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加拿大女模命殒上海滩,刚来上海两周,警方4天侦破案件

半月的天下事 2025-02-22 14:44:53
外籍美女模特惨死现场

2008年,一个很平凡的日子里。

一起报警电话引起了上海长宁公安分局值班警员的注意,

报警人员称在昭化路488弄的金森大厦发现了外国年轻女子的尸体。

事出紧急,警方立马出发去往事发现场,

到达后发现该女子已丧失生命体征,浑身是血倒在楼梯间。

一位外国公民,在这个节骨眼上惨死在中国领土上,

国内和国外的媒体关注度自然是会拉满。

当时的公安部工作人员要面临的办案难度和舆论压力也随之而来。

经调查在金森大厦发现的这具女尸是一位加拿大人,

职业是上海某家模特经纪公司的签约模特,

名叫戴安娜,年龄不大只有23岁,

进入中国境内才2周左右,这里的房间是她在上海的租房居住地。

法医人员的尸检报告显示,

该女子死亡时间在7月6日晚上11点至凌晨0点期间。

内脏被锐器刺破导致大出血,下身没有被侵犯的痕迹,

但是浑身多处都有奋力抵抗所产生的伤痕,

说明该女子生前曾与歹徒有过搏斗行为。

警方联系到戴安娜的室友,希望她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戴安娜室友指出房间里有物品丢失的情况。

戴安娜的相机、笔记本电脑、行李箱都不翼而飞了。

现场的勘查结果表明,有多处血迹,

屋内东西被翻动,房间房门门锁完好,

没有撬动痕迹,窗户没有攀爬痕迹,

这说明歹徒是从正门直接进入房间,不排除熟人作案的可能性在。

案件目前有了方向,警方立马从这方面开始大排查,

案发经过扑朔迷离

而那位戴安娜的室友叫做夏洛特,

是一位英国女子,职业和戴安娜一样都是模特。

通过小区案发当天的监控录像可以显示夏洛特并没有回到小区,

这与她所说和朋友有事在外处理

没有回家的口供达成一致,可以排除夏洛特的嫌疑。

如此,在警方对戴安娜公司、小区居民、家人、朋友的多方询问下,

了解到戴安娜本人待人随和,无不良嗜好,吸毒和酗酒都是沾都不沾,

而在此之前戴安娜才刚和男朋友通过电话,

讲述自己在上海很开心,没有和其他人产生过矛盾。

奸杀、情杀、仇杀都在警方的努力下挨个排除,

结合戴安娜房间内丢失的财物,警方大胆肯定,

这极有可能是一起入室盗窃转为抢劫引发的杀人案件。

那么歹徒又是怎么光明正大从正门进入房间的呢?

案件又回到了这个疑点之上,

直到夏洛特在和警方交流中无意中说出的一句话,

被当时警方敏锐的察觉,这个疑团才终于解开。

原来,戴安娜这位姑娘神经有些大条,

性格也是大大咧咧的,经常回家都是房间门不随手关紧,

不细心,留着一条缝,即便是大晚上也是如此。

警方猜测歹徒极有可能就是趁着这个空档进入房间,

实施盗窃,后发现房间内的戴安娜,索性杀人灭口。

掌握了这个案件突破口,

警方立马从小区当天晚上9点到第二天凌晨2点的监控录像下手,

不放过每一个从小区进出可能会是犯罪嫌疑人的人员,

经过72小时的昼夜排查,皇天不负有心人,

一个黑衣黑裤子的年轻男子进入了警方的视线内。

他从该小区离开时,上衣左后侧和进入小区时并不太相同。

但就此判断该人就是嫌疑人未免有些武断,

因为该人并未携带戴安娜丢失的那些财物。

这么说来,并不是这个年轻男子杀害了戴安娜?

嫌疑罪犯露出马脚

同一时间,110接警平台为当时办案人员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当晚11点55分时,有一个男子报警称在昭化路附近听见外国女人喊救命,

但是男子并未交代详细地址,只说自己是个安徽人,

就很快挂断了电话。那么这个喊救命的女人会是戴安娜么?

这个忽然冒出来的报警男子又会是谁?

针对新冒出来的疑点,警方决定放大监控录像的搜索时间范围,

果不其然,和警方猜想的一样,

当时的那个黑衣男子在案发后的7月7日近凌晨4点的时候,

又重新返回了这个小区,在该小区门口骑着自行车徘徊,

随后过了几分钟,又徒步走入小区。

凌晨的4点37分,他拿上了戴安娜所丢失的那个拉杆箱,

乘坐出租车逃离了案发现场。

通过该男子骑自行车这个行为,办案警方判断,

这个嫌疑人不会住的离小区很远,

而且对小区附近应该比较熟悉。

有警员发现这里多个街道都有监控摄像,

于是乎警方就从这些监控记录里开始挨个筛查嫌疑人的踪影。

发现嫌疑人在7月7日的0点40分

还去过一次吴中路的网吧,随后又返回这个小区。

之后,警方通过嫌疑人的监控画像在小区周围做大量排查,

在警方的不懈努力下,了解到该嫌疑人曾在一家茶坊做过服务员,

名字叫做陈子风。虽然根据店铺登记的名称和户籍,

警方调查了当地人口户籍资料却一无所获,

店铺登记的安徽郎溪那边并没有找到这个叫陈子风的人。

线索仿佛又要中断了,难道又要重新转换调查方向么?

此时一位店员提供的重要线索,让调查方向重新明了

——陈子风的堂弟就在湖州的某家童装服装厂打工!

专案组得到了这个重要线索后,

刻不容缓,立马分两头展开调查,湖州与郎溪双管齐下。

在湖州当地,童装服装厂非常的多,

大多集中在一个镇上。

为了避免嫌疑人再次逃窜,抓捕方案只得重新制定。

在联系当地民警部门后,

其中的一位民警同志带专案组找到了该嫌疑人的亲戚。

经过嫌疑人亲戚的辨别确定,

嫌疑人的真实姓名终于浮出水面——陈军。

让人感到意外的是,陈军的年龄居然只有18岁。

亲戚交代陈军并不在湖州本地,

眼看线索要中断,但这时去往郎溪的调查员却传来了好消息。

原来陈军为了更换身份证,

昨天才刚去过郎溪本地的派出所,

民警当时还通知过他第二天来户所拿身份证。

终于在专案组的紧密部署下,

于7月11日的早上7点55分,

成功将犯罪嫌疑人陈军在埋伏的路口一举抓获。

铁证如山,陈军在接受审讯后,

只有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这一条道路可选。

陈军自己回忆,

16岁的他就已经在湖州,上海等地进行打工。

但是打工来的工资却又不够自己抽烟跟网吧的开销,

自己也不是什么勤奋的人,吃不了苦,经常更换工作。

就在2008年6月辞掉茶坊的工作后,

他就一直住在网吧里。直到身上的钱财都消耗殆尽,

连回老家的路费都没有,盗窃的邪念便在此时在他的脑海里生起。

案发细节终于明了

7月6号的晚上,

他把目标选择在了离茶坊不远的金森大厦,

从消防通道的入口一路偷偷溜到了6楼。

正巧发现当时被害人戴安娜的房门没有关闭,

此时的他还有些谨慎,通过房门门缝往屋子里观察了一下。

发现客厅并没有人在,他便决定进去搜刮一番财物。

可当他拿上客厅里摆放的笔记本电脑准备逃走时,

戴安娜却正好从另一个屋子里走了出来。

戴安娜看到陌生人并没有特别慌张,

而是尝试与他交流,但是由于两人语言不通,

陈军并听不懂戴安娜说的什么,索性明抢。

他打着手势,想让戴安娜指明钱和贵重物品都在哪里,

但是戴安娜当时并不理解他的意图。

见戴安娜迟迟不行动,

陈军心一横用提前在身上准备好的弹簧刀抵住戴安娜的身体,

另外用手捂住她的嘴巴防止她呼喊引来别人。

“他这是要抢劫!”戴安娜这才反应过来。

情急之下便与他开始了纠缠,想要求生,

就大声呼救了起来,希望有其他的人可以过来帮她。

两人扭打之际,陈军心头一慌,猛地一刺,

刀子便刺伤了戴安娜。身上带伤的戴安娜用力的向房门外逃去,

陈军眼看自己要暴露,急忙追了上去,

在在门外的消防通道追上了戴安娜,对其捅了好几刀,

直至戴安娜浑身是血地倒地不起,在一片血泊中丧失了大好年华。

深夜的冷风吹过,刚刚逃离小区的陈军又不禁害怕起来,

他怕自己真的杀了人。慌忙之下给警方打了电话,

说有个外国女人在呼喊救命,却又没说地址就匆匆断线。

在戴安娜那里抢来的钱只有几十块钱,

根本不够陈军返回老家的路费,

所以再等待了几个小时之后,

陈军又壮起胆子重返了案发现场,

拿走了戴安娜的财物。随后,当天坐车前往湖州,本意是投奔老乡。

到了湖州之后,他先是卖掉了戴安娜的笔记本电脑,

在拿到了钱款之后改变了去找老乡的打算,

直接回了安徽老家,准备办理新的身份证。

他自己也没想到,仅4天时间,自己便已落网,等待法律的严惩。

法律严惩大快人心

在2008年11月17日,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

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

起诉书中指出陈军采取暴力手段强取别人财物,

且案发过程造成一人死亡。

最终法院根据中国《刑法》对陈军

下以抢劫罪的罪名追究刑事责任,

判处死刑,剥夺他终身的政治权利。

至此,这场聚焦了国内外媒体目光的杀人案件

终于落下了帷幕。

生命对待任何人都是平等,

只有一次的机会,我们更应好好把握,

戴安娜平时不随手关门给了歹徒趁机而入的机会,令人深思。

每个人从小的生活场景、性格差异等不同因素

都会让每个人养成不同的习惯特性,

好习惯不一定会对我们的生活提供多大的帮助,

但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很有可能就会在某次巧合下酿成灾祸。

还有被告人陈军,年纪仅仅只有18岁。

如果能够脚踏实地,靠自己奋斗打拼,

虽不一定能够光宗耀祖,直入青云,

但是属于他自己的那份小天地肯定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一念成魔,仅仅一丝邪念,便断送了自己的大好年华,

同时也令一位桃李年华的女子就此香消玉殒,

令双方的家人都产生苦痛不堪,让人只叹惋惜。

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欢迎发在评论区里一起探讨!

信息来源:

[1]中国法院网:加拿大籍女模特在沪被害案告破 嫌疑人安徽落网

[2]东方早报:加拿大女模上海遇害 据传曾跳舞推销威士忌

[3]《检察风云》2008年第21期,郑义登《加拿大女模特命殒上海滩》

为了提升大家阅读观感,以上内容部分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行为,请大家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0 阅读:1

半月的天下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