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七天假,10月6日,朋友邀我来到洪湖边上的一个小镇,它的名字叫桥市。说是市其实就是监利市下属的一个小镇,紧靠洪湖。
视频中的这位老人今年84岁,他本不是这个镇上的人,他原是个渔民,在洪湖里以打渔养鱼为生,在洪湖上漂泊了一辈子。但洪湖被定为自然保护区后,他们这些生活在船上以湖为生的人,就被当地政府就近安排在这个镇上定居了。
老人引起我的注意是他低垂得不能低的腰,但他仍然在奋力推着一辆渣土车在填埋着渣土,然后再用铁锹铲平。
趁他抬头稍事休息的时候,我和老人招呼,问他今年高寿,他回答我说84了。我竖起了大拇指,夸奖他84了还能干这样的重体力,身体真好!
但老人摇了摇头说,不行了,但还不得不做。他反问我,不做吃什么?
我也是半玩笑半认真地说,儿女养啊。老人又摇了摇头,一年到头,面都难见着。他养我?谁养他的儿女呀?
我又问老人,没有养老保险吗?
老人说,他们从湖里上岸就已经过了投保的年限,那时也不懂这些,等到知道了一些道理,时间又过去了。现在就只能自己靠自己了,等不能动了再说。
还笑着和我说,真到了不得动的时候,就自己爬到水里去算了。
我一时语塞。是啊,84岁的老人,等他上岸时至少在60以上了,哪有保险公司来承这个险?事实也是,当地的渔民有几个知道投养老保险的,等到真正需要养的时候,一切都成了过去时。
是啊,谁来养这批从湖里上岸的老人?说他们没有投保?还是说他们不懂现代社会的运行?但他们从娘胎里开始就过着他们熟悉的生活。他们生活的改变是社会改变的。该怨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