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再次对美军天宁岛基地进行炒作。根据环球网的报道,CNN和《日经亚洲》等媒体援引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威尔斯巴赫的表态称,美国空军正在重新启用太平洋天宁岛机场,以扩大在可能发生“敌对冲突”时的基地选择。美国军方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将在天宁岛展开“重大进展”的机场重建工作。
天宁岛位于关岛以北160公里处,是北马里亚纳群岛的一部分。在二战期间,这座太平洋小岛曾是美军B-29轰炸机编队的起飞点,向日本投掷了两枚原子弹。CNN在报道中提到这段历史,暗示过去从天宁岛起飞是为了打击日本,而现在天宁岛机场同样可以用来对抗中国,甚至在必要时执行核打击任务。
自2003年以来,五角大楼就计划重新占领天宁岛。2016年,美国与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签署了为期40年的租赁协议,美方将承包岛上基础设施现代化工程,修缮后的机场将交付给美国空军使用。然而,美军在岛上大兴土木的每一步都被美国媒体大肆渲染。今年9月,当美军完成岛上丛林清理时,“防务一号”等美媒再次提到中国,宣称天宁岛将成为美军威慑中国的新基地。
去年6月,美媒曾频繁炒作“中国威胁论”,称天宁岛机场卫星照片显示了中国的潜在威胁。这引发了一些网友的嘲讽,称美国如同患上焦虑症的病人,离开“中国”这剂解药就无法生存。虽然这句话带有讽刺,但近年来美国军方的焦虑已经显而易见。
在2018年,美国空军提出要成为一支能够在高端空战中击败对等威胁的力量。面对当前形势,美国空军应该如何在大国对抗中获胜呢?这就不得不提到美军近年来新兴的分布式作战理念。五角大楼认为,现在第一、第二岛链在中国区域拒止体系下容易受到毁灭性打击,因此美军应该将关岛基地的军事资产疏散到更广泛的太平洋岛屿上。
除了天宁岛,近年来美军还在加紧扩建塞班岛和威克岛基地,制定所谓的“备份方案”,以降低与中国发生军事冲突时的损失。然而,美军的这套分布式作战理念实际上并没有太多新意,其核心仍然是过去的岛链封锁战术。在第一岛链和关岛失去对华威慑效果后,美军只能寄希望于修建更多的岛屿基地,以对冲我国的区域拒止体系。
然而,美军的想法虽然美好,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首先是后勤和成本问题。“分布式作战理念”要求美军将包括军机、舰艇在内的军事资产部署到其他岛屿基地上,但这并不意味着美军有能力为这些军事资产提供相应的后勤维护。
像F-22、F-35这样的隐形战斗机需要停放在特殊的全封闭式机库中,但美军未必有能力在所有岛屿基地上修建此类机库。美国海军甚至连船都修不及其次,而美军军事资产的分散部署也会带来协调指挥问题。
根据美国空军的构思,如果关岛等前进基地遭遇毁灭性打击,美军军机将不得不从更遥远的岛屿起降。这将不仅考验飞行员的体力,而且其他支援飞机的护航问题也将成为一个严重的挑战。美军虽然计划将太平洋岛屿打造成“第二个关岛”,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岛屿都能满足军事需求。
总的来说,无论是重新占领天宁岛基地,还是“分布式作战理念”,本质上都是美军在病急乱投医。今年8月美军以此为核心进行军演,以检验“分布式战略”,但演习仅仅进行了9天就匆匆收场,可见美军在执行这套新战略时仍面临不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