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程似阱”,两位县长花钱买官,一人花了几百万也没如愿

编中人 2025-02-06 07:41:32

钱要花在刀刃上,否则即便给得再多,也不会被人重视。

在职场中,对于那些满足晋升条件的,而又会懂得运作的,往往能得偿所愿的。

去年,据官方披露,在二零二零年七月,溆浦县的时任县长谢商成,为了让自己再进一步,给予相关人员50万元,不到一个月被调整为县委书记。

这让很多人误以为县委书记这个职务,跟不要钱一样,很明显这是一种错觉。有人感叹,这钱花得真值!

虽然谢商成不廉洁,但是可以看得出来这明显是“友情价”。

50万不足以让上头的人冒这么大的风险,这背后更多是上位者的谋划布局。

如此赤裸裸的私相授受,很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谢商成受贿了1500万元,50万简直就是毛毛雨,不值得一提。

此等风气,让老实人自然难有盼头,老实人觉醒后就会让越来越少,进而疯狂试探。

上述的老谢,是湖南洞口人,他能晋升为县委书记,也许是时间上的巧合。

大家都知道,人际关系得靠平时积累,政绩也是由少变多的。

忽然之间,给人送钱不一定能办成事。

这其中有一定的运气的成分,即便被组织发现是必然的。

比如,“牡丹书记”辛耀峰,他就没有上面的老谢这么幸运了,能交易成功。

他和胡志强那可是铁哥们儿,胡志强可是正厅级干部,其父亲更是省委书记。

辛耀峰为了往上爬,不惜花重金铺路,给胡志强塞了百多万的红包,说白了有利益往来嫌疑。

在老胡的帮助下,榆林市驻京联络处主任辛耀峰如愿当上了县长,开启了一段传奇的仕途。

辛耀峰初任县长时,还谨小慎微,甚至“假扮”廉洁。

他特意定下来收钱“三不”原则:不了解底细的人不收、人品不好的不收、嘴不严的不收。

其实,他的这一套,有一些官员和他有同样的想法,只是老辛敢于表现出来。

某一年的春节,收到了20多万元拜年钱,而这笔前当时只有7万交到政府的廉政账户上。

2013年5月,时任府谷县委书记调离,这对老辛来说是一个机会。

他也想抓住这个机会,可笑的是在一番运作之后,耗资695万找人买官却未能升县委书记。

在正处的位置久了,他不是易学习,心态就很快失衡,于是改变奋斗的目标,逐渐发展成为收大钱。

据透露,辛耀峰不但插手企业经营、工程承揽、项目审批、资金拨付等,甚至还明目张胆“卖官鬻爵”。

其实,这个老辛是太着急了,后来不用钱买官反而当上了县委书记。

发展到最后,辛耀峰不仅向公职人员或老板办私事要钱,就算办公事,也要给他送钱。

更有甚者,在一次全县大会上,因服务员没有先给自己倒水,辛耀峰大为恼怒,会议中断。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