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大风!专家支招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依新江 2024-11-21 16:18:57

小雪节气前后,多地降温明显,气温逐渐下降,昼夜温差不断加大。寒冷空气刺激会导致血管收缩,心脏负担加重,引起血压升高和血管阻塞,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日前,记者走访发现,江北各大医院心血管疾病的就诊人数大幅增加。为此,记者采访了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马根山,他准备了一份“预防锦囊”,详细解读在秋冬气温骤降的特殊时期,究竟该如何巧妙应对,平稳走过这一健康“险滩”,让生命之舟在寒冷的季节里依然能够稳健航行。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 马根山主任医师

“当踏入秋冬季,人们的饮食习惯需做出适应性调整,饮食应避免过度油腻与高盐摄入。”马根山表示,对于老年群体而言,糖分的摄取量亦要加以适度节制。清淡饮食是“主旋律”,各类蔬菜以及易于消化的食物应成为餐桌上的主角。蔬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与膳食纤维,它们能够为身体提供必需的营养元素,维持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转,同时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减少便秘等问题的发生,进而减轻心脏负担。例如菠菜、西兰花等绿叶蔬菜,富含维生素C和叶酸,有助于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胡萝卜含有大量的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此外,像小米粥、南瓜粥等易消化的食物,既能温暖肠胃,又不会给心脏带来过多的消化压力,是秋冬饮食的上佳之选。

“不少人热衷于清晨早早起身进行跑步或其他锻炼活动,然而在气温较低的秋冬季节,这样的运动习惯或许需要适当调整。”马根山指出,运动管理在秋冬季同样不可小觑。尤其是老年人群体,由于心血管疾病在寒冷环境下极易被诱发,所以运动时间宜适当推迟,待气温有所回升后再外出锻炼更为适宜。与此同时,应增加室内运动的时间与机会,如在室内进行简单的瑜伽拉伸动作、使用健身器材进行适度的力量训练,或者进行一些如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的养生运动。这些室内运动不受低温天气的限制,能够有效维持身体的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但无论选择何种运动方式,都务必遵循适度原则,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与运动能力合理安排运动强度与时长,避免过度劳累或运动损伤,从而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收获运动带来的健康效益。

药物管理作为秋冬季节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马根山强调,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伴有前期症状或相关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症,亦或存在家族遗传病史。对于这类患者,在秋冬季来临之际,需格外关注自身血压变化。天气转凉后,血管收缩,血压控制难度增大,原本夏季仅需一片药物便能稳定控制的血压,到了冬季可能就需要重新调整用药方案。

因此,患者务必及时就医,在医生的专业指导下,通过增加药物剂量、更换药物种类或联合用药等方式,将血压精准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此外,血糖的波动同样不容忽视,其不稳定状态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患者可向内分泌科专家咨询专业的血糖管理建议,通过合理饮食、规律运动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式,维持血糖的平稳。对于那些心脏疾病较为严重的患者,定期前往医院复诊,严格遵循医生的嘱咐及时调整药物种类与剂量,是确保病情稳定、顺利度过秋冬季节的关键所在。

马根山特别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在秋冬气温骤降的时节,应高度重视饮食、运动与药物管理这三个方面,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与心态,如此方能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平稳度过秋冬季节,拥抱健康生活。

马根山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科主任,东南大学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江苏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

南京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ISHR中国转化医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候任会长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介入心脏病学组委员

江苏省医学重点学科带头人、江苏省优秀重点人才、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组成员、国家发改委药品定价委员、国家教育部国际合作项目评审专家

临床经验丰富,擅长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结构性心脏病的诊治及心血管内科危重病症抢救

完成和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项,江苏省医学重点研发计划2项,江苏省临床前沿技术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11项,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135计划、863计划、973计划)共 9 项。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奖13项。近五年来以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累计影响因子近200分。

来源:新江北全媒体记者 梁雅欣 通讯员 张蓝予

0 阅读:9

依新江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