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省钱行为是真省钱,无效的省钱行为其实是浪费钱;
如果一个物品,比如一斤蔬菜,本来市场价是5元一斤,现在超市做促销,3元一斤,自己正好要买;
那就赶快买两斤;
这是真省钱,是有效的省钱行为。
而假如还是这些蔬菜,原来5元,现在只卖3元;
但自己不需要,是用不上的;
那么为了这差价的两元去购买,实际就是无效的省钱行为;
不仅没省钱,反而多花了钱;
花钱买了自己用不上的东西,就是浪费钱。
(2)
很多人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其实却入了商家的套路;
PDD这类省钱套路最常见;
买二送一,买50元减3元,买99元减20元;
买三单免一单;
买五件送两件……。
先不说这表面的减免,是不是真的减免;
就像双11的常见套路,先涨价再打折一样;
先把价格涨上去,再来个买50减10,最终的价格比没优惠前还贵。
即使就是真的减免,在平常价格上的减免;
如果需要一连买5件,才能有优惠;
如果需要消费达到某个金额比如300,500,才能有折扣;
就要及时刹车,问问自己:自己需要买这么多吗?自己用得上这么多吗?自己喜欢这件衣服吗?自己用它的频率有多高?是否经常使用?
如果一件衣服,自己并不喜欢,穿一两次就不再穿了;
如果一件物品,使用频率很低,自己很少能用得上;
如果一件物品,有保质期,不能长久存放;
那么多买其实是不划算的;
买的多又用不上其实是浪费,而不是省钱。
而商家会偷着乐,营销策略果然大快人心,直接捕获了人的心理需求。
(3)
还有些表面上的省钱行为,其实却付出了高昂代价;
为了省钱不坐公交,步行;
然而天气太热,受不了,还要再买瓶饮料,买个冷饮;
实际多花了钱。
为了省钱,剩饭剩菜不舍得扔,留下来继续吃;
却吃出了毛病,要看病吃药;
结果花了更多的钱。
夏天不舍得开空调,结果中暑热射病;
医院里一进一出,两千元用掉了;
还不如该用就用,省那点电费?
还有些商家,平台,会巧妙的把费用平均到天;
每天只花3元钱,只花1元钱;
每月只要50元,只要100元;
看上去都不多,实际上天长日久就是一笔不小的花费;
而关键的是,你并不怎么使用这项服务或者产品;
一张健身卡,每天只花3元;
但你一个月也只使用1次;
那一次的成本就是90元;
这样算下来,你根本没省钱,而是用高代价高成本去消费,实际就是浪费钱。
商家给你的优惠,早已事先算好了成本;
早已事先布好了一局。
(4)
人性中有贪婪,有懒惰,有自私的劣根性;
人还有爱占便宜的心理;
而商家,平台的营销策略,就是针对占便宜的心理精心设计的;
让买的人越买越开心,以为自己占到了不少便宜;
却不知不觉的买了超过自己需要的数量,买了用不到的东西;
没有号薅到商家的羊毛,反而浪费了口袋里的钱。
真的想省钱的话;
离不开评估自己的实际需要:
自己有多大概率会使用这件物品?
自己会使用这个物品多长时间?
使用概率越高,使用时间越长,单价越低,性价比才越高;
或者至少在这几者之间取得一个相对的平衡;
才是值得花钱购买的东西;
才是真正的省钱。
根本上,不要为了省钱而省钱;
有些钱,该花还是要花,就比如天热要开空调,路远还是要坐交通工具;
有些折扣,降价,优惠,在自己根本不需要的前提下,要不如不要;
就比如买三单免一单,买五送二,买199减50;
只有基于自己需要的基础上的折扣,优惠,满减,那才是真正的便宜,真正的省钱。
(作者:韩枫,华东师范大学/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欧美企业人力资源总监,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你的想法,欢迎留言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