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韦国清提议广西省会迁往柳州,毛主席:北京是不是也偏了?

墨斗鱼纪事 2025-04-12 10:19:00

1949年,就在广西快要全面解放的时候,省里头的领导们对广西的省会设在哪儿,有了点小分歧。大家主要盯着三个城市:桂林、柳州、南宁。这三个选择吧,各有各的好,但要拍板决定,还是得往党中央那儿报一下。

毛主席对广西省会的选址问题特别上心,他考虑了多方面的看法,最后拍板决定,广西省会就设在南宁。

其实,广西省会的位置之争并不是最近才冒出来的话题。早在晚清到民国那段时间,广西省会就已经搬了好几次家了。

晚清那会儿,西方国家对中国地盘儿盯着紧,边疆那边儿情况越来越不妙。关于广西省会要不要搬家,两广总督跟京城的官儿们可吵翻了天。总督大人觉得桂林那地儿太偏,就琢磨着把省会挪到南宁去。

京城的那些当官的觉得,要把省会搬走,得花大堆的钱,而且这样也解决不了边境上的麻烦。所以他们琢磨着,不如让广西提督直接搬到南宁去。清政府一听,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这么定了。这样一来,广西省会要不要搬的事,也就没人再提了。

辛亥革命过后,陆荣廷这人,以前当过清军督标,后来就当上了广西提督,掌握了广西的军政大权。因为他老家武鸣离南宁挺近的,所以陆荣廷心里头就琢磨着要把省会挪到南宁来。他就让人提出了迁省会的想法,结果桂林那边还有其他几个地方的议员,立马就不干了,跳出来反对。

支持方和反对方都走了极端,互相在文字上斗得不可开交,这让陆荣廷很难快速做出决定。所以,陆荣廷摆出一副尊重大家意见的样子,把是否迁省的事情拿到省议会上去投票。这一来,两派人在会上吵翻了天,甚至动手打了起来。

在省议会内部矛盾一大堆的情况下,陆荣廷悄悄给支持他的人使了个眼色,让他们偷偷摸摸地分批往南宁跑,这样一来,省会搬到南宁就成了板上钉钉的事儿。看着反对搬家的议员们越来越少,陆荣廷立马向北洋政府打了报告,结果南宁就这么顺顺当当地被定为了广西省的新家。

新桂系的头儿李宗仁和白崇禧一冒头,老桂系的大佬陆荣廷在广西的位子就坐不住了,直接翻篇了。中原大战一打完,广西这块地儿,军政大权就落到李宗仁和白崇禧手里了。他俩琢磨着,得把省会的家挪到桂林去。

在聊天时,李和白老聊到陆荣廷,说他太自私,硬是把省会从别处挪到了南宁。可他俩呢,因为是桂林人,不太好意思开口说要迁回桂林,也怕被人揪住小辫子,落得跟陆荣廷一样的下场。所以,关于迁省这事儿,他们一直没敢拿到台面上来说。

当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掀起高潮之际,广西地区的抗日情绪也跟着一天天热烈起来,关于迁移省会的议题,又一次被摆到了桌面上来讨论。

那时候,也是桂林人的第四集团军头头们,知道了李宗仁和白崇禧打算把省会挪地方后,就找了个打仗要准备的借口,跟省政府说还是把省会搬回桂林吧。等到“两广事变”一过去,李宗仁和白崇禧两个人一碰头开军政大会,最后拍板,还是决定把省会迁回桂林。

军政机构往北搬了之后,桂林的文化发展又上了一个台阶。好多大城市被占后,好多有名的文化人都跑到桂林来了,给桂林的文化抗战工作添了不少底气。

晚清那会儿起,广西这块地方因为国内形势的不断变动,也几经波折。毛主席站在政治的高度,凭借他的深远眼光,拍板定下了南宁作为新广西的中心城市。不过,就算这样,关于广西首府该是哪儿的争论,还是一直没消停过。

广西刚解放那会儿,南宁的铁路还没通,通讯也不发达,管理全省工作真心不容易。到了1951年开头,省委的大当家张云逸去北京找毛主席聊工作,他就提了个建议,说想把省会挪到柳州去。为啥呢?因为他每次回南宁,柳州都是必经之路,这地方算是广西的心脏地带了。

“铁路没通咱就修嘛!”毛主席说完就站了起来,他扭过头对罗瑞卿说,赶紧给南宁安排三条飞行路线,好让广西省委能顺利开展工作。

有了毛主席和中央的关心支持,广西那边的治安情况很快就有了大改善。通往南宁的火车和航班也逐渐恢复了,现在出行比起以前来,真的是方便太多了。

1958年1月份,毛主席从杭州搭飞机去了南宁,为的是在那里开一个中央工作会议。韦国清给毛主席做工作汇报时,又一次说了想把省会挪到柳州的事儿。他觉得南宁位置有点偏,离广东挺近,可柳州就在广西的正中间,交通很方便,而且那儿空地多,适合建政府大楼、学校和工厂。

韦国清,你这想法可真够独特的。照你这逻辑,咱中国的首都北京,位置是不是也太靠边了?说不定得挪到兰州或者青海才合适呢!那俩地方的空地,可比柳州多了去了,对吧?毛主席在听完韦国清的讲述后,笑着这样回应道。

毛主席那机智的回答,让韦国清特别认可。他说,不论是选首都还是挑省会,都得从大局出发来考虑,不能光看一个方面就拍板。

1948年9月份,中央的大佬们在西柏坡聚在一块儿开了个大会。会上,毛主席直接说了,咱们新的国家,首都不能选在南京,就是以前那个中华民国的首都。开会的时候,毛主席还私下跟徐向前聊了聊,说自己心里头更倾向于把北平作为咱们的新首都。

为了让北平能够不打仗就解放,毛主席下令得用尽所有能用的法子,把傅作义那边的工作给做通。等北平顺利和平解放以后,城里那些有名的老地方、古建筑都好好地被保存了下来,大家的生产、生活也都跟往常一样,没有啥大乱子。

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大家正式商量要把工作重点从农村挪到城市里。基于这个情况,毛主席提议把都城定在北平。那会儿,挺多民主人士都写信来表达意愿,他们希望在北平建起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

选择北平作为都城,不光是因为政治上的考虑,更重要的是基于国际安全形势和国际政治布局的一个关键决策。

1949年刚开始那会儿,王稼祥和他爱人一到西柏坡,立马就去探望了毛主席。俩人聊着聊着,毛主席就问起了王稼祥,觉得把都城定在哪儿比较好。王稼祥稍微想了想,就说觉得北平挺合适的。为啥呢?因为北平离苏联和蒙古都挺近的,国界线也长,不容易有战争啥的。南京那地方地势太险要,西安呢又太往西了,所以比起来,还是北平最合适。

“说得在理啊,确实如此。”毛主席笑着,连连点头赞同。王稼祥的想法和毛主席,还有其他中央领导的想法不谋而合,大家都对选都的问题有着相同的见解。关于把北平作为首都这事儿,我们党还跟苏联的领导人们沟通过呢。

说起省会城市,它就像是一个省份的大脑,掌控着政治、军事、经济还有文化这些大事儿,同时也是连接首都和那些小地方的重要纽带,上传下达全靠它。在广西这片地界上,南宁算是四大城市里头位置挺不错的那个。

事实证明,南宁作为广西的省会,从地理位置到政治、军事等各个角度来看,都是一个挺明智的选择。特别是东盟自贸区成立以后,广西北部湾的发展计划被提升到了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位置。南宁呢,因为是东盟博览会的固定举办地,知名度一下子就涨了起来,它作为中国和东盟自贸区之间的桥梁作用,也变得更加重要了。

从这事儿能看出来,新中国头一批领导人把南宁又挑成了广西的省会,这决定可真是有眼光,太明智了。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