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17日,上午。
第三军分区敌后武工队队员刘庆力化装成附近的村民,来到陇海铁路八义集东段的日伪军据点,打着给伪军小队长赵一鸣送粮食的名义,进入敌人据点内部进行侦查。
刚开始一切顺利,然而,当他经过一个碉堡口的时候,突然身后的一名伪军叫住了他。
“干什么的?探头探脑,鬼鬼祟祟的。”那名伪军走到刘庆力的面前,对他上下打量了一番之后,盘问了起来。
刘庆力将进据点时的说辞,再次搬出来了一遍,说是给赵队长送粮食。
对方听罢,点了点头,随后和声和气地对刘庆力说,“赵队长今天下乡去了,临走时候提起送粮食这件事儿了,让你直接送到他二舅家,说是你也知道那地方。”
刘庆力哪晓得赵一鸣二舅家在哪儿,可话都说到这个地步了,自己再说不知道肯定也不行,因此,他也只好硬着头皮,含糊地点头答应着。
然而,下一刻,那名伪军便脸色一变,登时掏出了枪,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刘庆力。
“赵队长今天哪儿也没去,而且他也没有什么二舅,你是新四军那边的吧?”对方狞笑道,身旁几名伪军见状也随即围了上来。
刘庆力不幸被捕了。
当晚,刘庆力被敌人施了重刑,敌人想要从他嘴里掏出一些有用的东西,却最终无奈地放弃了,眼前这个人简直是用钢铁铸的,不管怎么折磨、毒打,一句话也不肯说。
“剥了他的皮。”临近天明,赵一鸣站起身,狠狠地摔门走了出去。
随后,赵一鸣被伪军残忍杀害,尸体按照赵一鸣的吩咐,随后被大剌剌地丢在伪军据点北面二三十米的空地之上,由三名伪军日夜看守着。
敌人的用意很明显,就是故意刺激地方抗日力量,看对方敢不敢来冒险,敢来的话,则设好陷阱,届时将之一网打尽。
“不行,今晚再去一趟,无论如何也要将老刘的遗体抢回来。”武工队员李仰斋重重地拍了下桌案,恨恨地说道。
这两天,李仰斋领着几名武工队员在敌人的据点附近不停转悠,众人原本想着趁敌方看守不注意,抬起刘庆力的遗体便跑。
然而随后,李仰斋便看到附近十来米远的那个碉堡,机枪口位置正对着的地方,正是敌人放置尸体的方向。
他就立即明白了,这个时候,一定有一柄枪,正阴险地锁控着那个地方,只等他们现身去抢。
白天是肯定不成了,只能晚上去试试。
队长武永传点了点头,他对李仰斋道:
“你尽管去,我去联系附近的民兵,咱们合在一起,今晚抢不回老李的遗体,说什么也把他的据点给打下来。”
当晚,李仰斋领着两名队员,来到了据点附近的草丛之间。三人试了几次,每次都是快到对方近前,却被敌人察觉出异样,站起身来巡视,使得己方不得不赶紧退了回去。
怎么办?
正当几人一筹莫展之时,敌人突然大喊了一声:
“谁?”
随后几道手电光同时照向了不远的一处草丛间,李仰斋等人俯身探看,只见草丛之中,一片棕黄色毛茸茸的模样,对面的伪军看清之后,顿时熄灭了手电。
“这不是咱队长养的那条大黄狗嘛,老张,你看你这胆子,大惊小怪的。”
几名伪军随即再次坐了下来,眯着眼打瞌睡。
“有办法了,”沉吟了片刻,李仰斋突然想到了一个主意,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块肉块,这块肉是自己原先准备着防止附近犬吠,以免被敌人发现所预备的。
这个时候倒是派上用场了。
李仰斋将肉块用绳子系好,随即扔向了黄狗的方向,那条黄狗很快闻到肉香,随后便跟着绳索的拉缩方向,最终来到了李仰斋等人的面前。
还没等黄狗反应过来,李仰斋便掏出匕首,一刀捅进了黄狗的脖颈之内,这狗挣扎了几下,便一命呜呼了。
李仰斋等人随后将黄狗剥皮,将狗肉扔在一旁。众人之间,李仰斋的身材较小,随后他便将狗皮披在身上,再次匍匐在草丛之间,向着刘庆力的遗体方向爬去。
和前几次一样,快到跟前的时候,一名伪军听到窸窣声响,再次起身,当他将手电照向李仰斋所在的草丛之时,那毛茸茸的黄色,令其旋即便灭了手电。
“还是那条狗。”那名伪军坐了下来,不再在意那边的动静。
趁着敌人不注意,李仰斋将绳子悄悄套在了刘庆力的脚脖子上,心里低声喊道:
“老刘,俺们来接你回家。”
随后李仰斋顺绳退身而去,再次潜回与众人汇合,几人蹲在附近的草丛中,缓慢地开始拉着绳索。刘庆力的遗体,一点点地移动着,几名伪军虽在近前,却丝毫没有察觉到,刘庆力的尸体正缓缓地移动着。
“慢点,再慢点儿。”
李仰斋低声吩咐着,一方面他怕敌人发现,一方面从他内心来讲,他怕拉伤了刘庆力的遗体。
然而,正当他们满心希冀地准备迎回刘庆力的遗体之时,一声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轰然响起。
随后,碉堡内便响起了一阵如同爆豆般的枪声,密集的子弹,瞬间如雨般射向刘庆力的遗体。
“糟了!敌人太阴险了。”李仰斋拍着大腿,也顾不上隐蔽,快速与众人一起,合力将刘庆力的遗体拉了回来。
随后,顾不上太多,李仰斋将遗体搭起背上,便快速向着后面撤去。
“追!抓活的!”
只见赵一鸣领着一队日伪军迅速奔出据点,他在刘庆力尸体之下埋了个地雷,拉绳就跟刘庆力衣服绑在一起。自己费了这么大的劲儿,就是为了引出附近的抗日分子,借此将之一网打尽。
赵一鸣原本以为来的也就是前面这一两个人,因此招呼着据点儿内的所有伪军倾巢而出,想要活捉李仰斋等人。
然而,还没等他们跑多远,旁边的树丛、土石之间却陡然射出了一蓬密集的弹雨,追出来的伪军顿时被打得乱成一片。
“糟了,有埋伏!”
赵一鸣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设坑最终还把自己给埋了,对方竟然也设了埋伏。仓皇狼狈的他,登时掉头便准备回据点躲避,却没想到,此时,回去的路已经被武工队队长带人给断掉了。
当晚,埋伏在据点附近的武工队、附近民兵大队将一众伪军团团围住,经过激烈的战斗之后,伪军头目赵一鸣被当场击毙,我方顺势拔掉了敌人设于此处的这座据点。
此战之后,李仰斋本人被记二等功一次。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223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下面合集内的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宿迁文史资料》,杨修银口述
武工队好像都在华北山东抗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