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这两天看到娃哈哈创始人宗庆后在ICU救治的新闻,心里颇有点感慨。

可能我们很多年轻创业者对这个名字和娃哈哈是否有点陌生?
在我那个时候,宗庆后的名字可是如雷贯耳,老爷子42岁创业,蹬着三轮车,卖着瓶装水,打下了千亿江山,一度成为了中国首富。
而且,后来的首富,钟睒睒,曾经还是娃哈哈的区域代理,后来才出去做了农夫山泉,同样靠着饮用水,三度问鼎首富宝座。
娃哈哈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本土饮料品牌,今天很多饮料品牌都是外资企业在主导了。
但没想到一转眼,去年接受央视采访的宗庆后表示自己身体还不错,不会退休,非常勤勉的帮助女儿接班,出出主意,这几天忽然就进ICU救治了。

所以,今天的单仁行跟大家聊一聊,一个企业家、经营者的下半场,我们究竟拼的是什么?
02
我辅导过无数的学员和企业,也跟很多创业者聊过,包括我自己也是一位企业经营者,不夸张的跟大家说:
论勤奋,论拼搏,全世界都找不到多少跟中国企业家相媲美的经营者。
有的经营者吃住都在办公室,起的比鸡还早,恨不得一天有48小时,把1分钟掰成2分钟去用。
即使是后来事业有成,这样的习惯都改不掉了。
但越打拼,我们就越会发现,企业拼的是产品、技术、能力、资本,更加拼的是企业家的身体。

我见过一些创业者因为身体原因突然倒下,公司本来不错的发展势头戛然而止,结局都不太好。
我们的身体就跟“时间”一样,我们习惯性把“身体和时间”当作一项无限的资源去用,殊不知它其实也是一种越用越贵的成本。
就连最精打细算的经济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健康是一切的根本,只有拥有这个1,后面创造无限个0才有了存在的可能跟意义。
医学里经常讲一句话“偶尔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
我想,在经营企业,经营人生的下半场当中,我们也要学会这么去想,这么去做。
别傻傻的只靠自己,搞不定的时候,要学会向外界,向专业的人去求助;
拼身体,也要照顾健康,一张一弛才符合自然之道。

别给自己太高的预设,偶尔也要认命,跟自己和解。
03
除了“身体健康”是企业家拥有一个好的下半场标志之一,还有什么值得我们去关心和注意的呢?
我想就是“接班人”这个大问题了。
娃哈哈也是其中一个非常典型的代表,
娃哈哈走的是中国企业一种很常见的接班形式,子承父业、家族传承。
当然,娃哈哈也遇到了很多企业头疼的问题,在市场营销、管理风格、销售渠道上,新老两代有着截然不同的想法。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进步,货架电商、搜索电商都已经被叫成“传统电商”了,我们进入到短视频直播称霸的“视播时代”。

众多新奇、有趣的新产品、新品牌借助于短视频直播的全域矩阵营销,成功出圈爆火。
越来越多的年轻消费者不再拘泥于主流赛道和传统品类,而是探索着个性化和新奇的小众品牌、小众领域。
对娃哈哈这样一个老品牌来说,30年的跨度真的太久了,必须让品牌焕发出新活力。
但宗庆后老先生作为从40年代走过来的企业家,不太喜欢互联网,过去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指责“虚拟经济搞过头了”。
被宗庆后选定的接班人,女儿宗馥莉,想法刚好相反,她觉得娃哈哈要重回巅峰,必须要大刀阔斧的改革,让品牌年轻化,产品高端化。
但遗憾的是,宗馥莉一开始的很多改革,步子迈的比较大,没有取得理想之中的转型结果。
根据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23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娃哈哈2022年的销售业绩,比2013年巅峰期下滑超过30%。
其实,娃哈哈作为一家重量级的传统企业,宗庆后非常看重线下渠道的发展,这些线下渠道和经销商让他登上“中国首富”这个位置。

船大难掉头,何况娃哈哈可是一艘航空母舰。
转型要耗费的成本和积累的人情,是哇哈哈要面对的难题,线下陪着打江山的经销商,不是简单一句转型就能解决得了。
而接受了西方商学院教育的宗馥莉,缺少了中国经商的中庸之道,忽视了流程之外的东西,显得格外直接,一入主就想实施轰轰烈烈的改革,交了不少学费。
当然,不要以为娃哈哈的接班人不行,其实宗馥莉在2009年到2012年执掌的宏盛集团,年营业收入增长率超过30%。
实际上,面对这么一个巨无霸的传统企业,宗馥莉愿意接班,愿意说服父亲不断去调整转型,被打击之后还能继续坚持在岗位上管理,就已经非常不容易了,这样的工作绝对谈不上“轻松”两个字。
想想我们很多做传统实业的企业家,有多少子女愿意去接班,愿意一点点去学习管理整个企业呢?
所以,在中国家族企业的接班人当中,娃哈哈新老两代在跌跌绊绊中逐步传承,是非常具有典型意义的。

宗庆后起码提前布局好了接班人,而且是非常有耐心引导接班人的成长。
这一对上下两代新老企业家的意识,既对立又融合,始终都在寻求一个平衡点来让企业稳定、安全的过渡。
这一点其实已经特别难能可贵了。
04
当我有一次在我们课程现场跟企业家去交流,谈到一家企业“长期主义”的时候,我就讲到:
长期主义是什么?
是创始人能站在时间和空间的纬度上,把时间线拉长,把空间包括市场空间、产品空间、品牌空间、营销空间去拉长,去审视自己企业的方向,站在未来去看今天的“终局思维”。
而且,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还要把这样的理念、思考和价值观,给公司的核心角色,包括接班人去做传递,他要能非常理解你所做的一切。

所以,我们能看到,那些基业长青的企业,如果创始人自己找不到愿意接班的子女,就会设计一套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从内部选拔,或者到外部聘请职业经理人进来培养。
像IBM有长板凳计划,雀巢的CEO在上任第一天就被要求物色接班人梯队,即使是苹果,早早就有接班人的选拔机制。
相反,如果没有这样的准备,像我们单仁行曾经讲过的赛百味,很多人都在讲赛百味今天产品不行、营销不行。
本质是什么呢?
本质就是接班人导致的问题。
赛百味的创始人叫弗雷德.德卢卡,在他的主导下,赛百味的实际控制权基本上全都握在他一人手里。
德卢卡是一个能力非常强的强人,很多事都亲力亲为,他足足掌控了公司50年之久,一手把赛百味带到了全球知名的连锁快餐品牌。

我们可以想想,一个人掌控企业50年,可以说整个企业都融入了这位创始人的基因和风格。
如果没有没有创始人的肯定和认可,任何人都不要想得到公司内外的认可。
你换任何一个人说我们要变革,我们要改变,都不好使,别人只会觉得你有点毛病。
只有创始人才有这种权威,才会有影响力。
但德卢卡直到去世之前,都没有安排好接班人。
“国本不立”的后果,就是2015年德卢卡因病突然去世,赛百味从此陷入到内斗当中。
在内斗里,谁还谈什么发展?
抢控制权都抢不赢。
从此企业一蹶不振,谁都无心经营,最后卖身资本。

05
不管是娃哈哈,还是我们提到的各种例子,其实都能给我们的经营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1、企业家的下半场,拼的是“健康的身体”和“合适的接班人”,大家一定要重视自己的身体,该拼的时候拼,但也不要忽视来自外界或者他人的帮助。2、接班人需要一个循循渐进的制度阶梯培养,既要给予一定的权力,懂得放权,也要把控权力带来的影响,把握一个“度”很重要。
3、足够的磨砺是培养接班人最好的养分。比起企业接班人未来一上来要面临各种困难的手足无措,不如提前让他们从企业某个层面去接手。
比如公司实力大一点的,可以从子公司去入手,小一点的,就从公司某个部门,特别是偏向前端的市场、销售部门,偏向创新的部门一步步做起,接受各种挫折和磨砺,一步步学会如何去面对挑战,面对困难。

4、接班人要有虚实两面,既要有与企业相符合的价值观,能从企业的整体高度看到未来发展机会,也要有相应的能力和技术,为客户创造价值,为企业带来业绩。
今天,很多企业都逐步走到了接班的阶段,我们要学着把“接班人”当做一个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命题去看待。
企业的传承不仅是位置的传承,更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文化的流传和理念的创新。
把培养和传承当作一项事业去做,才能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当然,我衷心祝福宗庆后老先生身体健康,也祝福我们每一位经营者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
责任编辑 | 罗英凡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