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思想家爱默生曾说过这样一句话:你的善良必须带点锋芒,不然等于零。
前几天,朋友乘大巴回老家,坐在车上等着发车的时候。一位先生走到她身边,给她指了指自己的残疾证。朋友当时觉得他很可怜,并且一脸雾水的看着他,不清楚他叫自己有什么事。先生示意她看一下本上的数字,原来是让她捐钱的。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年轻人身上基本都没有现金,靠一部手机走遍天下。所以很抱歉的对他说,自己没有现金。不料,先生缓缓的掏出二维码。朋友为缓解尴尬,赶紧捐了50。先生在本子上写道:你是一个好人。
他走之后,旁边一个阿姨问她,捐了多少,她如实说了。阿姨翻着白眼说:助纣为孽。朋友很懵,想了很久之后问我:捐钱帮助别人不是好事吗?为什么会被阿姨这样说?
一个人的成长,从放弃做一个“好人”开始
“好人”这两个字,是很多人都想要的标签,就像有些人的人生格言就是当一个好人。为什么想要当“好人”呢?首先,生而为人,多数人都有一颗行善的心,所以想当一个好人。其次,“好人”是对个体的道德认同。
问题来,什么是“好人”呢?如果心理学家告诉你,对当好人的向往,会阻碍我们成为最好的人,该怎么办?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的成长,是从放弃做一个“好人”开始的,别不信。
想要成为“好人”,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当大家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想必很不理解,想要成为一个“好人”,怎么会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首先,“好人”是一个定义很宽泛的词语,每一个人对“好人”都有不一样的理解。有人认为:不伤天害理,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乐于帮助他人,就是好人。有些人认为:不为自己的利益伤害他人,尊重他人的利益就是好人。更有些人认为:对我好的,才能称为好人。
一个人的成长,从放弃做一个“好人”开始
大家发现没有,每一个人对好人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想当一个他人眼中的“好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无论你做的再好,总会有人不满意。
“好人”这个标签不是护身符,而是一种束缚。你想当好人,就要满足所有人的要求。若你不能满足所有人的要求,那便不能称为一个好人。因此,想要成为一个“好人”,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而这种观念也在阻碍你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正如社会心理学家多莉·丘格讲的那样:我们对“好人”的定义是很狭隘的,在科学上是无法实现的。
成长从放弃做一个“好人”开始
首先,先了解心理学上的一个概念:有限道德。可以理解为非故意的不道德行为,推翻了之前的无限道德。心理学家把有限道德界定为一种系统的、可预测的心理过程,而这种心理过程让人们实施的是与自己道德准则不符合的不道德行为。
一个人的成长,从放弃做一个“好人”开始
简单的来说,就是个体对自己认为的道德水准,与实际存在的道德水准之间的差异。同时,有限道德造成的偏差也是普遍存在的。也就是说,个体是无法完全成为“好人”的,再优秀的人,也会由于认知偏差无意识中做出违背自己道德原则的事。
说到这,有些人会很生气,觉得我说的不对。当然,我不会生气,因为有限道德就是在无意识中产生的。
有限道德产生的原因
大脑是很复杂的存在,有时候也会自欺欺人。有限道德的原因其实蛮复杂的,就不展开讲了,只大概的说一下。在做一件事之前,会经历三个步骤,分别是预想、行动、评价。在这三个步骤中,“应该自我”和“想要自我”的作用发生了很微妙的改变。
一个人的成长,从放弃做一个“好人”开始
“应该自我”和“想要自我”是个体内心两种相冲突的想法。“应该自我”是理性的、睿智的、道德感很强的一面。“想要自我”就是感性的、情绪化、冲动的一面。
为什么我们想遵守道德规范,行动上没这么做,事后也没感知到自己的不道德呢?就是因为在决策阶段,“应该自我”占上风,所以我们坚信自己一定实事求是。到了行动阶段,“想要自我”控制着我们,使我们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的想法。
最后在评价阶段,“应该自我”占据上风,使我们相信自己的行为达到了道德要求。实则,不然。
好人是给别人看的,善良是自己的选择
一个人的成长,从放弃做一个“好人”开始
所以说,当个体只是想从行为变成一个“好人”的时候,其实是无法成为一个好人的。因为是人就会犯错,而好人是不允许犯错的。一旦犯错,就不是好人了。因此,很多被评价为“好人”的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会觉得被束缚。而这,也让他们止步不前。
因此,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从抛弃做“好人”开始的。只有抛弃这个固有的观念,才能进步。当然,生而为人,我们应该成为一个善良的人。允许自己犯错,看到自己的错误,不断进步。好人是给别人看的,善良是自己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不要活在别人的看法和期待中!
做好人太苛刻,太累了。而且现在大家都对好人有外貌要求,一定要那种看起来阳光向上,慈眉善目之类的人才比较合适做好人,其他人要么别有用心,要么是非奸即盗。
是的,大家都去做坏人,开始争斗
做一个有底线的人[呲牙笑][呲牙笑][呲牙笑]
有利而做,无利而歇。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