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曼:从王赓到徐志摩,为何说她的爱情让人既心疼又叹息?

叮铛琴情 2024-12-05 10:20:55
引言

陆小曼,充满传奇色彩的奇女子。她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与徐志摩的爱情,是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有争议性的故事。她是中国现代女性自我表达和独立思想的代表,也是一个勇敢面对情感与社会挑战的女性典范。

陆小曼的一生

陆小曼,原名陆曼姬,生于1903年,家庭条件优越,父亲陆定是留日学者,后来成为商人,与许多有名的文化学者都有交往,母亲吴曼华则是一名工笔画家,这对陆小曼的成长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她生活在书香门第,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学业出众,特别是在艺术和文学方面展现出的才华。她不仅继承了母亲的艺术基因,还在文学上有所建树,尤其喜爱诗词和现代散文。陆小曼早年曾在上海、北京等地学习的时候接触过许多思想前卫的文学作者,这些经历为她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

陆小曼的三段感情

陆小曼的感情故事,从家族安排的婚姻开始,到与徐志摩的激情爱恋,再到与翁瑞午的情感,每一步都像在演戏。

19岁的陆小曼在父母的安排下与王赓结婚,但这桩婚事她完全是被动的,婚礼轰动了整座北京城,中外来宾多达数百位。当蜜月的激动渐趋平静后,她渐渐发觉自己并不快乐。

结婚第三年,王赓被任命哈尔滨警察局局长,王赓要小曼随同前往,陆小曼就到哈尔滨住了一段时间。但是陆小曼在哈尔滨住不习惯,不久与王赓两地分居,因此与丈夫在感情上更加淡漠了。王赓专注于自己工作,陆小曼想去玩时,他就说:“我没空,叫志摩陪你玩吧。”王赓根本就不会想到这样处理会产生婚姻危机。

徐志摩与陆小曼在王赓同意情况下下一起游玩。朝夕相处,日久生情。陆小曼与徐志摩的邂逅,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他们的爱情既浪漫而痛苦,既充满了激情又充满了矛盾,由于当时社会环境,他们的爱情并不被看好。徐志摩写下了《这是一个懦怯的世界》,回应这段感情:

“我拉着你的手,

爱,你跟着我走;

听凭荆棘把我们脚心刺透,

听凭冰雹劈破我们的头,

你跟着我走,

我拉着你的手,

逃出了牢笼,恢复我们的自由!”

决定离婚的陆小曼却发现自己怀孕了,而孩子则是王赓的。她不顾母亲的反对,独自跑到德国堕胎,本就体弱多病,加上堕胎,以至于她失去了生育能力。离婚后的陆小曼恢复了自由身,投入徐志摩的怀抱。徐志摩的不幸去世,陆小曼带来了巨大的打击。

她与翁瑞午爱情故事同样轰动一时。翁瑞午出生在官宦家庭,他的父亲翁绶祺曾经做到广西梧州知府,是光绪帝师傅翁同龢的门生。翁瑞午从小就接受正规的文人教育,并跟随名师学习诗文和书画。

陆小曼身体瘦弱,有昏厥症,发病的时候,脾气很坏。徐志摩给她请了很多大夫都不管用,束手无策的时候,有朋友给徐志摩推荐了翁瑞午。犯病的时候,经翁瑞午推拿之后,病痛得到了很大缓解,陆小曼的生活由翁瑞午全盘照料。

翁瑞午家有贤妻陈明榴和五个子女,在养家糊口同时,还要供养陆小曼,并让她向贺天健学山水画,经济负担很重,但他生活态度很乐观。他后来担任江南造船厂的会计科长,每逢阮囊羞涩,就变卖祖上传下来的书画古玩。1953年,翁瑞午的发妻逝世,陆小曼遂正式成为他的续弦。翁瑞午与陆小曼和睦相守了将近四十年,直到他1960年病逝为止。

晚年的陆小曼,生活充满了困境。身体病痛和鸦片依赖让她的生活逐渐变得艰难。陆小曼常常坐在翁瑞午的牌位前发呆,仿佛他还在身边,倾听她的细语。

1964年,陆小曼因肺气肿住进了医院,在离世的前一年,躺在病床上的她,身边没有爱人、家人、子女、朋友,她终于明白,所拥有的只有一生的忏悔、一生的愧疚。

文学与艺术的成就

陆小曼在艺术上取得了很大成就,她除了绘画外,还精通英文和法文,曾被外交部邀请去接待外宾,参加外交部举办的舞会等,并担任中外人员的口语翻译。她的绘画作品,风格独特,技艺精湛,曾在上海大新公司举办了个人画展,轰动一时。晚年,陆小曼成为上海中国画院专业画师,她的画作家喻户晓。

陆小曼的绘画成就主要在于其不俗媚的水墨画,对清代王鉴尤为精研,她的山绘画风苍秀妍丽,轻盈细腻,充满柔情。

结语:

陆小曼的一生,是爱情与艺术交织的篇章,她的独立精神和艺术成就,使她成为了民国时期一个不可磨灭的文化符号。

0 阅读:4

叮铛琴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