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论系列之七:我们与其卖水、卖天,还不如重金向全世界“买人”

周大开有闻 2024-12-15 20:08:38

歪论系列之七:我们与其卖水、卖天,还不如重金向全世界“买人”

周大开

12月1日,笔者写了一篇小文,题目叫《我们与其卖水、卖天,还不如“卖人”》,大意是抨击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最大化地追求经济效益,竟然不惜卖水(卖自来水公司)、卖天(卖低空经营权)。笔者由此发表感慨,我们与其卖水、卖天,还不如“卖人”——向国外大量输出劳务!

今天,笔者却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由十多天前的主张“卖人”,改写今天的“买人”——花重金面向全世界引进人才!

那么,如何“买人”?“买人”的重金从何而来?具体怎样操作?

别急,请听笔者慢慢道来,支招一个“消肿”筹款“买人”法——

现如今,国民最痛恨的一个普遍现象就是:不少地方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们总认为公务员总量偏多,应该予以精简、裁撤(即“消肿”)!

可是人家公务员好好上着班,没犯任何错误,如何“消肿”呢?

对此,笔者献上“锦囊妙计”以为,我们应快、准、狠地向慵懒散 公务员“开刀”。

首先,我们可否从制度设计上入手,铁令天下:凡触碰上限者,概请背铺盖卷回家——

比如出台《公务员法实施细则》,细化规定:一年中累计被人投诉吃拿卡要几次的;

比如一年中工作态度恶劣,辱骂群众几次甚至殴打群众一次的;

比如“吃里扒外”,时常私底下甚至公开地散布不当言论,在群众中造成不良影响的;

比如乱搞男女关系,严重败坏党员干部形象的;

比如经常迟到早退的;

比如明显假公济私、以权谋私、徇私枉法的;

比如为群众办事“推磨儿”、“踢皮球”,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等等,等等,制定它十条、数十条,装订成册,全国每位公务员人手一份,宣传贯彻到位,不管是谁,一旦触犯,“一棍子打死”,坚决精简、裁撤(即“消肿)!

我们来个假设:全国2844个县级行政区、333个地级行政区,如果每个县级、地级行政区平均每年精简、裁撤10位公务员,那么全国每年就是3.2万人!

被消减下来的这3.2万人,我们按他们原来人均年工资、奖补10万元概算,那么全国财政每年即可减少支出32亿元!

于是,在丝毫不影响中央财政原有年度预算的情况下,我们面向全世界“买人”便有了资本!

那么这32亿元是什么概念呢?

根据2024年IEEE-USA的薪酬和福利调查报告,2024年,美国拥有的约2632名世界顶尖科技人才‌‌(包括美国工程师和其他技术专业人员),其平均年薪为17.4万美元‌,也就是126.7万元人民币!

如果我们把每年精简、裁撤3.2万公务员而节省下来的这个32亿元在全国范围内予以高度集中,比照美国目前的高技术人才的年平均薪金,我们也打包专用于从全世界引进高精尖人才,那么一年就可引进2525人!

不 惜 花 重 金

如果我们在美国目前高科技人才平均年薪126.7万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再增加50%(即190万元人民币),那么我们每年精简、裁撤3.2万公务员而节省下来的这个32亿元工资,如果我们将其全部集中用于面向全世界聘用顶尖科技人才,那么一次性就可以聘用1684人!

如果我们真能做到如此设计、运作,一个基本的常识: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我们还愁引进不来全世界的高精尖人才?我们还惧美国卡我们的高科技脖子?

当然了,这毕竟是笔者个人的“痴人说梦”!

当然了,要实现笔者之“梦”,如下几步至关重要——

关键的关键是我们敢不敢从顶层这样设计?

关键的关键是我们有没有勇气拿慵懒散公务员“开刀”?

关键的关键是我们能不能把“抠”出来的这笔钱全国集中并专款专用于面向全世界“买人”?

关键的关键是我们的后续配套措施能不能跟上、能不能留住“买来的人”?

总而言之,“买人”并非那么好“买”哦!

0 阅读:0

周大开有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