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带动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增长集采常态化下市场趋向集中

观演天下 2025-02-11 18:52:36

前言

骨科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在庞大人口基数和与日俱增的老龄化趋势下,近年来国内骨科医疗市场快速增长,骨科植入耗材需求随之加速释放。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比达12.60%,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超300亿元。2022年随骨科集采政策在人工关节和创伤领域全面执行,骨科耗材行业开始受到冲击,市场规模缩水。但基于当前国内老龄化趋势明显,骨科医疗需求刚性,预测未来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至2030年超800亿元。

强生、施乐辉、捷迈邦美、史塞克、美敦力等进口品牌依托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较强的研发和资金实力,在国内骨科植入耗材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而国产品牌起步相对较晚,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其中多数品牌市场份额不足5%。骨科植入耗材主要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其中创伤植入类是唯一国产企业占据优势的骨科植入耗材。相较于创伤而言,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对进口依赖度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2021-2024 年国内多次开展涉及关节类、创伤类、脊柱类和运动类的省级、国家级联盟集采。集采常态化推动小型企业出清,骨科植入耗材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一、老龄化趋势明显,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

骨科植入耗材是用于骨科治疗的医疗器械产品。骨科疾病的发病率与年龄高度相关,其中40-49岁、50-59岁、60-69岁、70岁以上人群原发性骨关节炎的患病率分别为30.1%、48.7%、62.2%及62%。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在庞大人口基数和与日俱增的老龄化趋势背景下,近年来国内骨科医疗市场快速增长,骨科植入耗材需求随之加速释放。根据数据,2019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比达12.60%,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超300亿元。2022年随骨科集采政策在人工关节和创伤领域全面执行,骨科耗材行业开始受到冲击,市场规模缩水。与此同时,行业国产化趋势开始,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2023年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达375.23 亿元。基于当前国内老龄化趋势明显,骨科医疗需求刚性,预测未来我国骨科植入耗材市场规模将平稳增长,至2030年超800亿元。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二、强生等进口品牌引领国内骨科植入耗材市场,国产品牌竞争力仍待提升

我国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参与者主要分为国产品牌及进口品牌。强生、施乐辉、捷迈邦美、史塞克、美敦力等进口品牌依托较高的品牌知名度、较强的研发和资金实力,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我国骨科植入耗材TOP20品牌中,进口品牌合计占据40%的市场份额。国产品牌起步相对较晚,市场竞争力较为薄弱。国产品牌中仅威高骨科以6.08%的市场份额仅位居第四,其他国产品牌市场份额均不及5%。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三、骨科植入耗材中创伤类国产化程度较高,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对进口依赖度较大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骨科植入耗材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4-2031年)》显示,骨科植入耗材主要分为创伤类、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创伤植入类是唯一国产企业占据优势的骨科植入耗材,主要由于创伤细分领域技术壁垒相对较低,国内参与者众多。相较于创伤而言,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对设计水平和技术要求较高,在原材料、工艺加工和工具设计制造方面要求也相对较高,而国内生产厂商以中小厂商为主,其研发创新能力有限,很难在短时间内深度参与,导致脊柱类、关节类和运动医学类骨科植入耗材对进口依赖度较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

数据来源: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

四、集采常态化推动小型企业出清,骨科植入耗材行业集中度有望不断提升

2021-2024 年国内多次开展涉及关节类、创伤类、脊柱类和运动类的省级、国家级联盟集采。经过近 3 年时间的集采,目前关节类、脊柱类国家集采和覆盖 28 个省市的创伤大范围联盟集采已经开展,骨科的三大核心领域耗材集采均已落地。

目前骨科耗材终端价格已经较低,预期未来出现更大幅度降价的可能性较低,整体来看,骨科行业集采风险基本出清,随着我国本土企业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和全面推行集中带量采购的趋势下,预计国内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集中度呈现逐步上升的态势,进口替代明显加速,同时技术落后、缺乏创新和市场开拓能力的小企业将逐步被淘汰,骨科行业市场集中度将持续提高。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整理(zlj)

0 阅读:3

观演天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