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荀鹤看见庄稼长势喜人,写下佳作,开篇对比鲜明,结尾意在言外

墨有云水心语 2025-02-18 06:01:19

人生如浩瀚海洋,变幻莫测。时而波涛汹涌,挫折如浪头般接连袭来,梦想的航船在漩涡中艰难挣扎;时而风平浪静,日子似缓缓流淌的溪流,宁静而美好。生活,本就是动荡与安稳相互交织的旅程。

在晚唐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位诗人仕途坎坷,丰富的阅历让他对世事有着深刻的洞察。他常常目睹烽火硝烟中逃难的人群,虽然满心悲戚,却又无力扭转大唐王朝衰败的局面,只能借诗抒情,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位诗人便是杜荀鹤,下面一起欣赏一首饱含深情与思考的佳作。

献新安于尚书

唐末 · 杜荀鹤

九土雄师竟若何,未如良牧与天和。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

四野绿云笼稼穑,千山明月静干戈。

行人耳满新安事,尽是无愁父老歌。

的大意是:九州各地强大的军队究竟何用?其实还不如一位贤良牧守,以及风调雨顺的天气。大人每月只留下微薄俸禄养家,可是一年下来却惠及万物,功德无量。

田野里的庄稼长势茂盛,绿油油的景象如同一片碧云笼罩大地。明月拂照千山,战乱平息,一片宁静祥和的气氛。我此次途经新安,满耳都是父老乡亲无忧无虑的欢歌声。

杜荀鹤生活在烽烟四起的唐末社会,他曾亲眼目睹过很多百姓背井离乡,饱受战乱之苦。所以当他来到新安(位于安徽休宁和歙县一带),感受到一派安定祥和的氛围,心中顿时惊喜交加,于是赋诗抒怀,并赠予故交于尚书,也表达了他对社会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联采用对比手法,如重锤击磬,极富震撼效果。晚唐时朱温、李克用等人所率将士不断混战,中原大地几乎化为焦土。"竟若何"的诘问,表达出武力征伐无法给天下苍生带来幸福,而"良牧与天和"却能让百姓们安居乐业。

"月留清俸资家少,岁计阴功及物多",古代很多廉吏月俸取足则止,他们过着艰苦的日子,却从不抱怨。诗人赞美于尚书廉洁自守,又暗批当时朝堂里积弊难改。阴功是指惠民而不张扬的德政,表达了诗人政通人和的期许心情。

颈联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田园景象,“绿云”二字比喻形象,形象地描绘了田野间庄稼茂盛的景象,从侧面赞美了于大人治理有方。“千山明月”营造出一种安宁的氛围,标志着战乱平息,一派静谧。不仅给人以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更能慰藉人们在动荡岁月中疲惫的心灵。

结尾强化主题, “行人” 指的是杜荀鹤自己,当他途经新安,满耳听到的都是父老乡亲对于大人的颂扬之声,看到的是他们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心中充满了欣喜与欣慰。“无愁” 二字,深刻地强调了百姓对于大人的认可和感激之情,也从侧面反映出于大人治理下的新安,百姓生活安定,无忧无虑。

杜荀鹤看见庄稼长势喜人,写下佳作,开篇对比鲜明,结尾意在言外。全文环环相扣,开篇采用对比,揭示安定局面的重要性。中间两联借助于大人的高风亮节、以及庄稼的良好长势,表达了对社会稳定的欣慰之情。结尾看似赞美故交,其实却含蓄地抒写了诗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

在唐末动荡不安的残酷现实中,诗人刻意淡化藩镇割据的话题,而是通过描写新安百姓们的幸福生活,为乱世开出良牧和天暖的良方,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又融合了晚唐幕府文人的事功精神,不愧为唐代诗坛的佳作!

0 阅读:1

墨有云水心语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