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董诰《万春集庆册》,共十开,以“万”字统领,将农耕、山水、民俗巧妙串联,每一帧都是对“春”的极致诠释。

万户春声
爆竹声喧,屠苏酒暖,孩童嬉闹与老人笑颜交织,展现民间迎春的热烈。

万绿春塘
柳条抽芽,春水初涨,渔舟轻荡,水墨氤氲间尽显江南生机。

万家春雨

万亩春耕
“一犁甘泽洽坡陀”,农夫挥锄,土地新翻,春雨润泽的农耕图景跃然纸上。

万壑春云
山峦间云雾缭绕,笔触虚实相生,暗喻皇恩如春霖普降。

万派春涛
其余如“万竿春玉”(竹林清幽)、“万屯春牧”(牧马繁盛)等,皆以细腻笔法绘尽春日的丰饶与祥和,堪称“尺幅千里,万象同春”。

万竿春玉

万屯春牧

万井春熙

万峰春霭
绘画:清代画坛巨擘董诰(1740-1818),字雅伦,号蔗林,出身浙江杭州名门,其父董邦达为工部尚书,父子并称“大、小董”。
他不仅是乾隆、嘉庆两朝重臣,更是诗书画三绝的全才,作品常得帝王御题,堪称“御用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