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为何无缘元帅军衔?上将钟期光一段回忆,道出重要原因

新新史界 2025-02-13 14:25:31

粟裕是否应该被授予元帅军衔?

这是一个自1955年大授衔起,直到今日仍颇具争议的问题。

有不少人觉得粟裕虽然战功极著,但毕竟资历较浅,终究突破不了帅与将之间的桎梏。

也有观点认为,粟裕未被授予元帅,主要是由于个人太过谦逊,在解放时期主动辞“帅”,甘当配角,导致一步慢、步步慢,最终无缘元帅军衔。

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一,空缺的华中司令

抗战结束后,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幌子,逐步蚕食我军根据地。

眼见敌人步步紧逼,毛主席提出了“向南防御、向北发展”的战略决策,要求各地抽调精锐抢占东北,并加强西北、华北的军事力量。

同时,为了避免长江以南的根据地陷入“兵少粮缺、孤立无援”的绝境,毛主席从全局考量,果断命令长江以南的新四军部队立即转移到江北一带,组建华中军区。

军区建好了,紧接着就来了一个大难题:谁来当这个军区司令呢?

当时,国内共有七个大军区,唯有华中军区地处南京脚下,距离国民党首都太近,而且军区兵力满打满算也才四、五万人。

兵力不足,位置又险,稍有不慎就可能重蹈新四军覆辙,因此军区司令人选至关重要。

慎重之下,中央致电华中局,询问华中几位负责人的意见。

二,饶书记力荐粟裕

1945年10月6日,华中局饶书记、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等人联名上电军委,提议由粟裕出任军区司令,统管全军。

同时,饶书记还建议由邓子恢担任政委、谭震林任政治部主、宋时轮任参谋长,为粟裕打造了一套豪华领导班子。

说到此处,笔者多说一句题外话。

解放时期,华东陈毅、粟裕组合因配合默契,一度流传有“陈不离粟,粟不离陈”的佳话。

但要论起对粟裕的支持力度,饶书记绝不逊色于陈老总。

1946年9月,山东野战军因泗县失利军心不稳,军委有意换掉陈毅的司令职务,饶书记第一时间上电中央,建议由粟裕顶替陈毅,担任山东军区司令;

1948年中旬,中央计划组建东南野战军,粟裕起初虽有反对意见,但一直有所顾虑,是在饶书记的鼎力支持下,粟裕才斗胆直言;

济南战役期间,宋时轮、许世友两位猛将先后“闹家务”,饶书记特意从后方跑到前线,开会狠批军中山头之风。

等等行为,足见饶书记对于粟裕的赞赏、扶持。

饶书记在华东地位极高,有他的力荐,再加上毛主席也十分认可粟裕的军事才能。于是在仅仅两天后,中央就回电华中局:同意粟裕担任华中司令。

除此之外,中央还决定派遣张鼎丞返回华中,出任副司令,倾力辅佐粟裕。

三,带头当配角

就在这次人事调动基本尘埃落定时,当事人粟裕却提出了反对。

原来,在中央和华中局商讨时,粟裕因忙着率部渡江,所以对职务安排并不知情,等他到了华中军部后,才第一次见到中央的那封任职电报。

然而,职务即将升迁的粟裕不仅没有惊喜,反而连夜亲自起草了一封电报,直送中央。

在电报中,粟裕坦言道:“昨在华中局阅悉职务变动之电示,不胜惶恐。以职之能力,实不能负其重任,而鼎丞同志不论在才德资方面均远较职为高超。为此,请求中央任鼎丞同志为司令,职当尽力协助。”

能让一向稳重从容的粟裕说出“惶恐”两字,其中滋味,各位可以细品。

在这之后,中央和华中局多次劝说粟裕出任司令,粟裕始终谦逊推辞,无奈之下,毛主席只得同意粟裕的请求。

根据开国上将钟期光回忆,粟裕曾公开对麾下众将说道:“你们愿不愿意当配角呢?成立华中军区,我们要和兄弟部队合编,为了大局,搞好团结,我希望在座的各位正职干部一律改为副职,由我做起。”

这种谦让,一直延续到华野时期。

1947年初,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华中部队再次听从粟裕指令,全员甘心出任副职,华中就此“消失”。

四,元帅的硬性条件

文末,笔者与诸位静心探讨下粟裕错失元帅的一大主要原因。

1955年2月8日,中央发布《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服役条例》,明确规定了元帅军衔评定标准: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或领导战役军团作战、立有卓越功勋的高级将领,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如果单论第一点“创建和领导人民武装力量”,和几位老帅相比,粟裕确实不达标,但各位请注意评定标准中的“或”字。

何为或?

两者满足其一即可。

在解放战争期间,粟裕作为华东战场的军事主官,带领三野(华东野战军)南征北战,歼灭百余万敌军精锐,使三野一跃成为四大野战军中功劳最大的一支部队。

这份战功,甚至要远超几位元帅。

那为何粟裕没有以“领导战役军团、立有卓越功勋”这条标准,跻身于元帅之列呢?

其中原因,主要还是粟裕在华东的职务始终没有摆脱一个“副”字,华野成立前夕,粟裕没有因山东换帅风波、就有心争取陈老总的位置,最终出任华野副司令;陈毅老总远赴中原之后,粟裕几度推辞中央令其挂帅的命令,最终成了“代司令”。

粟裕大将,不争不抢,高风亮节,有君子之风。

16 阅读:2457
评论列表
  • 2025-02-14 18:05

    栗大将是真正的军人

  • 一峰 32
    2025-02-14 20:01

    三军之帅首要是能力,资历次之,打完淮海战役,粟总的指挥能力应该居五虎将之首。

  • 采薇 31
    2025-02-14 14:34

    为粟裕大将点赞,粟裕将军名垂千古!

  • 2025-02-14 23:34

    元帅五条标准 一、领导起义或创建根据地;二、红军军级;三、八路军师级或新四军军级;四、解放战争野战军级;五、授衔时军委副主席。

    群专用号! 回复:
    第一条不符合,第五条没必要。
  • 2025-02-14 20:30

    新四军不能没有元帅,陈毅是新四军代表,陈毅必须授元帅,这就是陈毅虽不担任军职仍被授予元帅的原因!

  • 路过 16
    2025-02-20 12:25

    论带兵打仗粟裕完全有资格评元帅,但他为人低调谦逊,不争名不挣功,难能可贵!!

  • 2025-02-15 11:25

    粟裕战神

  • 2025-02-14 22:37

    元帅五个条件,只有四个人全部满足,13个人满足三条,进入待选名单,粟裕只占第四条解放战争野战军负责人。第五条,授衔时任军委副主席。

    群专用号! 回复:
    就第一条不满足,其它都满足,军委副主席是确认元帅的标志不算条件。
  • 2025-02-14 00:33

    条件不够,没有领导过三大起义之一,红军时期没有担任过军团长这一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