。

起初,相关部门委婉拒绝了他的请求。

但张金星没有放弃,不断强调野人研究的重要性,表达自己的决心。

终于,在10月份,他赢得了领导和专家的支持。

在众人面前,他豪迈宣誓:“不解开神农架‘野人’之谜,我誓不出山!”

同年11月5日,张金星变卖了房产和家中所有值钱物品。

他带着全部行装,毅然踏入了神农架原始森林的怀抱。

初入山林,他略感不适,只能栖身于简陋的帐篷。

食物匮乏,每日仅有一餐果腹。

饥饿难耐时,他便四处探寻,摘些野果,挖点野菜充饥。

树叶掩映下的天空,与不知源头的鸟鸣兽吼,常让他夜不能寐。

这数月间,他深刻体会到了野外生存的艰辛。

但比起恐惧,他心中更多的是对这片未知的好奇——连飞禽走兽都鲜少踏足,不正是野人理想的栖息地吗?他们何时会出现呢?

次年一月,张金星肩扛数十公斤重的野营装备,勇攀海拔2428米的老虎顶。

这里,曾流传着“野人”与“水怪”的传说。

抵达山顶,他首先感受到的是一片死寂。

尤其在白雪皑皑的严冬,寻找野人的难度更是倍增。

更危险的是,此地常有野兽出没。

一次探险中,他发现了一堆粪便,顺迹找到了一个幽深的山洞。

猜想天冷时野人可能会藏身于此,他毫不犹豫地抓住树枝,攀进了山洞。

可刚站稳脚跟,山洞深处就传来阵阵低沉的咆哮。

张金星心跳加速,正欲转身逃离,一只黑熊已张开血盆大口,凶猛扑来。

他挥舞树枝抵挡,却敌不过野兽的蛮力,脸上不幸挨了一击。

危急关头,张金星大吼一声。

趁着黑熊愣神的瞬间,迅速逃出山洞。

生怕黑熊追击,他拼尽全力,沿河狂奔两里多路。

直到确认安全,才敢停下脚步喘息。

他喘着粗气,斜靠在树边,头上冒出不少汗。

正准备用手擦汗时,脸上却传来阵阵疼痛感——是刚才与黑熊搏斗时被抓伤的,伤口还在流血。

张金星顾不上止血,稍作平复后,便准备起身回帐篷。

可走了一会儿,他发现一个重要问题:自己似乎走进了“迷魂淌”,一直找不到出口。

这里山包众多,方向极难分辨。

刚经历了惊险一幕,现在又困在山中,张金星不禁暗自懊恼。

为了尽快走出去,他忍着寒风,在各个山包间来回穿梭,却仍旧找不到出路。

整整三天,张金星又饿又困。

有时累得躺在雪地里,甚至想放弃,干脆死在这里算了。

但每当快要失去意识时,耳边呼啸的狂风又会将他唤醒。

清醒后,他抓起旁边的苔藓,和着雪水吃进嘴里,勉强保住了性命。

有了些力气,他便拖着沉重的身体,朝一处山坪走去。

迷迷糊糊间,张金星看到前方站着一条狗。

像是找到了救命稻草,他猛地扑上去,紧拽着狗尾巴不松手。

紧接着,他就昏死了过去。

醒来时,张金星才发现,救自己的是善心的村民。

这次经历极其惊险,差点让他丢了命。

换成别人,恐怕早就知难而退了,但张金星很执著。

他觉得自己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时间、精力和血汗,绝不能轻易放弃。

身体好转后,他继续留在山上找寻野人。

张金星在神农架待了一年半的时间,时常面临各种危险:

毒虫的叮咬、与野兽的对抗,甚至不小心从悬崖上跌落。

他得学会,自己给自己动手术。

在那段时间里,张金星虽然掌握了不少野外生存技巧。

但每天背着设备,在茂密的丛林里徒步十几公里,风吹日晒,皮肤早已晒得黝黑。

加上,他之前为了表明决心蓄起的胡子。

如今已又长又白,头发也有一尺多长。

张金星,已然活成了“野人”模样。

3/ subtitle

1996年,当他下山去北京汇报时,一身破烂的模样,引得路人惊叹不已。

许多旅店还因害怕而不敢接待他。

对此,张金星有些哭笑不得,还写了一首诗自嘲:

“不觉离世一年半,面容惨淡人语难;世人疑是野人到,拒之门外不留情。”

久违的外界生活,张金星有许多要事待办,首要任务是筹钱。

探险不仅需要时间,更需金钱。

之前,他已变卖家产支持事业,现在资金所剩无几。

去北京前,他还得赶紧把考察报告打印出来。

幸运的是,张金星的家人愿意伸出援手,特别是他的前妻。

得知他的困境后,前妻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五百块的工资。

临行前,她又凑了一千多块作为路费。

更让张金星感动的是,正在上初中的儿子听说他回来,还攒了十块钱送给他。

家人的鼓励,让张金星既感激又愧疚,这些年他们确实不容易。

然而,当“亲人”与“野人”的选择摆在面前时,张金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

他始终觉得自己肩负着使命,仿佛上天让他来到这个世界,就是为了寻找“野人”。

为了人类的科学事业,牺牲小家又算得了什么?

无论如何,他都要坚强地活下去,揭开这一自然之谜。

抱定信念,张金星坚持不懈。

很快,他的故事就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

为了助力他探寻“野人”,众多机构和相关部门纷纷伸出援手,提供资金支持。

众多记者也慕名而来,争相采访他。

最常问的问题便是:“野人真的存在吗?”

张金星总是坚定地回答:“当然!”

他走访了十几个乡镇,调查了上千名当地人,并结合实地考察,发现了多处“野人”的栖息地、脚印和毛发。

他甚至亲眼见过“野人”的踪迹,只是尚未公开这些资料。

因此,外界对张金星的说法多持怀疑态度,有人不解:“为何不用一张照片来证明一切?”

对此,张金星解释,他不愿打扰“野人”的生活,且还需更多时间来深入研究。

此后的二十多年里,他多次重返神农架,每次新发现都让他欣喜若狂。

期间,他经历了两段婚姻。

但都因无法忍受深山的孤独而告终。

毕竟,在深山中,孤独是常态。

为了探寻“野人”,张金星从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变成了六旬老人。

如今,他减少了上山次数,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自己开办的野人博物馆上。

有人问他是否会放弃,他坚定地说:“只要野人一天没找到,它就仍有存在的可能。”

0 阅读:1

远明读书

简介:每日分享优质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