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能不能领养老金?简要了解一下我国的退休金和养老金制度演变

昂昂聊财经 2025-04-23 21:18:43

总是有一些朋友说,农民为什么没有养老金呢?或者说农民为什么不能跟职工领一样的养老金?其实我国的养老制度比较复杂,可能一些人把养老金和退休金理解混了吧?

什么是退休金?

退休金是我们过去的退休制度发放的一种待遇,一般是由国家财政或者用人单位支付,正常的叫法应当是退休费。1957年和1958年,国家分别出台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退职处理的两个暂行规定草案。当然退休制度实际上可以追溯到建国前,比如1950年的《关于退休人员处理的暂行办法》。

在1978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一直到2024年底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出台才废止。

从以上制度可以说,退休是针对于国企职工或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一种养老保障机制。

农民的养老机制。

在过去我国实施城乡二元结构体系,农民只能务农,不能随意务工。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进城务工的农民,只能在公社的安排下,到指定的工厂或者单位工作。挣得的工资待遇要交给公社,以换取工分。

当时的农民养老,是源自于土地的集体养老,农村的老人也有基本的口粮分配。当然也可以安排适当的工作,挣一些工分。

农民的养老主要是依据1956年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和《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当时的养老停留于较低的水平,主要是通过粮食予以保障。

为什么要发退休费?

单位职工退休以后没有生产资料,为了保障他们的生活,国家才发放退休费的。退休费一般是在职职工的一定比例。特别是在当时国家还实施票证制度,七八十年代的人都见“粮本”。青岛市1954年对于城镇老人每月供应的粮食标准是30斤,孩子是15斤,成年劳动力才40斤。仅仅有退休费待遇也不够的。

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后来随着改革开放的实施,国有企业用工体制改革,国家从90年代开始建立了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这时候退休职工才开始发放养老金。

养老保险制度,对应的才是养老金待遇。

从国有企业用工体制改革以后,新入职的农民合同工也需要缴纳养老保险,这种缴费记录在未来也可以领取养老金。现在我们参保已经不存在什么障碍了,只要参加职工养老保险都可以退休领养老金。

不过,对于城镇无业人员、农村居民,在2010年前后也建立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2014年合并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这一部分待遇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也是养老金,只不过养老金待遇偏低。

2023年,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是63757亿元,离退休人员为14196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领取人数是17268万人,养老保险基金总支出为4613亿元。目前,我国职工退休人均养老金约3500元左右,而城乡居民养老待遇人均是220元左右。

所以说,农民现在也是领养老金的,只不过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待遇。只是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其待遇相对低而已。

城镇居民只要不参加职工养老保险也是不能领取退休金的。另外,国家也在不断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去年基础养老金增加20元达到了123元,今年还会再提升20元。​

0 阅读:19

昂昂聊财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