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一部我们无法不读的书。
每册书中都会有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事迹,这些事迹成书虽已久远,但其蕴含的人生哲理从未过时。
《三国演义》里智慧谋略、《红楼梦》里儿女情长、《水浒传》里义薄云天、《西游记》里苦尽甘来。
在许多印象里,《西游记》都是为小孩子而写,大人一看就会觉得稚嫩,实际上这个印象不一定是客观的,《西游记》毕竟能够跻身于名著行列,不是小孩子评出来的。
《西游记》作为我国神魔小说中的经典,是我国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发展到顶峰之作,它主要描写孙悟空穿越而出,拜师而上天,押解唐三藏西去取经,经过九九八十一道艰难险阻,终于到西天面如来取真经,最后肉身成佛。
这篇小说并非吴承恩脑洞大开、全盘想象,而是根据唐朝僧人玄奘西行取经的真实历史故事,经艺术加工而成的不朽经典之作。
最近几年,有关《西游记》一直搬上荧屏,而且唐僧师徒名声越来越大,就连孩童咿呀学语时都会知道孙悟空是一只不一样的猴子。
唐僧师徒西行取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唐僧原型——玄奘在历史上最早西天取经。
事实并非如此,玄奘西去前,已有很多僧人跨出此步,若以时早时晚而论英雄,那么西行取经第一人应该是东晋法显。
3岁时他出家为僧,62岁时率队出国西行,取经之路早于唐僧200余年。
西晋王朝覆灭后,守建康司马睿重建江南晋王室,史称晋王。
由于当时东晋的实力实在是弱,根本没有能力降伏北方诸多势力,而这些势力相互都看不顺眼,导致北方混乱了100多年,这期间,北方相继建立了前赵,后赵,前燕,后秦十六个政权。
兵荒马乱,人民流离失所、痛苦不堪,但居住在平局阳郡一户龚姓人家却饱受生活之苦,战乱使这户人家随时都有灭亡之危。
龚姓人家不过是穷困潦倒的下层家庭而已,要想生活得好,都会把希望寄托给晚辈们,我们今天说自己不能飞翔,那么只有期待孩子飞翔。
父母先后产下四子,但可惜前面三子幼年尽都夭折,望着仅有的幼子,两人陷入深深的痛苦中。
为使幼子不再犯兄弟之错误,三岁时就被送进寺庙,使其成为小和尚。
说起来也怪,佛门之地,小和尚真的顽强地活着,令父母十分欣慰。
十岁时,爸爸不幸过世了,叔叔觉得妈妈一个人很难活下去,所以就打算把他还俗了,毕竟是父母把他送到小沙弥那里,只为自己的生存,如今的自己已是活蹦乱跳,理所当然地要还俗。
但其舅父到庙中接济他时,遭到拒绝,并这样告诉舅舅:
吾本不因有父而出家,是以远离尘俗而入道。
叔父看他这样一说自然就知道他这个外甥虽然年龄不大,却已完全是个佛教之人,再勉强的话事与愿违,就随其左右。
不久后,小沙弥妈妈也撒手而去,下山给妈妈操办完丧事后,马上回到庙里,就这样斩去了终生红尘。
小沙弥二十岁时,他在庙里受大戒,并有一句正式佛号:法显。
在这以后,他笃信佛教,做事比较慎重,每时每刻都在用极高的行为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渐渐地成为一位远近知名的高僧。
在许多人眼里,经常与青灯为伴,打坐修行虽然很无聊,但对法相而言,这就是其生命的真谛。
他遍览寺内佛法,连全国众多佛教典籍也尽览于胸,但他看得越多却越感困惑,甚至总感到没有探知佛教的至高奥义。
恍惚间,法显在寺庙中已经度过了近六十个春秋,这么多年的阅历,让他明白,佛经的翻译速度根本赶不上佛教的大力发展,特别是戒律经典的缺失,让广大教徒无法可循。
特别是某些佛教上层僧人,反而忘了出家的初衷,过着穷奢极欲、甚至有僧侣为满足私欲而无恶不作的日子。
见此情形,法显心中悲痛万分,为捍卫佛教真理,毅然西去,远走天竺求取佛教戒律。
法显就这样开始了西行之路,这时他62岁,内心坚定的信念,为他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动力。
拖着老身向西走时,视线所及,唯有佛法。
西元399年法显自长安起程,有四位同欲追求至高佛法之高僧陪伴。
一行5人餐风露宿、毫无倦意,待行至甘肃张掖时,另有6位高僧也加入了西行行列,一行11人,为信念而努力,一路行来。
东晋元兴三年法显一行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抵达印度,从此开始吸收并翻译当地佛经,他会以瘦弱的身体挑起将更加完美的佛法传播到中原的责任。
法显在印度及周边地区待了约十三年后,终于完成取经求法之旅,这时77岁的他正计划着回家,但带着这么多经书,他该如何回去呢?
经当地佛门之人引荐,法显乘商人之船开始向东返航,其间遭遇风暴,机长几乎把法显佛经丢入大海以减轻船身。
法显苦苦相求,有幸碰到一个小岛,机长暂时靠岸修船,这才没把这些珍贵佛经丢掉。
法显漂洋过海将近一年,登陆山东半岛并最终返回故土。
听说法显归国后,江西庐山东林寺高僧慧远马上把他接到南京讲经译经,然后花五年时间翻译佛经六部63卷共100余万字。
后到荆州辛寺宣讲佛经,终在此圆寂,终年86岁。
纵观法显生平,无不演绎佛法,以平局凡之人生来祭奠内心之信念,终成一代宗师。
年近六十,本应安度晚年的他坚持西行,历尽艰辛,但他内心的满足、他人生价值的实现,注定会让历史记住。
而时隔200余年,玄奘可能就是受到法显影响,再次走上西行之路,而这条路上,被黄沙埋没的足迹,已经成为佛教东传时,最鲜明的痕迹。
参考文献:《高僧传》《法显传》《铀录》等。
(图网,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