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核聚变领域有哪些最新的研究进展?

西晓百科技 2025-04-22 03:27:27

2025年可控核聚变领域有以下最新研究进展:

- 中国取得多项突破:中国主导的东方超环(EAST)实现1亿摄氏度1066秒长脉冲运行,标志着中国聚变能源研究从基础科学向工程实践的重大跨越。“中国环流三号”创下原子核温度1.17亿度、电子温度1.6亿度的双突破,综合参数跃居世界前列。2025年,“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连续300秒的1.5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运行,并同步完成电力输出,单次运行可释放1.2万千瓦时电能,年设计发电量达10亿千瓦时,运行成本降至0.18元/千瓦时。此外,中国完成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磁体馈线系统关键部件交付,技术复杂度全球领先。

- 技术路线多元化发展:托卡马克仍是主流,占全球聚变装置47.9%,但仿星器、直线型装置等新路线崛起。高温超导技术使托卡马克小型化成本降低40%。惯性约束方面,美国NIF装置实现能量增益超2的突破。

- 国际合作与商业化推进: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在稳步推进,中国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核聚变商业公司Helion Energy宣布计划在华盛顿马拉加建造世界首座核聚变发电厂,容量为50MW,预计在2028年开始发电。全球私营聚变企业超50家,部分企业预计2035年前实现并网发电。

信息来源于网络

0 阅读:0

西晓百科技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