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个新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第一代核潜艇工程总设计师、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的黄旭华同志(1924-2025)因病逝世。所以想着盘点一下那些中国XX之父/XX之母的民族脊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3ed005005d1b2868ff9adb938b57867.png)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61ee75f3dc5cdc3b2162e6f3a650985.png)
1.中国物理学之父--吴大猷(1907-2000),他的事业几近完美,在物理学领域造诣非凡,培育出了物理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与李政道。他还谱写了一曲爱情的绝唱,照料患病的妻子长达52年,一生无子女,享年93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771e53e8eb937848c17cfc39f828f1b.png)
2.世界(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1930-2021),中国著名农业科学家,他发明了“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并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大幅提高水稻产量,为解决中国以及全球的粮食安全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19699e34e5863b6924478fd71cad23b6.png)
3.中国卫星/北斗之父--孙家栋(1929年4月-),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卫星和航天工程的发展,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之一。孙家栋在北斗导航系统的研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推动了中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他的贡献为中国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荣获多项国家级荣誉,包括“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另一说法中国卫星之父是钱骥。)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19f446f519e4d466cb0522f43fd483d.png)
4.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1945-2017),他毕生致力于射电天文学研究,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的发起者和首席科学家。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显著提升了中国在天文学领域的国际地位。南仁东不畏艰难,长期扎根贵州深山,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关,为中国天文事业作出卓越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1356f2cbfd755a809a4a5eeb79bf6f6.png)
5.钱学森(1911-2009),中国杰出的科学家和航天事业奠基人,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以及“火箭之王”,他早年留学美国,在空气动力学和火箭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1955年回国后,钱学森领导并推动了中国导弹、火箭和卫星技术的发展,为中国“两弹一星”工程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现代科技发展的核心推动者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d53e7709cde6e221237c55fce88f156.png)
6.中国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1917-2012),中国著名航天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四老”之一。他是中国导弹与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人,长期致力于火箭与导弹技术研究。屠守锷参与并领导了中国第一枚远程火箭和洲际导弹的研制工作,为中国“两弹一星”工程的成功作出卓越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a04835c3f257c472eb66c5dc60b58e68.png)
7.中国量子之父—潘建伟(1970-),潘建伟是中国量子科学领域的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的奠基人之一。他带领团队在量子通信、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计算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世界领先的突破性成果,尤其是在量子卫星“墨子号”的研发和实验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d39a369abf5e7226dd7216fee58f457.png)
8.中国量子化学之父—唐敖庆(1915-2008),江苏宜兴人,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他专长物理化学和高分子物理化学,特别是量子化学,有分子内旋转、高分子化学反应统计理论、配位场理论、分子轨道图形理论及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等研究成果。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白,还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深谙理论的栋梁之材,如孙家钟、江元生、张乾二、邓从豪、刘若庄、沈家骢等院士,开创了现代理论化学的“中国学派”。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42c1c8726417162cfce3c4d82687947.png)
9.中国核弹之父—邓稼先(1924-1986),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为中国的“两弹一星”工程(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卫星)作出了卓越贡献。他领导并参与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研制工作,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攻克了众多技术难关,为中国核武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de65bf4c860806e6a793637ecf3c069.png)
10.中国核科学/原子能科学之父——钱三强(1913-1992),中国核科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在原子核物理研究和中国核武器研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钱三强领导并推动了中国原子能科学的发展,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的成功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他的贡献不仅限于科学研究,还包括培养了大批核科学人才,为中国核科学和国防事业的崛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31e71ef91ce1a1cb76a31c0a5cc766d.png)
11.中国氢弹之父—于敏(1923-2019),他是中国氢弹研制的主要设计者之一,提出了独特的“于敏构型”,为中国氢弹的成功爆炸作出了决定性贡献。于敏长期隐姓埋名,投身于核武器研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攻克技术难关,为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奉献精神和卓越成就被誉为中国科技界的楷模,是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217663b0128484dd03a2c1d6f331ad2.png)
12.中国激光照排之父—王选(1937-2006),他是中国计算机汉字信息处理领域的先驱者,他领导的团队成功研发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彻底改变了中文印刷技术,使中国印刷业从“铅与火”迈入“光与电”的时代。这一技术不仅提高了印刷效率和质量,还推动了中文信息处理的现代化。王选的贡献被誉为“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c7aee4f9e4fbbc530bb02a191bf95ee5.png)
13.中国环保之父—曲格平(1930-),他是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环境科学研究和环保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他参与并推动了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建立,为中国现代环保体系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曲格平还积极倡导可持续发展理念,推动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为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29725cc872bc3521ac48d8e28ca1ad1.png)
14.中国钻探之父—刘广志(1923-2014),他长期致力于钻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在石油、天然气、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刘广志领导并推动了中国钻探技术的自主创新,解决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为中国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积极推动钻探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培养了大批专业人才,为中国钻探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580d96acee7239c4459ce9e1c9c886f.png)
15.中国炮兵之父—朱瑞(1905-1948),中国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将领,毛主席曾感慨道:“朱瑞是中国的炮兵元帅”。他不仅在战场上指挥炮兵部队取得了重大胜利,还致力于炮兵学校的建设和炮兵人才的培养。他提出的许多战略和战术思想,对中国炮兵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辽沈战役攻克义县的战斗中,朱瑞不幸触雷牺牲,时年43岁。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e580283f91c331965f6b67924db4124.png)
16.中国光纤之父—赵梓森(1932-2022),他领导并推动了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成功研制出中国第一根实用化光纤,为中国光纤通信产业的起步和壮大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283b1c14dbfd191d96e6acd7ad7eb546.png)
17.中国现代海军之父/中国航母之父—刘华清(1916-2011),刘华清曾表示,“如果中国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他不仅是中国海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推动者,更是实现中国航母梦的关键人物之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fddb003c55ca33147b91a5546527203.png)
18.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1910-1985),他是中国现代数学研究和教育的奠基人之一,在数论、解析数论、代数等领域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华罗庚不仅自身在数学研究上作出了卓越贡献,还培养了大批数学人才,推动了中国数学学科的发展。他的工作极大地提升了中国数学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为中国现代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72e43daa72a20ab42c5294c17a322883.png)
19.中国光学之父—王大珩(1915-2011),中国现代国防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他领导下,开拓与发展了靶场光学测试技术、激光技术及太阳地面模拟等国防光学技术领域。为配合中国中程地地导弹发射实验,中国科学院承担研制大型精密靶场光测设备的任务,他任总工程师,提出工程总体方案,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一次研制成功,性能达到当时同类仪器的国际水平,满足了国防尖端武器试验的急需。继而在G179、718经纬仪和船体变形测量系统,170跟踪望远镜,331电影经纬仪等研制任务中,对总体方案和技术路线进行指导解决了许多关键技术问题。他对国家光学技术领域的长远发展规划的制定研究方向、研制任务的确定,技术基础的建议等方面,做了大量筹划决策组织领导和技术指导工作,并积极倡导建立研究--发展--小批量生产一体化的体制。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0630fb66aa137e6cc924ecdb13073d21.png)
20.中国民族化学工业之父 —范旭东(1983-1945),他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他创办了久大盐业公司、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成功生产出中国第一批精盐、纯碱,打破了外国企业对市场的垄断,推动了中国民族化学工业的起步与发展。范旭东还积极推动科学研究与工业实践相结合,培养了大批化工人才,为中国化学工业的自主创新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8d1520450d8c154f10fbff17e208f82e.png)
21.巨浪之父、东风-21之父、中国航天固体火箭发动机之父——黄纬禄(1916-2011),他长期致力于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与开发,为中国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黄纬禄领导并参与了中国多种型号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工作,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为中国固体火箭技术的自主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9142bb8709d05b85e168a1b9688ee1a3.png)
22.半导体材料之母——林兰英(1918-2003),中国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奠基人之一,长期致力于半导体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在锗单晶、硅单晶、砷化镓单晶和高纯锑化铟单晶的制备及性质等研究方面获得成果,其中砷化镓气相和液相外延单晶的纯度及电子迁移率,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4877a77629320f071711ddd572409c69.png)
23.中国龙芯之母 - 黄令仪,(1936-2023)她长期致力于集成电路和微电子技术的研究,是中国自主芯片研发的重要推动者之一。黄令仪参与了“龙芯”系列处理器的研制工作,为中国在高端芯片领域的自主创新作出了卓越贡献。她的工作不仅推动了中国微电子技术的发展,还为中国信息产业的自主可控奠定了重要基础。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d34800a3029fa0ba3e3df77859cea68.png)
24.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1922-2021),吴孟超是最先提出中国人肝脏解剖“五叶四段”的新见解,在国内首创常温下间歇肝门阻断切肝法,率先突破人体中肝叶手术禁区,建立了完整的肝脏海绵状血管瘤和小肝癌的早期诊治体系。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74126b15372bbda9fc1c4d82e61acaa.png)
还有中国雷达之父——束星北、中国核能之父——卢鹤绂、中国地质学之父——李四光、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铁道之父——詹天佑、中国化学之父——侯德榜、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红军之父——朱德元帅、中国海军之父——肖劲光、中国空军之父一刘亚楼、中国气象之父——竺可桢、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中国汽车之父——饶斌、中国计算机之母——夏培肃、高速轮轨之父——沈志云、中国高铁之父—刘志军(虽然2013年因为腐败落马了,但是贡献还是不可磨灭的、中国半导体之母——谢希德、中国核物理之母——何泽慧)、中国铀同位素分离之母——王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