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夺取了柴家的江山,但很可惜的是,这之后的日子里,两宋的日子就很难过了不管北方的人马什么换,都是身在中原的两宋给他们买单。大辽如此,金朝也是如此,到了萌蒙元还是老样子,他们这些政权可以弱小,可以被人殴打欺负,但无论什么弱鸡,打宋朝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而后人总结经验的时候,总喜欢这么说:由于石敬瑭出于个人原因把燕云十六州给卖了,因此作为中原最主要的产马地丢失之后,中原的将士们就不得不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阻挡北方的铁骑。这点上,就连现在的宋朝背景游戏麻雀飞青天里面都是按照这个设定来做的。
但现实真的是这个样子吗?要知道宋朝的多次北伐那都是以骑兵为先导。甚至有的宋朝将领,比如岳飞,还有实力用宋朝的铁骑跟北方的铁骑对冲而不落下风。那么这里问题就来了,如果说宋朝缺战马,那这些宋朝精骑又是哪里冒出来的呢?其实,历史上的养马地,并不仅仅限于燕云十六州这个地方,严格意义上的来说,能给中原王朝提供战马的地方的有三个地方,分别是西北西域地区、蒙古草原、东北地区。历史上的朝代,只要控制这三个地方中的两个,基本上战马那是源源不断的。
比如历史上控制了西北西域地区和东北地区的唐朝,军中能作为战马来使用的就多达70多万匹。而按照王曾瑜先生《宋代军制初探》中的记载,宋代常年养马的数量只有14万匹。这数据相差甚远。而到了两宋朝,情况就变了。两宋疆域不大,北不到幽云,西不出银川。不论是西北、东北还是正北,这三处养马场都不在宋人版图之中。宋人战马获得只有依靠陕西地区。因此宋朝早些年的时候,利用高大的陕西养马,还是能够和北方精骑打的个有来有回的。只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
公元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以后,宋军战马开始被人卡脖子了。辽国、党项和西夏因为是宋朝的对手,常常对宋朝进行战马禁运。宋朝战马的主要进口渠道是吐蕃。而因为西北六谷吐蕃自身的原因,这个国家逐渐衰落,宋朝能进口的战马也大大减少了。宋朝的战马得来越发的艰难,政府养马,成本太高;民间养马,西南马匹又许多不适合战场。在宋神宗1075年的时候,北宋尚有10万匹马左右,而宋徽宗时,战马总计仅为1800匹,其中开封府、京西南路、京东东路等地竟无一匹,全国已经陷入了军中无马可用的危险境地。骑兵编制一直三不满一。
而宋朝控制的云贵地区,也就是当时所在的广南东、西路两路,也有一定马匹产出。这地区的马,一般称为“广马”。但是,广马既跑不快,也跑不远,加之身材矮小。完全不足以同北方游牧骑兵对抗。两宋因此在之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徒有骑兵之名了。但由于商人一直有“认钱不认国”的美名存在,因此宋朝通过特殊渠道还是能搞到一点战马地位,数量虽然不多,但集中到某一只军队了里,还是可以的,因此这就给后人一种宋朝有“精骑”的假象了。事实上还是缺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