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谈判设红线:若想开发稀土矿,中国必须交出稀土加工技术

森罗万象籍 2025-03-13 03:11:55
综述

“想要稀土资源?拿你们的技术来换!” 今年年初,土耳其自然资源部长一句“希望与中国在稀土领域展开合作,并获得相关技术”的喊话,再次搅动了国际稀土市场的暗流。

过去三十年,我国一直深耕稀土产业链,将一座座矿山转变为尖端技术的“资本”。从开采提纯到材料生产,全球90%的稀土加工环节集中都在我国,连美军的F-35战机都依赖我国稀土制成的永磁体。这土耳其是犯了什么浑,居然想和我国讨价还价?

稀土的价值

“稀土”不是土,而是一组共17种稀有金属元素的总称。如果把现代工业比作一座高楼,稀土大概就是焊接每一根钢筋的焊条。虽然用量不大,但少了它,现代工业就玩不转。

稀土真正的“稀罕”之处,在于它们在工业领域中“点石成金”的作用,只需微量添加,就能让材料性能发生质的飞跃。小到农业,纺织,玻璃,大到汽车,机械,化工,再到军事国防,稀土元素的应用无处不在。

举几个例子,你手中的手机就包含了钇、镧、铽、钕、钆和镨等稀土元素,总量大约有几克。如果没有这些稀土,手机屏幕不会亮,设备也无法正常工作;电动汽车的电机需要钕铁硼磁体,一辆车就要用到几公斤稀土。

而在尖端军事装备中,导弹的制导系统,隐形战机的吸波涂层,以及雷达和侦察卫星的关键部件,都离不开稀土的参与。更关键的是,这些元素之间难以相互替代,少了一种元素,就无法发挥出想要的效果。

要说中国在稀土界的地位,可以看一组数据:2015年,我国稀土储量约5500万吨,占世界储量的42.3%,稳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也是世界唯一能提供所有17种稀土元素的国家。2015年,我国的稀土产量占到了世界总产量的87.5%!

不过,我国虽有如此多的稀土储量,但在2022年夏天,小国土耳其却突然有了叫板我国的“底气”。因为他们刚在境内的Beylikova地区,发现了多达6.94亿吨的稀土资源!足够人类用上一千年!

6.94亿吨!比我国的千万吨储量简直不知道高了多少数量级,难道我国在稀土领域的“大哥大”地位要拱手让人了吗?

中国的王牌

实际上,土耳其新发现的"6.94亿吨稀土"并非是可直接应用的元素储量,而是稀土矿石的总量。这些矿石要想应用,还需要经过提纯。据专业估算,6.94亿吨矿石提纯后,大概能得到约1218万吨稀土氧化物,整体储量依然次于我国。

况且,我国在稀土领域的真正的王牌也不在矿山里,而在手上。过去三十年来,我国早已在稀土领域筑起了一道道坚不可摧的高墙壁垒。

这第一道墙是专利封锁。截至2021年,我国在稀土领域累计拥有约46.9万项专利,自2011年以来,我国每年申请的稀土相关专利数量都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特别是最新出台的《稀土管理条例》,我国不仅限制了稀土资源的出口,更严格管控相关技术的对外输出。

第二道墙是难以复制的成本优势。我国的企业对稀土矿的提炼成本仅为每公斤7美元,而澳大利亚等国则需要10美元以上。

同时,我国稀土生产中,废水中的稀土元素可以回收再提取;甚至连加工时逸散的粉尘,都能被专用设备捕集二次利用。这种技术优势的积累,至少需要十年以上的持续投入。

但真正让我国立于不败之地的,则是全产业链闭环的统治力。从上游的选矿,冶炼,提纯,中游的冶炼,氧化,再到下游生产成各个行业所需的产品材料,我国拥有完备且优秀的全产业链技术,任何国家都无法替代。

2024年,美国的F-35战机一度停产,原因就是少了钐钴合金制造的永磁体,而这种合金,目前美国仍然无法找到除我国以外的供应商。

土耳其:异想天开

土耳其自然资源部长的言论虽然豪气,但同时也很天真。在他看来,新发现的稀土矿藏似乎成了重要的谈判筹码。但实际上,但这场交易里,买家从来不缺原料,真正值钱的是无可替代的技术。

目前,中国确实占有全球约40%的稀土储量,每年的开采量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有大量富余。但真正让其他国家眼红的,不是我们地下的稀土矿石,而是我们所掌握的,能将这些化学矿石转化为各类高科技材料的"中国制造"能力。

而且,放眼全球,稀土的原料其实一点都不稀缺。美国有加利福尼亚的芒廷帕斯矿,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在马来西亚建了年处理2.2万吨的加工厂,还有巴西,越南等国的矿山也在排队等待开发。

土耳其的矿虽然规模大,但若没有加工技术护体,充其量只能当稀土的“临时保管员”, 这一点在美国身上已经得到充分验证。

2015年,我国突然取消出口配额,国际稀土价格一度暴跌,押注稀土的美国莫利矿业公司最终无法支撑,被一家跨国集团收购,而该集团的股东之一正是中国的盛和资源。

即便土耳其咬牙出口原矿,购买矿石的不是中国企业,就是要把矿石运到中国去加工的企业,绕来绕去钱还是流进中国企业的口袋。

土耳其想要用矿产换核心技术的想法,无异于富士康拿着生产线喊话苹果公司,要求对方公开iPhone的所有核心工艺——这根本就是异想天开。

结尾

在稀土这场全球博弈中,资源可以定价,但技术才是决定定价权的"拍卖锤"。在这场游戏里,揣着矿石谈条件的土耳其,终究只能做个看客。

稀土战争的胜负从来不在“地下”而在“地上”,谁掌控加工技术链,谁才能真正捏住产业的命脉。我国多年来打造的技术壁垒,绝非一处新发现的矿藏就能打破。若土耳其坚持空谈“资源换技术”,大概只会沦为另一家惨淡收场的莫利矿业。

0 阅读:0

森罗万象籍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