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崛起绝不单因被德国人租借,更重要的推力是这条新修建的铁路

诗珊谈历史 2024-10-21 22:06:41

放今天看,青岛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知名度,都远远超过烟台。可历史上并不一直都是这样。历史上,烟台开埠要早过青岛,烟台是大清朝北方最早开放的三个通商口岸。当烟台已经是中国北方最繁忙港口、最重要贸易集散地的时候,青岛还是默默藏在胶州湾里的小渔村。青岛是如何崛起,如何完成对烟台逆转的呢?

不过,受《胶澳租借条约》影响最大的是包括青岛在内的整个胶州湾德国租借区。依照《胶澳租借条约》规定,德国向大清朝租借原属于山东省莱州府即墨县的环胶州湾区域土地九十九年。从此,正在崛起的德意志帝国获得了长期以来一直期望的远东发展基地,不久之后便开始了以青岛村附近区域为中心的整体规划建设,青岛的现代城市化进程正式开始。

图1.德国胶州湾租界区

《胶澳租借条约》除了租借胶州湾土地之外,还约定了要由德国人修两条从胶州湾出发、横穿山东到山东省省会济南府的铁路。条约中的这一条是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其著名著作《中国——亲身旅行和据此所作研究的成果》中的建议而提出的。特别延伸说明一下,如今知名的 “丝绸之路“概念,就出自于李希霍芬的这本书。同时,《胶澳租借条约》德国获取到了允许其商人拥有所修建铁路周边三十公里采矿权的特别权益。

图2.胶济铁路线路图

《胶澳租借条约》要修的两条铁路,一条由胶澳地区经潍县、青州(今益都)、博山、邹平等地到达济南,另一条由胶澳地区经沂州(今临沂)、莱芜至济南。这两条铁路最终只修成了前面一条,就是著名的“胶济铁路“。

胶济铁路1899年动工,1904年通车。横贯山东的胶济铁路,通车之后深刻的改变了山东的经济格局,辐射带动了胶济铁路周边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胶济铁路更让刚刚开埠的、胶济铁路的起点青岛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图3.胶济铁路济南站

1898年,德国人刚占领胶州湾地区的时候,整个租借地人口只有8万。之后,德国在租界区东南侧青岛村周边规划了20平方公里的城市建设方案,并在之后建成了大型码头。铁路辐射山东省乃至整个华北地区,大型码头通航全世界,这样路港一体化的青岛,很快成了山东最重要的港口。

图4.青岛市区鸟瞰图(1902年)

到1910年,青岛开埠仅仅十二年,人口就增长了一倍,达到了16万。近代中国的很多个第一都在这里创造,最早的长途汽车、最早的矿泉水厂、最早的汽车公路、华北最大的造船厂等等。

图5.青岛市区鸟瞰图(1910年)

《火车拉来的城市》系列,这一期胶济铁路对青岛崛起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是青岛城市系列七期中的第四期,我们下期看一看青岛是如何超越同处胶东半岛的烟台的。

历史深处,让我们一起回到历史进程中,以现代视角去解读那些曾经发生过的、一直影响到今天的事与人,欢迎关注!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