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养儿防老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有人说,你不管我小,我不养你老。
有人说,婆婆没有义务帮儿媳妇带孩子,儿媳妇也没有义务给婆婆养老。
嘴硬的婆婆说,我有儿子女儿,我指望儿子女儿养老。
可往往到了最后,嘴硬的婆婆就会发现,儿子女儿再孝顺,最后能指望的还是儿媳妇养老。
因为不待见儿媳妇,因为看不起儿媳妇的农村出身,钟阿姨和儿媳妇吵了一辈子。
在钟阿姨看来,儿媳妇高攀了自己的儿子,理所当然要低声下气伺候家里人。
儿媳妇是个强势又硬气的人,婆婆看不起,那她也就没有拿婆家分文,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打拼买房买车养孩子。
儿媳妇不阻拦钟阿姨去看孩子,也不曾挑拨离间婆孙的关系,在她看来,上一辈人的恩怨,不应该牵扯到孩子身上。
有了孩子的牵绊和调和,钟阿姨和儿媳妇的关系也日渐缓和了起来。钟阿姨硬塞给儿媳妇的钱,她也肯收下了。
而儿媳妇别别扭扭买的衣服,钟阿姨也乐意穿出来,还逢人就说是自己的儿媳妇买的,好看吧。
等钟阿姨生病住院后,儿子在外地出差,女儿被家庭和孩子绊住了脚,没办法来照顾她。
唯独那个强势的儿媳妇,请了几天假,不声不响就来陪床,直到钟阿姨康复出院。
直到此刻,钟阿姨才明白,儿媳妇再强势霸道,但她内心却依旧柔软,哪怕她是看在儿子的面子上照顾自己,可那也算是儿媳妇的一片孝心。
年轻时宋阿姨和儿媳妇就不对付,儿媳妇总是认为她偏心。
但大儿子又特别孝顺,宋阿姨就总是有恃无恐,认为儿媳妇再如何不满,儿子也不会不管她。
于是年轻时,身体好的宋阿姨就总是肆无忌惮,任性妄为,想怎么偏心就怎么偏心,谁也管不着她。
直到她年纪上来,并开始各种陆陆续续生病住院后,宋阿姨才明白,自己越是偏心的那个孩子,就越是不孝顺。
反而是平日里冷淡疏忽的那个孩子,却往往会给你意外之喜。
宋阿姨在医院住院,刚开始老二媳妇还来照看两天。
可到了第三天,她就借口孩子没人带溜走了,把宋阿姨全都推给了老大媳妇。
老大媳妇人来是来了,但嘴巴却一直没停过,不断地念叨宋阿姨偏心,现在也算是自作自受。
老大媳妇一边抱怨,一边又手脚麻利地照顾宋阿姨吃喝拉撒以及各种检查。
看着刀子嘴豆腐心的老大媳妇,嘴硬的宋阿姨终究还是被感动了。
她决定,等自己出院后,就把自己手里的存款和名下的房子全都给老大媳妇,以后她就赖定老大媳妇了。
很多婆婆年轻时,身强体壮,能跑能跳,总是各种挑衅儿媳妇,偏心自己喜欢的那个儿媳妇。
可到头来,很多婆婆却又不得不承认,自己越是偏心谁,谁就越是不孝,反而是那个自己一向看不起的儿媳妇,却往往会默默守护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