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自4月2日起,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生效后将永久执行。
进口汽车零部件则从《联邦公报》通知中指定的日期(不迟于2025年5月3日)起开始征收25%的关税。

此消息一经公布,瞬间在全球汽车产业和经济领域掀起轩然大波,其带来的影响广泛而深刻,值得我们高度警惕并深入剖析。
美国作为全球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其本土销售的海外汽车主要来自日本、韩国和德国。从当前情况看,该政策对我国汽车行业的直接冲击或许有限。
然而,我们绝不能因此而掉以轻心。特朗普政府此举背后,有着更为深远的战略意图,那便是引导全球产业回归美国,尤其是汽车产业。
汽车产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柱,对美国中部地区的就业促进和制造业支撑具有重大意义。美国曾出台一系列政策。
如2017年12月22日签署的《减税与就业法案》,将企业所得税率从35%降至 21%,旨在吸引美国海外跨国公司资金回流和外国资金流入,助推 “重振制造业” 战略。
此次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同样是这一战略的延续,期望通过提高进口门槛,促使汽车企业将生产制造环节回迁美国,从而拉动当地就业,重振美国制造业昔日的辉煌。
在全球产业格局中,当下汽车发展的主导方向无疑是新能源,它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前进方向。我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投入巨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除美国之外的又一核心力量。

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汽车(包括底盘)出口量达640.7万辆,同比增长22.8%,出口额达8346.5亿元,同比增长16.5%。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凭借创新技术和过硬品质,在国际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彰显出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但美国此次针对进口汽车的关税政策,很可能成为一个危险的开端。
若美国这一举措引发连锁反应,全球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对自身汽车产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无疑将给我国汽车出口带来沉重打击,严重阻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扩张步伐。
我国的新能源产业已成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未来中长期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不仅是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还在能源转型、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海外资本对我国经济中长期的预期和布局就显得尤为关键。
海外资本的流向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政策变动是重要因素之一。美国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这一行为,可能会改变海外资本对全球汽车产业以及我国相关产业的投资预期。

而资本市场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对人民币汇率产生影响。目前,人民币在国际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情况下,本身就面临一定的干扰,存在贬值预期。
美国的这一关税政策,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市场的不确定性,让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压力增大。
从短期来看,市场情绪可能会因该政策变得更加谨慎,资金外流风险增加,进而对人民币汇率形成下行压力。
从长期联动关系而言,如果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我国经济增长面临一定挑战,人民币汇率也将受到相应的负面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情绪、经济与汇率之间的逻辑变化,提前做好应对措施。 美国此次宣布对进口汽车征收关税,绝非一个孤立的事件,它背后反映的是美国对全球产业格局的重新布局和战略调整。

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来自外部的诸多挑战。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美国政策走向及其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从产业政策、技术创新、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入手,提升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积极应对潜在的贸易保护主义风险,确保我国新能源产业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稳健发展,持续为我国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
【本文来源@谭雅玲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