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于网络
早晨看到一个标题,“给钱都行,就是不想带孩子”。还看到一个标题,“钱和时间都是我的”。最近看这一类的帖子不少,都是评论父母退休后是否帮助儿女的事,赞成的,反对的,莫衷一是。我的观点就在我的标题上,老人的退休生活,还是尊重自己的意愿为好。儿女不要强求老人,老人也不要强求自己。
我和很多老人可能不同,我喜欢孩子,带孩子是我高兴做的事,我还喜欢在经济上帮助孩子。我常常问朋友们这样一句话:是不是到了这个年龄的人都喜欢孩子。我不仅喜欢自家的孩子,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我也喜欢。甚至我觉得调皮有调皮的可爱,乖巧有乖巧的可爱。正因如此,退休后,我拒绝一切返聘,坚定地选择帮我女儿带孩子。
每天买菜做饭,安排家里的生活,都是我自觉自愿地掏钱。我甚至没有想过应该不应该的事。
看到亲家给他儿子安排的房子有点小,我购了处大点的房子,直接购在女儿的名下,给女儿女婿讲明了。如果我们老俩口还在,这是我们的养老房。走了,不用过户这就是他们的。甚至我没有退休时在武汉购的一处写字楼,我也是直接购在女儿的名下。给女儿说明了,将来就是我和她妈给她的遗产。
女儿女婿并不依靠我们的支持生活,他们都是大学教师,收入都还不错。现在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就和我生活在一起,我是觉察不出有什么矛盾。外孙女都已经十岁了,已经到小学四年级了。外孙女上小学前请了一个保姆,上小学后就没有再请人了。刚开始上学是我在接送。三年级的时候我觉得早晨上学路上的车太多太拥挤,我怕出事故,就让女婿每天早晨送孩子,下午放学我接孩子。就一直这样到现在。
当然,朋友们可能以为我这就是成天围着孩子转吧?还真不是,我的爱好和想做的事并没有耽误。我喜欢写作,我还是某平台的兼职讲师。每年我还和朋友们出去自驾游三五次。每星期我还到湖边钓三五次鱼。
朋友们可以看看我每天的日程安排。早晨6点起床,洗漱完后,烧好开水,泡好茶,服用老伴为我准备的各种保健药(说明一下,我老伴是医生,还在返聘,一直在老家)。煮上中午要吃的稀饭。然后开始我的写作和时评。7点10分,外孙女起床,她梳洗和准备牛奶早点等大约十分钟,7点20他们父女出门上学和上班。我一直写到8点30,吃自己早就备好的早点。现在市场上预制早点各色各样都有,我一般都自备在家里。中午11点半,我和女儿一起吃稀饭、包子,各种小菜。这个花色品种可以不断地变化,这就是午饭。如果我今天想钓鱼,那开着车就出门了。女儿收拾碗筷。在门前湖边我会钓到下午4点半收杆,因为外孙女是5点半放学,接她放学要走12公里,这时路上车和人都较少。在接她放学的路上,我顺路在南湖菜场把早已计划好的菜卖好。到学校接到外孙女后回到家大约5点50或是6点。外孙女自己做作业,我准备晚饭。晚饭我们家吃得隆重一些,一般都是四菜一汤,荤素搭配。吃完饭,女儿收拾碗筷清洗归置。如果我觉得吃多了我会在小区里走走,一般也就开始我在网上的写作和讲课。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我一般准时10点上床睡觉。
朋友们会不会以为我一点娱乐也没有?我有娱乐,有时写和讲的间隙,我会在网上打两手麻将,或是下盘围棋。
如果我出去自驾游时,他们小家的吃喝就在学校食堂解决,有时女儿有时间了高兴了也会自己做。
这样的日子,过得有条不紊,我觉得很好。
但这样的日子是不是所有老人都觉得很好呢,不一定。很多老人就说他们过不了这样的日子。他们认为孤独寂寞。有时我也会偶尔关顾早餐店,看到里面的老年朋友们吆五喝六呼朋唤友地喝着早酒,聊得热火朝天。这也是一种生活,他们喜欢这样的生活就过这样 的生活,也很好。社区的茶馆里打麻将的,喝茶聊天的,总是热热闹闹,这也是平常百姓的生活。这些老人的生活都体现了富足和安逸。当然好。
我有一个铁友,他说他特佩服我。要静能立马静下来,要动也能立马动得起来。他说他过不了这样的日子。我也是觉得他肯定过不了我这样的日子。他老伴到昆明帮女儿带孩子后就一直不回老家了。而他只是每年最冷或是最热的时候去昆明呆两个月。就自己回到老家的县城生活。他比较适应有朋友围着的日子,但在昆明没有老家的这些朋友们他过不了。有两次他一到昆明就生病住院了,一回到老家就好了。我问他不可能老这样分着吧,总有不能动的一天,到那时怎么办呢?他回说到时再说吧。应该是过一天算一天的心态。
在乡下我也有一些老年朋友,他们都在帮着儿女带孩子。他们并没有城市老人的这种自主和自由。他们或者是儿女认为老人就应该带孙辈的,也有自己认为应该帮帮儿女的。说到根子上一点,乡下老人们没有城市老人的这种经济自由,当然也就没有了生活的自主了。我在《都84了,再健旺也该休息了》的帖子中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客观一点说,中国目前的情况,绝大部分老人是选择不了自己想要的生活的。三个因素左右了绝大部分老人的生活。摆在第一位的是传统观念,老人帮儿女,老人带孩子很多都是传统观念所致。不帮儿女、不带孩子会受到不应有的指责。第二位的原因是经济,如果老人没有经济自由,谈何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这个事实说明了可能有些残酷。儿女与父母之间的养小和养老在相当多人的眼中就是一种利益交换。我们经常在家庭成员的吵架中就能听到这样的语言,而且这也是现实。第三位的原因是情感。更多的情况是老人割舍不下儿女,不计代价不计回报地帮着儿女以求得自己的心理安逸。
在我所见的父母中,真正不帮儿女的真是少之又少,我真是很佩服这些父母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