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的一个普通日子,肖新槐在家里忙农活,突然接到了一个意外的命令:马上去北京,参加授衔仪式。这让肖新槐感到非常意外,因为他已经退役了,没有在军队里担任任何职位,怎么会被叫去授衔呢?
送信的人解释说,是朱德、彭德怀和陈毅三位首长特别提名要给他授衔的。听到这个消息,肖新槐心里充满了激动,立刻准备动身去北京。那么,肖新槐为什么离开了军队?这些领导人为什么坚持要给他授衔?最终,他被授予了什么军衔呢?
1909年12月28日,肖新槐出生在宜章县上石村的一个穷苦农家,家里穷得叮当响,除了床和碗筷,几乎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尽管家境贫寒,但作为家中最小的男孩,肖新槐被家人寄予厚望,父母省吃俭用让他读了一年半的私塾。后来,军阀占领了湖南,农民的生活变得更加困苦,肖家再也无力供他继续读书,肖新槐只好跟着父亲和哥哥上山砍柴。维持一家人的生计。如果柴火卖不出去,家里就得挨饿,甚至还会遭到父母的责骂。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肖新槐心中渐渐萌生了参军的念头。
肖新槐在17岁那年,偶然得知县城正在招募农民自卫军的消息,这让他心中燃起了希望。他决定加入这支队伍,于是告别了家人,背上了农村常用的梭镖,踏上了20里山路,前往县城。这段旅程是他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加入农民自卫军后,肖新槐开始接触到了马列主义的思想,这些新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他。他积极参与了打击地主、分配土地等革命活动,然而,随着“马日事变”的发生,肖新槐不得不逃亡到汝城和韶关地区,以躲避国民党的追捕,第二年一月,他回到家乡,参加了湘南起义,并跟随宜章的工农军一起上了井冈山。
肖新槐因其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迅速从一名普通士兵晋升为红军的高级干部,担任过红军团长和师长等重要职务。长征结束后,他先是在抗日红军大学(抗大)深造,随后投身于抗日战争的洪流之中。
在抗日战争期间,肖新槐担任了多个职务,包括山西新军军官教导第9团军事教官组组长、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第4纵队训练部部长、八路军120师独立2支队司令员、第3纵队第6支队兼冀中第十军分区参谋长以及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参谋长等。他的军事才能和领导能力在抗日战争中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特别是在雄县神堂战役中,他指挥的部队以少胜多,成功击退了日军的进攻。
在解放战争中,肖新槐坚守在晋察冀地区,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第6纵队的副司令员。他参与指挥了清风店、太原等关键战役,取得了辉煌的战绩,消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当平津战役胜利结束后,肖新槐并没有随大部队南下继续作战,而是留在了天津和唐山一带。他在那里一方面加紧部队的训练工作,提高战斗力;另一方面,他组织部队生产军需物资,为前线的战友们提供后勤保障。
新中国刚成立不久,肖新槐就被赋予了重要的职责,成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6军的军长,还兼任天津警备司令。正当国家开始从战争转向和平建设的时候,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突然升级,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爆发,战事迅速逼近中国的东北边境。
肖新槐也率部作为战役预备队入朝作战。虽然在入朝之初,他率领的66军由于不熟悉地形等原因,未能完成首战任务,但在之后的战役中却越打越好,圆满完成了上级交待的各项战斗任务。
1951年,肖新槐奉命率部队回国休整,1954年,他被任命为山西省军区司令员,但由于长期征战带来的伤病,他无法正常工作,到了1955年5月,组织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决定免去他的一切职务,让他回家休养,这期间,他拒绝了上级为他配备的警卫班,只留了一支手枪自卫。
在1955年的大授衔中,按照当时的规定,无军职者原则上不能参与授衔。尽管他当时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肖新槐的贡献并没有被忽视。朱德、彭德怀、陈毅等领导人仍然记得他为国家和抗美援朝战争所做的贡献。因此,他们指示在授衔名单中一定要有肖新槐,朱老总更是亲自出面,特别强调了肖新槐的名字必须出现在授衔名单上。
1955年9月的授衔典礼上,肖新槐尽管没有担任任何军队或地方的职务,依然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这种情况在当时是相当罕见的, 在授衔的那一刻,肖新槐站在台上,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对共和国的深厚情感和忠诚,这一刻,他以一种特别的方式,接受了属于他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