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春分,“8大习俗”别忘记,老传统别丢,迎春纳福接好运

大大海微澜 2025-03-20 03:34:44

明日春分,“8大习俗”别忘记,老传统别丢,迎春纳福接好运

春分,是春季的第4个节气,春分不但平分了昼夜,也平分了春季。此时严寒已逝,春光明媚,万物生发。作为24节气中最重要的标志性节气,也是古人较为重视的节气之一,民间许多传统习俗流传至今。明日春分,“7大习俗”别忘记,老传统别丢,迎春纳福接好运,日子越过越顺。

习俗:1:吃春菜

春分吃春菜是一种传统习俗,“春菜”顾名思义,是春天的时令蔬菜,而岭南一带,“春菜”则是一种野苋菜,北方则是荠菜、蒲公英等野菜。

推荐食谱:荠菜馅水饺

食材:面粉300克,鸡蛋3个;荠菜、油、盐、葱、生抽、蚝油、五香粉、胡椒粉、料酒各适量。

做法:面粉加入适量的水和成面团,盖上保鲜膜饧着。

荠菜洗净,锅中水开加1勺盐少许食用油,下入荠菜焯烫1分钟,然后捞出过冷水,控净水分,切碎。

鸡蛋打散,加点料酒去腥,搅拌均匀,起油锅倒入蛋液,迅速用筷子搅散,出锅晾凉。

所有食材放入盆中,加入葱花、盐、五香粉、胡椒粉、少许生抽、少许蚝油调味,拌匀。

包饺子,面团揉成长条,切成均匀的小面剂子,擀成饺子皮,包上馅两手对捏成饺子。

煮饺子:锅中水开下入饺子,点2次冷水,第三次翻开即可出锅装盘。

习俗2:吃太阳糕

在古代,民间有春分日吃太阳糕的习俗,寓意太阳高照。人们相信,在春分日吃了太阳糕,可以带来一年的好运。

推荐食谱:油炸糕

食材:黄米面300克;红豆薏仁丸、黑芝麻丸、油各适量。

做法:发酵好的黄米面加入适量的开水烫面,然后揉成面团。

取一块面团,包上准备好的红豆薏仁丸或者黑芝麻丸,包好团圆,稍压扁。

起油锅在油温5~6成热下锅,中火炸至两面金黄,出锅装盘。

习俗3:春祭

在古代,春分是祭祀庆典的日子,有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民间,春分开始扫墓祭祖,也叫春祭。人们会在这一天整理家庭祭坛,摆上鲜花、水果和香烛,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祈盼先人保佑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好运连连。

习俗4:竖蛋

俗话说“春分到,蛋儿俏”,春分竖鸡蛋的习俗流传甚广,已成为世界游戏。每年的春分这天,世界各地会有数以万计的人在做“竖蛋”实验。因春分时昼夜平分,比较有利于找平衡点把鸡蛋立起来,所以春分竖蛋习俗流传至今。

习俗5:祭日

春分还是传统祭日的节日。在古代,人们会在春分这一天祭拜太阳,感恩太阳赐予大地光明和能量,促进万物生长。

习俗6:送春牛

春分时节正是农民开始春耕的时候,因此很多地区的人们会在这天挨家挨户送春牛图,寓意吉祥,象征这一年能够粮食丰收。春牛图通常是把二开红纸或者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黄牛耕田的图样,名曰春牛图。

送图者都是民间善于演唱者,说一些春耕吉祥话,且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直说到主人乐意给钱为止。俗称说春,说春人便叫春官。家家户户也都很乐意给春官付钱,讨个吉利和好彩头,希望春耕顺顺利利,当年有个好收成。

习俗7:放风筝

春分时节,民间有放风筝的习俗,此时天气回暖,正是人们感受大自然的好时候,而风筝的造型,又是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所以,民间认为放风筝可以祈福、驱邪,求得一年都有好运气。

习俗8:粘雀子嘴

民间春分这一天有吃汤元的习俗,而且还要包一些无馅的汤元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明日春分,“8大习俗”别忘记,老传统别丢,迎春纳福接好运。欢迎留言,点赞,转发和分享,关注我,下期内容更精彩!

此文为大海微澜原创图文,盗文盗图必究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