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完孩子的第一天,我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看着针锋相对的娘家妈和婆家妈,心里五味杂陈。
这是一个关于亲情与金钱的经历,现实却又纠结复杂。
谁都没有错,谁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偏偏却差点反目成仇。
我怀孕八个月的时候,妈妈说自己单位严查考勤,一时半会请不到假照顾我的月子。
妈妈对我又心疼又愧疚,就拿出了2万块钱,让我请个月嫂,千万别亏待了自己。
我知道妈妈是个讲究的人,虽然她没办法亲自照顾我月子,但她早就在小区业主群里,到处打听金牌月嫂。
我知道她是为我好,可每次老公跟我软磨硬泡,说他妈妈还在老家种地,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
与其便宜了别人,还不如把钱给他妈妈,让他妈妈来照顾我月子。
又是熟人,又是家人,肯定要比所谓的金牌月嫂专业和贴心。
我不置可否,却也拗不过老公的软磨硬泡,终究还是点头答应了下来。
只是为了婆婆的颜面和自尊,我跟妈妈还是撒谎了,说我婆婆要亲自伺候我月子,月嫂就没必要请了。
妈妈有些诧异,但她也知道我从小脾气就倔,认准的事情轻易不会改变,只是叮嘱了我几句就不再提。
婆婆来家里的那天,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碎花衬衫,提着一个半旧的行李箱。
婆婆一来,老公就偷偷把2万块钱塞到她手里。婆婆有些拘谨,说要把钱还回给我们,老公却强行塞进她的包里,”妈,这笔钱就当是我们给你开的工资。“
给完钱,老公又千叮咛万嘱咐婆婆要好生照顾好我的月子,千万不要出了岔子。
婆婆点头如捣蒜,还拍着胸脯保证会照顾好我的月子。
然而,婆婆的保证,并不能证明什么,而且我也过于高估了婆婆的能力。
婆婆虽然尽心尽力,但她确实对现代的月子护理知识一窍不通。
她还是按照老一套的方式来:不让我洗头,说怕进风,以后头疼;不让我用纸尿裤,说用衣服做成的尿布,透气又省钱;不让我起床,要时时刻刻躺着,说怕我子宫下垂,以后落下月子病。
婆婆这一系列关怀的举动,看似贴心,但却让我有苦难言。
三五天不洗头发,我勉强能忍受,但十天半个月也不让我洗头发,油腻腻的头发一捋一捋地耷拉在头顶上,让我觉得浑身不爽利。
而且纸尿裤不给用,用老旧衣服做成的尿布,细菌多不说,也会摩擦宝宝的皮肤,让宝宝不舒服,各种闹腾。
可我怎么跟婆婆沟通,她就是不听劝,还一意孤行地说,我们老一辈的人都是这样坐月子带孩子,孩子不也长大成人成才了吗?就你矫情多事。
妈妈本就有洁癖,对个人卫生尤其在意和关注。在她来看我的时候,发现我头发油腻,脸色蜡黄,宝宝总是哼哼唧唧,她当场就不高兴了:“你婆婆怎么回事?连最基本的护理都做不好?”
我支支吾吾找借口,说可能是婆婆经济不足,一个人又要照顾产妇又要照顾婴儿,手忙脚乱,顾不过来。
我想帮婆婆掩饰一二,毕竟同意婆婆来照顾月子的是我,给钱婆婆来照顾月子的也是我。如果妈妈发现我的月子压根没做好,我岂不是自打耳光。
但事情还是在妈妈解开宝宝的尿布后暴露了,看着自己的小外孙依旧用着旧衣服做的尿布,连屁股底下都磨红了一大片后,妈妈心疼地倒抽了一口凉气。
妈妈的脸色很难看,婆婆站在旁边,却理直气壮地说,我们农村人就爱用旧衣服做的尿布,透气又省钱,脏了洗洗还能再用。亲家母,你也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就别大惊小怪了。
“你这是拿我女儿和外孙的身体开玩笑!”妈妈气得直发抖,“我女儿月子没坐好,落下病根,可是要害了她一辈子呢。我女儿给了你两万,你就这样照顾他们两母子吗?”
婆婆依旧坚持自己没错,说她也是心疼自己的儿子一个人挣钱辛苦。我躺在床上,看着两位长辈剑拔弩张的样子,心里五味杂陈。
我不是没想过和婆婆争取,可婆婆为人固执又强势,坚持要用她的那套方法来照顾产妇喝婴儿,还说自己生了2个孩子,也都是这么带过来的。
最后还是老公出面,说另外再请个月嫂回家,协助婆婆照顾我。可我妈一口回绝了,让老公把婆婆送回老家,别在这里对月嫂指手画脚了,让我闺女左右为难。
这下可好了,婆婆的脸拉得老长,说我妈管得真宽,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我妈的亲孙子。
而我妈不屑于跟婆婆吵架,反而觉得我是恋爱脑上身,一个独生女非要嫁给农村凤凰男也就罢了,居然还想花2万请婆婆伺候月子,也不怕婆婆克扣我。
两位妈妈都不高兴,都认为对方无理取闹。我妈觉得我不识好歹,给了我钱还给自己招惹这摊子事。婆婆觉得我和我妈矫情,看不起农村人。
现在想想,如果时光能倒流,我一定不会做出这种利己不利人的事。哪怕老公恳求我,我也不能心软让他把婆婆接来给我坐月子。
婆婆霸气地甩回2万块钱,气鼓鼓地离开了,临走时还叮嘱老公不能改掉孙子的姓氏,否则跟他没完。
妈妈听完,脸都黑了下来,婆婆这句话,不就是说给我和我妈妈听的吗?
我还想跟妈妈撒撒娇,缓和下气氛,结果妈妈却拿着2万块钱,径直走了,还赌气地说,既然你们不稀罕这2万块钱,自己主意也大,那就自己照顾月子和孩子吧。
看着妈妈生气离开,我和老公都深深叹了一口气。我妈本就看不起老公这个凤凰男,如今因为坐月子的事情,妈妈就更是对老公印象变得更差了。
大家说,我当初的选择对吗?如果是你,你会如何妥善处理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