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提到中国古都,人们会想到两个城市:西安、洛阳,这是“六大古都”中最古老的两个。
尤其是西安,古称“长安”,是西汉、唐代等繁盛统一王朝的都城。宋朝之后,西安虽然不再是都城,但一直是全国性大都市。
本文要展现的,不是古代长安,而是晚清民国时期,西安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与上海、广州、青岛这些沿海城市不同,西安由于地处中国内陆的西部,根本看不到高楼大厦,当时的最高建筑仍是古代大雁塔。
下面,就一起来看一看,外国摄影师镜头里,“旧社会”的西安是什么样子?
那个年代,还没有大型工业化工厂,大多还是小作坊,照片中是染坊的一名工人。
大雁塔附近,有一座古戏台。当时的西安人,看不到电影电视,经常来这里看戏、听秦腔。
那个年代的街头剃头师傅,其实跟80年代没有太大差别,只是卫生状况差一些。
与其他北方城市一样,“旧社会”的西安没有高楼大厦,只有一两层高的平房,大街还是泥土路。
那个年代,菜市场居然是这个样子!一位买菜的市民,正在菜农面前讨价还价。
西安钟楼附近的大街,连个水泥路、柏油路都没有。没有汽车,只有马车、驴车和黄包车。
裁缝,是一门古老的职业,但是没想到,40年代的西安,就已经有缝纫机了。
西安钟楼附近的市区,街头广告居然有英语了。当时的西安市民,还在穿长衫。
西安的一座城门,至今依然保存完好。城门大街上,有不少载客的黄包车。
“旧社会”的西安,地方工作人员正在给百姓调解矛盾纠纷。
那个年代,西洋医院还不太流行,人们大多自己到药房里,买中草药治病。
和其他城市一样,西安也是被城墙包围着,墙内是城区,墙外是郊区和乡下。
那个年代,大多数地方还没有通电,所以也就没有碾米机了,人们依旧还在使用石磨碾米。
由于年久失修,小雁塔已经十分残破,感觉快要塌陷了。
以上,就是清末民初时期,“旧社会”的西安城市风貌。虽然看上去有些落后,但仍然给人一种民风淳朴的感觉,这就是曾经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