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庞德大战许褚、魏延和关平,表面不分胜负其实胜负可分

谈史论文漫漫评 2024-04-17 09:14:36

庞德的武力有多高?他与许褚有没有差距?曹操平定汉中时,川中名将杨任、杨昂等人都敌不住许褚等名将。曹军势如破竹般夺取了阳平关。

张鲁向群臣问计。阎圃说道:

“某保一人,可敌曹操手下诸将。”

阎圃推荐的人就是南安庞德。

张鲁一听,"心中大喜"。由此可见,在阎圃与张鲁心里,庞德是可以抵敌许褚等人的。

一,庞德大战许褚

张鲁重赏庞德,命令他带精兵一万到南郑城外十里抵挡曹兵。

在潼关大战时,马超败张郃、杀李通后,庞德与马岱率西凉铁骑冲阵捉拿曹操,弄得曹操割须弃袍逃命;到渭水之战,韩遂与庞德被曹军包围,庞德跌入陷马坑,曹操眼看可活庞德报潼关之仇,可没想到,庞德竟弃马跳出坑外,并持刀步行杀出重围。这还没完,庞德见韩遂还被围困,又返身杀回,将韩遂救出。这勇猛让曹操也赞叹不已。

现在"故人"重逢,曹操精心为庞德用设计了车轮战。

张郃先出,战了数合便退。夏侯渊也战数合退了。徐晃又战三五合也退了。临后许褚战五十余合亦退。庞德力战四将,并无惧怯。各将皆于操前夸庞德好武艺。

曹操用车轮战的目的,就是要消耗庞德的体力,"使其力乏,然后擒之"。他想收服这员西凉勇将。

这与收服徐晃时的情况是十分相似的。

曹操秘密移驾幸许都。杨奉带领徐晃半路拦截。

行不到数程,前至一高陵。忽然喊声大举,杨奉、韩暹领兵拦路。徐晃当先,大叫:“曹操欲劫驾何住!”操出马视之,见徐晃威风凛凛,暗暗称奇;便令许褚出马与徐晃交锋。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

这一战,是以曹操鸣金收兵召回许褚告终的。因为曹操见徐晃"真乃良将","不忍并之"。

为了收服对方,面对徐晃时,曹操派许褚一人出战;而面对庞德时,曹操郑重其事地用了车轮战。结果车轮战并未让庞德"力乏",反而"并无惧怯"。在庞德面前,车轮战失败。而且,战后连许褚也夸庞德"好武艺"。

从这二战的表现来看,庞德的武力还要稍强于徐晃。

正如曹操所说的,徐晃是"良将",是帅才;而庞德是"勇将",是勇悍无比的将才。

这二次大战之后,徐晃被劝说归降曹操。为何徐晃会改投敌方,因为这一战让徐晃看到了曹操的强大,自己并无半点胜算;而曹营四将战庞德后,曹操则采取了另外的方法,他贿赂杨松,使庞德进退维谷,又挖好陷阱,诱庞德中计落入坑中,这才将庞德收服。

曹操为何不在车轮战后直接劝降庞德?因为条件不成熟,这一战庞德并未受挫,而是毫无惧怯。

所以,南郑之战时,庞德先后战了张郃、夏侯渊、徐晃三员大将,但由于曹操有言在先,三人明显留有余力,各战三五合便退,庞德也只是热了身,体力并未有大的消耗。

许褚接着交战,他同样也要顾虑曹操的话,也难以全力以赴。

所以,许褚战了五十回余后便主动回阵。这一战,许褚并未输,庞德最多也只能说与许褚杀了个不相上下。

但庞德与许褚有没有差距?当然有。当年马超大战许褚二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时,这是双方最强武力的比拼,如果庞德能胜许褚,渭水大战时,就会代替主人马超出阵。

庞德与许褚在武力上是有差距,但很小,只是稍逊于许褚而已。

二,庞德大战魏延

刘备稳定成都后,便率大军出征,要从曹操手中夺取汉中。起初曹操还比较轻敌,认为夏侯渊、张郃等大将完全可抵挡,结果张郃接连被黄忠和张飞打得大败,到定军山夏侯渊被黄忠斩杀后,曹操才如梦初醒,连忙率大军来决战。

接着汉水一战,一身是胆的赵子龙的神枪让曹营众将心惊胆战,一战定乾坤。米仓山粮草被烧、北山粮草被夺、营寨被占,曹操败回南郑。

头号大将许褚在阳平关接应粮草时竟喝得酩酊大醉,被张飞一矛刺伤手臂,险些丧命。

到这时,汉中争夺战大局已定。但曹操不愿就这样灰溜溜退兵,大军在斜谷界中一时进退维谷。恃才傲物的杨修直言曹操保汉中已成"鸡肋",但曹操还不愿面对现实,以"扰乱军心"之名杀了杨修。

杨修被斩的次日,曹操兵出斜谷与蜀兵决战。

魏延率一军拦住去路,曹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起火,原来马超率兵在后劫了营寨。腹背受敌的曹操并不心慌意乱,挥剑在手道:"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奋勇向前。魏延诈败而走。

战退前军,曹操挥军回战马超。自己立马于山坡高处看两军争锋。

一切都好像尽在曹操掌握之中的样子。其实不是这样,刚摆脱腹背受敌险境的曹操,面临着一生最大的危险。

忽一彪军撞到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在斜谷,魏延与庞德二次交手,第一次在是面对曹营众将奋勇向前"诈败"而走,这次并不是战败;第二次被庞德奋力战退。

许褚受伤后,庞德便负责护卫曹操,但魏延成功引开庞德并乘虚将曹操射伤,其谋略完全胜过了庞德。最后庞德将魏延杀退,救了曹操,算是将功补过。

魏延眼看就可杀曹操立奇功,肯定不会轻易罢手;庞德要救主,自然竭尽全力。结果庞德"奋力向前"杀退魏延。由此可见,就武力而论,庞德要稍强于魏延。

但庞德让魏延牵着鼻子走,充分暴露了其有勇无谋的能力。

魏延射掉了曹操二个门牙,让曹操班师彻底放弃汉中。他才是斜谷一战的最后胜利者!

三,庞德大战关平

襄樊之战,让关羽达到了人生巅峰,也让庞德一战成名,同时,小将关平的表现,也让大家惊喜。

大战初期,关羽一合斩夏侯存,关平一刀杀翟元,荆州兵势如破竹地攻下襄阳。

关羽率军渡襄江攻樊城,曹仁的部将吕常率兵想半渡击之,可魏军面对神威凛凛的大刀关云长,竟不战而走!樊城危在旦夕。

曹仁向曹操求援。曹操派于禁率七支精锐的部队前去保樊城。庞德自告奋勇为前锋,并抬棺上前线,誓要"挫关羽三十年之声价。"

关平替父亲打头阵。庞德瞧不起关平,大叫道:"我奉魏王旨,来取你父之首!你这小孩乳臭未干,我不杀你,去叫你父亲来!"

平大怒,纵马舞马,来取庞德。德横刀来迎。战三十合,不分胜负,两家各歇。

如果二人继续斗下去,关平能否胜庞德?肯定不能!后面关羽亲自二次战庞德时,关平就再没有提出过替父出战。关羽受伤后,庞德引军搦战十余日,关平也始终是坚守营寨,并且瞒报关羽。由此可见,关平是没有把握击退庞德的。

关平虽然武力稍逊于庞德,但他是个有大局观的帅才。庞德气焰嚣张而来时,关羽勃然大怒,当时就要出战。关平劝告父亲:

父亲不可以泰山之重,与顽石争高下。辱子愿代父去战庞德。

关羽第一天与庞德大战未分胜负回营后,关平再次劝关公:

俗云初生之犊不惧虎,父亲纵然斩了此人,只是西羌一小卒耳;倘有疏虞,非所以重伯父之托也。

从中可看出,关平年纪轻轻,头脑冷静清醒。

以庞德为参照,也可比较一下魏延与关平。庞德在斜谷奋力击退魏延,在樊城三十合与关平战平。由此可见,年轻的关平在武力上已完全不在魏延之下。

魏延诈败,在曹操、张郃、司马懿等大名鼎鼎的人物眼皮底下都取得了成功,可看出他的有勇有谋。魏延守汉中多年不辱使命,也可看出他是个难得的帅才。但魏延性格高傲,脾气暴躁,与大多同僚都难以和睦相处,一般的上级根本无能力指挥他,居功自傲的他被孙权、孔明等人认为是"心术不正"。这也是他后来冤死的主要原因。

而大公子关平低调谦虚,为人勤勉,其进步足以让任何人刮目相看;他随父亲镇守荆州多年,统兵之能已尽得关羽真传,早已是荆州名副其实的副帅;他既能陆地作战,也极善水战,已是蜀汉集团难得的全才。虽然襄樊大战时,关平的武力还未达到顶级行列,但明显已有一流水平。关平自追随关公后,其进步是让人欣喜的。假以时日,他的成就将会远超魏延,可用"不可限量"四个字来形容,只可惜这位栋梁之材英年早逝!

(图片来自网络)

(主要参考资料《三国演义》)

0 阅读:96

谈史论文漫漫评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