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廊坊三河市城管部门一则"店铺招牌禁用红黑蓝"的指令引发舆论哗然。知名连锁品牌蜜雪冰城的红底白字招牌被强制改为灰底白字,商户们却被告知"文件还没有,就是先行一步"。这种无文件依据的行政干预,让曾引发全网吐槽的"丧葬风"招牌整治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 无文件先执法:权力任性何时休?
三河市城管部门回应媒体时称,此举是落实市政府城市规划要求,但承认相关文件尚未出台。这种"先斩后奏"的执法方式,暴露出基层治理中根深蒂固的权力任性。我国《行政许可法》明确规定,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规范性文件依据的行政行为,本质上就是违法行政。
值得注意的是,在河北省及廊坊市现行的户外广告管理规范中,仅对广告设置的位置、形式等作出原则性规定,从未明确禁止特定颜色使用。这种层层加码的"土政策",不仅损害政府公信力,更涉嫌违反《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中"不得干预市场主体自主经营"的禁止性规定。
■ 丧葬风整治陷入颜色误区
近年来,全国多地频现"统一招牌"闹剧:
2021年,上海某街道将商铺招牌改为黑底白字
2022年,西安某区要求门店统一使用灰色系
2023年,成都某商圈强制更换纯白招牌
这些被网友戏称为"丧葬风"的整改,往往以"市容整治"为名,实则暴露出城市规划的审美匮乏和治理能力的粗放。三河市此次刻意避开黑色却禁用红色,更是矫枉过正的典型表现——蜜雪冰城的企业视觉识别系统(VIS)中,红色本就是品牌核心元素。这种"一刀切"的整改,直接冲击企业的品牌价值。
■ 商户的隐形成本谁买单?
据业内人士估算,一家普通商铺更换招牌的成本在2000-5000元不等,连锁品牌因涉及特殊材质和设计,费用可能高达数万元。三河市此次整改涉及多少商户、产生多少经济损失,目前尚无官方数据。但根据蜜雪冰城官网显示,其在三河市至少有8家门店,仅这一品牌的整改成本就可能超过10万元。
更值得警惕的是,这种随意性执法给营商环境带来的隐性伤害。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的调研显示,行政干预已成为影响小微企业信心的主要因素之一。当商户们不得不担心"明天橱窗会不会被刷磨砂",谁还敢做长期经营规划?
■ 城市治理需要法治思维
此次事件暴露出三个深层问题:
1. 行政决策缺乏合法性审查
2. 公众参与机制形同虚设
3. 权力约束机制失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指出:"城市治理现代化必须遵循'法无授权不可为'的基本原则。即便是出于公共利益的需要,也要通过法定程序进行补偿。"
目前,已有法律界人士建议受影响商户依据《行政诉讼法》提起维权。而更多网友则呼吁:城市管理应当尊重商业规律,包容多元审美,毕竟五彩斑斓的招牌才是人间烟火气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