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作为著名的学者。
凭借《文化苦旅》等著作,显示出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人文情怀。
他的著作,不同于冰冷生硬的理论专著。
而是以感情为线条,串联起历史事件。
把故事讲出了温度与高度,他的文章也因此受到不少国人的追捧。
曹雪芹与《红楼梦》因为知名度高,他的言论也常常受到国人的关注。
在一次公共的场合中,余秋雨先生曾谈及关于四大名著的话题。
他表示四大名著应该去掉三个,理由是《红楼梦》太伟大啦!
诸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根本不足以与之并驾齐驱。
那么多专家学者将《红楼梦》放到绝顶的高度,如同把玩上好的美玉一般,爱不释手。
这本书如同一瓮佳酿。
时间愈久,其散发的香味就愈久远。
作者自嘲,“满纸荒唐言”皆是从“一把辛酸泪”中来。
因此,他清晰无疑地告诉读者,同时代的人都云作者痴,谁能解我内心真正的滋味呢?
人活一世,知己难遇。
这也是为什么钟子期在俞伯牙去世后,义无反顾地摔碎了心爱的古琴。
他明白琴声再美,一旦失去了知音,琴声就成了孤独的存在,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
曹雪芹不甘心,他的一生遇到那么多优秀的女性。
他不希望因为自己的不肖,而使得他们一并泯灭。
他有着古代士大夫式的情怀。
认为人的一生必须在“立德、立言、立功”上下功夫。
立德、立功已是不可能,他遇到了和司马迁一样的困境。
个人生活困顿,遭遇了人生中重大不幸,他们完全可以轻易了却生命。
潜藏在骨子里的使命感却时时涌动,告诉他们生命的存在还有着更高的意义。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给出了最终的答案: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司马迁为了使自己的死重于泰山,选了“立言”之路。
同样是在《报任安书》中,他道出自己的理想: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通一家之言。
《史记》由此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多个之最,比如纪传体为其首创。
他和他的《史记》由此彪炳千古,《红楼梦》也是如此。
木心在《文学回忆录》中谈到:一个天才在完成一部作品后,深知他的作品会流传后世。
这句话我抱着怀疑的态度。
不是说木心先生不对,而是就我当前的人生阅历而言。
我总觉得当一个遭遇了重大的挫折之后,总会对自己充满了怀疑和不信任。
曹雪芹是从富贵之家坠落下来。
世人的白眼和嘲讽,是否曾击溃过他的心理防线呢?
时有传闻,他们是“举家食粥酒常赊”。
从前半句可以看出他们家境的窘迫,从后半句可以看出他们还保留着某些贵族的生活习惯。
由此可知,曹雪芹对人性充满了不信任。
奇怪的是,他竟然还能塑造出贾宝玉这一形象。
贾宝玉定位的“情不情”,即对于没有感情之物,他也会投之以感情。
这真的是天才的杰作。
一般人早就怒骂时世,打骂世间的不公。
不信看唐伯虎,在科举之路堵死之后。
彻底走上了癫狂一路,他在《桃花诗》中写道: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这是对人世间彻底的幻灭,而不抱任何希望。
曹雪芹却不甘心,他倔强地写下: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一个“意难平”,表明他对这个人世还有不舍和留恋。
因此,曹雪芹始终以“游离”是态度在书写《红楼梦》,时而入乎其内,时而出乎其外。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提到:诗人对宇宙人生,必须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
可以断定,曹雪芹在以一种诗人的态度来写诗。
他将个人的生命体验融入字里行间,一个鲜活的人物活在其中。
如同未出场时的王熙凤,不见其人,先闻其声。
余秋雨先生如此盛赞《红楼梦》,诚不虚哉。
其他三部名著至于其他三本名著,风格不一,实在不好给出评判。
《西游记》是神魔小说,《水浒传》是英雄故事,《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
《三国演义》以儒家正统为根基,主打一个拥刘反曹。
却不知这样一个思想,恰好使得这本书在古典小说中地位不甚高明。
从古人的角度来,他们欣赏这部小说。
从当代的眼光看,这部小说故事性强。
有助于后人了解三国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但却无法提升人们的历史观。
因此,著名史学家吕思勉先生提到:国人多知史实,而鲜有人具备史观。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提到:欲状诸葛亮之智而近妖,欲写刘备之仁而似伪。
塑造人物形象没有事实根基。
不像《红楼梦》,每一个人物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每一桩事实,都有着现实的依据,听其言便知其人。
《水浒传》则是写给老百姓的一本书。
其告诉老百姓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还有另外一条路。
但终究还是隔绝了一层,润之先生在读这本书时,曾提出一个问题:
为什么这本书的主人公,没有农民?
可见农民一直处于蒙昧的状态,以天下为己任的古代文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阶层的重要性。
至于《西游记》,可谓是老少皆宜。
其写神魔,不让人讨厌。
哪些鬼怪精灵们,甚至还有些可爱,他们老是要说吃唐僧肉。
捉到唐僧之后,又不立刻去吃,反而还和孙悟空等人周旋。
千万不要小看“不讨厌”三个人,一个人的文字能抵达这个境地,其人必须独抒“性灵”。
吴承恩先生切实做到了这一点。
这也是《西游记》为何能在古代小说中脱颖而出。
其实,四大名著没有所谓的名次。
四种不同的风格,代表着不同价值观,每一种价值观都是中华有些传统文化的结晶。
余秋雨:四大名著应去掉三,《红楼梦》不能和它们并列,太伟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